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艺术宫 | 讲座】瓷联墨合——当书法遇见青瓷之宋美 5/5(周六)

 红翡綠翠 2018-05-02

当书法遇见了青瓷,当我们穿越到大宋,宋人的美尽收眼底。



瓷联墨合——当书法遇见青瓷之宋美

讲座时间 | 5月5日 14:00

讲座地点 | 0米层艺术剧场

参与方式 | 微信公众号免费预约

主讲人 | 李震、卞晓青

主持人郭亮


龙泉青瓷,瓷国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宋时,龙泉青瓷工艺水平达到最高峰;

书法到了宋代,承唐继晋,上技五代,开创了一代新风……

 大美不言  宋代的瓷器和书法中现渊源 


宋代的瓷器匠人,奉命用地上的泥土烧制天空的颜色……大美而不言。真正高超的技巧,无形中透出震慑心扉的力量;综观宋代书法,尚意之风为其鲜明的时代特征。

李震作品(左)卞晓青作品(右)

🙋🏻‍♂️🙋

讲座的第一部分,主讲人李震将向参与者大致介绍“宋瓷”,主讲人卞晓青将介绍宋时书家,如“宋四家”、宋徽宗等。


 大道至简  从青瓷和书法中欣赏宋人的美 


古代美学,到宋代达到最高。现在讲极简,宋朝就是最早的极简。


宋汝窑的青瓷,可以做到那么素,雾面,不亮眼,很美,没一点火气。再如冰裂纹,被宋人用不同火温去烧出开片,让本来的败笔、损坏变成了美,透露出一种沧桑的美。


再来说说宋徽宗。他编撰了《宣和书谱》和《宣和画谱》,完整整理收藏的书法和绘画。宋徽宗的诗帖更会让你惊讶,一位帝王可以“爱美”到这种程度!

宋徽宗《欲借风霜二诗贴》

🙋🏻‍♂️🙋

讲座的第二部分,请李震用作品说话,以一些宋代表器型进行讲解。再请卞晓青当场书写具宋代表的诗词。


 大象无形  浅谈青瓷与书法的传承更新 


从临摹仿制到自己创作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李震追求着宋人极简主义的审美,怀着对古人的敬畏之心,开始了作品的创作。在他的一盏盏青瓷里所创设的意境之中,用心灵去体会那美丽的色泽,化釉为水,清青以悦心。

李震和他的作品


卞晓青在临摹书法上已有数十载,书到深处见文化,书到极致见修养。写字看起来是一种简单的个人书写行为,从本质上看却是在传承一种文化,启迪一种精神。书法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练字本身,而是体现于对人们智能的开启,对精神世界的提升,对人生境界的塑造,以及对现实生活的终极关怀。

卞晓青在现场创作中

🙋🏻‍♂️🙋

讲座的第三部分,请李震讲讲作为家族第五代传人,如何重新振兴始创于光绪年间的生和窑,传承祖辈精神。请卞晓青谈谈如何从前人的法度中获得属于当代的书法情趣。


 大巧若拙  现场互动 


美无所不在,就看你如何去发现!讲座的第四部分,欢迎听讲者以互动的形式向李震和卞晓青提问,共同探讨当代人如何去体会和感悟宋人之美……


主讲人



李 震

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传承人

“李生和”第五代传人



中国人民大学特聘教授、高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春满江南》被选入今年杭州G20峰会元首厅陈列。他复制其曾祖父作品《云鹤盘》(曾作为国礼赠予前苏联元首斯大林寿诞)被韩国国会永久收藏,并被授予"中韩文化交流大使"称号。


作品《宋韵》在2010年第十一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评比中荣获金奖;作品《牡丹秀墩》在2012年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浙江)"天工艺苑杯"评比中荣获金奖;作品《龙腾瓷跃》应邀在法国卢浮宫参展并在中国陶瓷艺术大展暨第十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中荣获金奖;2015年10月,应邀到清华大学、中国国家图书馆做"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的主题讲座《青瓷之美》。


卞晓青

青年书法家

上海广播电视台编导



习字三十余年,作品曾多次参加国际、全国书画展,并受到国际以及国内外专家好评。曾获得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签署的最高荣誉赏状。作品也多次刊录各种报刊书籍。卞晓青早年习字刻苦专研,数十年寒灯苦学,专心致志,积学厚,涵养富,不仅书法功底至深,在绘画、诗词等多方面的积淀,滋养了其书之气、韵、意、趣,使之能上达超凡的境界。也正因为其书具有超凡脱俗的境界、深邃隽永的意韵,才能让人品赏之愈久,得益愈多,感受愈深,认识愈深。在卞晓青的书法艺术中蕴涵着人之真、诗之韵、画之意。



郭 亮

上海东方广播中心的主持人



主持的节目有:上海交通广播的《郭亮直通车》、《郭亮帮您忙》等。


【注意事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