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理由12学会做人让孩子拥有共同成长的伙伴

 云在天涯fahvqt 2018-05-02

我为什么自办学堂教孩子?

    理由12:学会做人 让孩子拥有共同成长的伙伴

            今日学堂校长  张健柏

 

 在人生的成长过程中,知识的学习只是成长中的一小部分,甚至是相对最不重要的部分。如果让我在孩子“成人”和“成才”中只能选一项的话,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成人”,让他能够健康,快乐地长大!

 孩子的成长需要有良师,也需要有益友。从某种意义上说,朋友和伙伴是成长中绝对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在与伙伴游戏,竞争,打闹,怄气,和好,团结,孤立,互助等行为中,学会了与人相处并逐步融入社会,同时,从小与自己共同成长的伙伴,也是长大走向社会后互相支持和鼓励的社会资源!

可惜,独身子女政策,首先破坏了中国传统家庭中孩童的成长模式,孩子没有兄弟姐妹在一起共同成长,失去了长大成人之前与社会融合必须的重要课程:如何与伙伴相处!结果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

 有教育专家指出,独身子女政策将会带来中国社会历史发展上最大的一系列问题。也就是说,在没有伙伴共同成长的环境下长大的中国孩子,很难与社会融合,会给自己造成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同时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并最终破坏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现在大批的独身子女长大后,已经出现了各种各样难以预料的问题,80后,90后,种种不可思议的现象出现,已经影响到相当多人的家庭,也影响到企业的运行状况。

 当然,计划生育政策是国策,否则人口爆炸也将直接破坏整个社会。我们理解国家采取这种两害相权取其轻的做法。因此我们必须,也只有唯一的补救方式,就是教育。通过良好的教育来完成儿童的社会化过程!

 可是,在应试教育体制下,不可能真正重视儿童的“成长”问题,只有对分数,对学习成绩的关心。学校中固然有很多孩子和同学,但是却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伙伴,他们只有极为有限的时间在一起互动,大多数时间是像木偶一样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课。他们也很难有机会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在一起活动,无法通过向更大一些的孩子学习而改进自己的行为。由于应试的压力,家庭对孩子更关心其学习成绩,忽视其与伙伴的交往,像过去一样“串门”的机会也很少,结果孩子们几乎都是在封闭的环境中长大。结果就是我们的学校培养出来一大批心智非常幼稚的学生,其心理年龄远远低于其生理年龄。而且他们缺乏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

 如果从大学生中来观察,发现就是社交能力以及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的能力非常差!也就是说,长达16年的教育,即使拿到了大学毕业文凭,我们依然没有完成孩子的“成人”:社会化过程!

 难道作为家长,希望养育20年后,我们的孩子还不能成熟地面对社会,只能躲在父母的保护下生活吗?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伙伴的,特别是不同年龄的伙伴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游戏,才能让孩子拥有真正的社会交往能力,形成成熟的人格行为能力。才能让孩子逐步地融入社会,成为一个正常的社会人。

 学校理应当承当这样的教化和成长的责任,这正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可是现在又有那一所学校在做这样的事情呢?校长,老师们的眼睛里只有分数,家长们的眼睛里只有成绩和排名,应试教育在已经渗入人们灵魂的今天,你能指望学校安排学生“玩”在一起的课程吗?你会指望家长安排孩子与成绩无关的共同生活和沟通吗?这是不可能的!

  既然学校不能提供真正的伙伴给孩子,我只能自己建立私人的家庭学堂。联合一些具有共同理念,有相同想法的家长,一起学习,让孩子拥有共同成长的伙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由于经常和不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生活和学习,游戏,与不同年龄的人群接触,孩子非常适应与各种人的交往,个性开朗大方,外出时很受人们的欢迎。

 我相信,儿童时期学堂的生活,会在孩子的一生中留下最深刻的记忆。让孩子拥有一批不同年龄的,友好的,积极上进的伙伴,也是作为父母在孩子成长中送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我也希望所有的父母,帮助孩子获得人生成长的伙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