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虽然要听人劝,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什么话都听

 文明Shiwenshan 2018-05-02

【夫听察者。乃存亡之门户。安危之机要也。若人主听察不博。偏受所信。则谋有所漏。不尽良策。若博其观听。纳受无方。考察不精。则数有所乱矣。】这句话出自《群书治要》卷四十八《体论》。

虽然要听人劝,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什么话都听

『听察』就是听取和考察各种意见;『门户』,这个是比喻,它比喻事物的关键;『机要』也是关键的意思;『无方』,没有方法;『数』就是策略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意思是说:听和察是国家存亡安危的关键。假如君主不能广泛地听取和明察,只接受亲信者的言论,那么谋划必定有疏漏,不能尽收好的策略;假如能广泛地听取和明察,但采纳的方法不对,考察也不精确,那么策略必然混乱无章。这一句话是提醒做领导者的,要广泛地听取建议。

虽然要听人劝,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什么话都听

但是君主身处万人之上,日理万机,要关心的事情很多,自然会有很多细小的事情被他遗漏。所以要依靠贤明的臣子来辅助他,洞察百姓的疾苦。所以他必须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情况,对全局有所了解,否则的话,很难做出正确的决策。所以这里就讲:『若人主听察不博,偏受所信,则谋有所漏,不尽良策。』如果他不能广泛地听取和明察,只是接受亲信者的言论,一味地顺从他的欲望的言论,那么谋划必定会有所疏漏,不能把所有好的策略都能够用得上。

但是另一方面,『若博其观听,纳受无方,考察不精,则数有所乱矣。』假如他能够广泛地听取和明察,但是采纳的时候又没有一定的方法,考察也不精确,那么谋略也会杂乱无章。也就是说,虽然广泛听取意见,但是如果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也有可能被谗言所误导。

虽然要听人劝,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什么话都听

我们看一看唐太宗他是怎么样来对待谗言的,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句话。在贞观时期,尚书右仆射杜如晦上奏(这个尚书右仆射、左仆射就相当于宰相),他上奏说:“监察御史陈师合,上了一篇奏折叫做『拔士论』(就是要选拔、提拔这些读书人)。在这个奏折里就讲道,人的思虑是有限的,一个人不能担任好几个职务,所以应当多选拔一些人来担任这些工作,不能一个人身兼数职。”杜如晦就讲道,他说:“这一段话应该是讲我们(就是房玄龄、杜如晦)这些兼任了好几个国家重要职位的人。”

太宗听了之后,就对戴胄说:“我是以至公来治理天下,不是因为这几个臣子跟我关系不错就委以重任;不是因为他们是跟了我很长时间的旧臣,我才偏向他们,而是因为他们都是有真正的才能和德行。所以陈师合这么讲,其实就是在毁谤这些大臣,刻意地离间我们君臣之间的关系。过去三国时期的蜀后主虽然昏弱,南北朝时期的齐文宣虽然狂悖,但是因为他们信任诸葛亮,还有杨尊彦,没有丝毫的怀疑,他们的国家才能够得以安定。今天我也是因为有杜如晦、房玄龄等这些大臣,才能够让国家得以治理。”于是,他就下令把陈师合流放到岭南去了。你看,太宗虽然引导群臣要直言不讳、要劝谏他,但是他在接受劝谏的时候,也是要明辨是非邪正,不能什么话都听。

在贞观三年的时候,太宗又对房玄龄和杜如晦说,他听闻自古这些帝王上合天心,都是能以上天的仁慈之心来治国,因而能让天下太平。但是,除了这些帝王有仁爱之心之外,关键还在于有这些股肱大臣的辅佐。所以他体会到这一点,就广开直言之路,让臣子劝谏。他广开言路的目的,就是要了解自己政事的得失,看看老百姓之中有没有被冤枉的。

但是近来却发现,这些上奏言事的人都是在揭发人家的隐私,谈论百官的缺点,而且有时讲的这个事情非常地细小,和国家的安定根本没有什么关系。结果怎么样?太多的人都是在利用皇帝广开言路的机会批判别人的隐私。

太宗接着就说,他考查历史上的很多皇帝,都是因为一些人攻击臣子的隐私,造成君主怀疑臣子,对臣子不信任了。而一旦君王不信任臣子,下情就不能上达了。所以,臣子“欲尽忠极虑”,这个臣子想竭尽全力地为国家出谋划策也做不到了。

虽然要听人劝,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什么话都听

所以你看,中国人他讲事情都非常讲中庸之道,没有偏在一边。虽然是鼓励人们犯颜直谏,提不同的意见,直言不讳,但是也懂得明辨,不能诽谤别人的话也听,不符合公义的话也听。就是说,不能够因为那些没有见识的人专门告发别人的隐私,进献谗言,而去怀疑臣子,乱了君臣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国家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唐太宗下令,从今以后,假如有人上书攻击别人的阴私小恶,就要定他进谗言的罪。所以唐太宗一方面广开言路、听取谏言,但是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明察、分辨这些劝言的邪正,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使谋划、策略不至于错误。

看了《群书治要》,体会到当一个明君不容易,而领导者最重要的一个素质就是要有识人之明,要知人善任。

因为一个团队什么人都有:有些人自己不干事,或者自己分内的事情干不好,还就喜欢干预、挑剔别人的事情,诋毁别人的善行,以此显示自己的高明和权威;有的人默默干了很多事,也没有把这些挂在嘴上,领导以为他没有做事;相反,有些人不怎么干事,就是喜欢围绕在领导身边汇报,领导以为他做了很多事;还有身边的人天天都辛苦做事,人往往习惯成自然,对他生不起感恩的心;而有人偶尔为我们付出了一次,我们反而对他感恩戴德(父母,儿女)。

虽然要听人劝,但也要明辨是非,不能什么话都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