分享

原来这些名言都是有后半句的!看完后,感觉书又白念了?!

 白空林 2018-05-02

名人名言是一门必修课,尤其是在学校的教室里随处可见,小时候我们常常也会把他引用进作文里。可是事实上,有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言名句是被“扭曲”了原意来进行传播的,最后展现给我们的并不是本来的意思。下面【文史道】就拿几个最常见的名言,给大家做分析。

名言1: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

大家都知道,这是小学教室里出现率最高的一句名言,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的名句。乍一看,这确实是一句励志劝学的名言,并有很多人将其视为座右铭,激励着自己。

其实原文是这样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1%的灵感。但那1%的灵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99%的汗水更重要!”看完后,是不是蒙圈了?说好了,天才和我们常人本来就不一样的!

名言2:父母在,不远游

这是《论语·里仁》里的一句名言,前两句上看,好像是如果父母健在,就不要出去创业了,最好是待在父母身边。乍一看,确实是孝文化最好的解读呀?!有多少人因屈服于这两句话,最终失去了创业的梦想和斗志。

其实他的原文还有一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就是:你要是有创业的梦想那就去实现,没有的话,就老老实实待在父母身边吧!

名言3: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这句名言也是我们非常熟知的一句,尤其是出家人或信佛人常常拿出来掩饰自己的过错,貌似很在理,其实却很荒唐。这本是“活佛”济公的一首警戒诗,原本就是劝告出家人要坚守清规戒律,很多人却断章取义的拿了前两句鼓弄是非。

其实他的原文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世人若学我,如同进魔道。”也就是说,只有大神通圣人在特定情况下,为度众生才可以吃肉。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的。

关于这首诗的来历,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话说明朝张献忠攻打渝城(今成都)时,在城外的庙里驻扎,还强迫寺里的和尚吃肉。当时有个叫破山的和尚极力反对后说道:“只要你答应不屠城,我就吃肉。”张献忠答应了,于是破山和尚一边吃,一边念着这句话。他是为了城里数千百姓的生命才破戒的。

名言4:三思而后行

这也是一句励志劝学的名言,多见于校园宣传。就是告诉大家,做事之前要多想想。但是万事皆有度,思考太多和思考不够都是不可取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光想不做也不行。

这句名言的原句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意思就是,有一个叫季文子的人做每一件事都要考虑很多次,孔子知道后就告诉他说,考虑两次就够了,别把精力都浪费在想上边。

名言5: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

匆匆一看,这句名言没毛病呀?!是没毛病,但是也得辩证的来看问题。

这句名言的原句是:百善孝为先,原心不原迹,原迹贫家无孝子。万恶淫为首,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少完人。

意思就是,天下的善事,最大的善就是孝顺了,一个人有没有做到孝顺,要看他内心是不是想孝顺,而不是看他怎么做的。否则的话,如果非要让父母吃好穿好,才算孝子,那穷得揭不开锅的人家就没有孝子了。同理,天下的恶事,以淫乱为最恶,一个人是不是恶,要看他做的事情,而不是看他内心怎么想。如果心里产生过邪念的人就算坏人,而不管他做没做坏事,那这世上就没有好人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