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种常用的诗歌表现手法,你学会了吗?

 七星钓客 2018-05-02



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很多,常用的就15种。今天小编给大家总结了常考的诗歌鉴赏表现手法,同学们一定要仔细看,不然考试的时候会吃亏的。


1、直接抒情


即作者在文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全诗以慷慨悲凉的基调,通过登幽州台直接表达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



2、借景抒情


作者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此景中,通过描写此景予以抒发。

     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诗歌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抒情。所写景是朦胧的烟月,笼罩着寒水白沙。景色黯淡,氛围冷寂,这就给后两句写作者的忧虑情绪增添了气氛,两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3、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把要抒发的感情、阐述的思想通过对某种事物或物品的描摹议论表达出来。

     如: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诗歌中所描写的是蝉,但作者真正要抒发的是:凡是品格高尚的人,总是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美好的声名自可远扬,不需要依靠其他人的吹嘘。



4、情景交融


在景物描写中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感情,使诗歌达到“物我合一”,分不清哪是“景”,哪是“情”的境界。

     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诗句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则隐喻着诗人的一种超脱尘世、热爱自然、远离官场的感情境界。


5、动静结合


指对人、事、景处于动态或相对静态时的描写。

     如: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查慎行《舟夜书所见》)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诗人夜晚在船上看到的景色,前两句写静态,后两句写动态,一动一静,相辅相成。


6、以动衬静


通过对动态的描写,渲染反衬出静态,也就是在动态描写中显示出静态。

     如: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诗歌中所写景物如花落、月出、鸟鸣等都是动景,同时又通过这些动景,突出表达了春涧的幽静。“鸟鸣山更幽”,动中见静,愈见其静,这里面包含着辩证法。



7、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中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是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

     如:青雀告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


8、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如: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诗歌的前三句就乐声抒情,结句诗人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此时征戍者内心是浓浓的乡思,还是渴望建功立业?……不得而知,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9、借古讽今


这是咏史诗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借历史上的事乱来讽喻当朝。

     如: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刘禹锡《台城》)全诗以台城为题,描写了六朝的荒淫生活,和野草丛生的凄凉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把严肃的历史教训化作触目惊心的具体形象,寄托了吊古伤今的无限感慨。



10、渲染


我国传统画技之一,后借用来指文艺创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和环境所采用的强调、反复等多方面着意铺叙的写作技法。

     如: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首句破题,以描写秋景来渲染深宫寒夜的气氛。


11、烘托


通过特定的环境气氛描写,以突出人物某种心绪或突现人物形象的技法,此中手法常与渲染结合起来使用。

     如: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12、用典


用典是指引用历史故事或古书中的词语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修辞方式。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

     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人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虽老却不忘为国效劳的忠贞之情。



13、虚实结合


实写,指对人物或事件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指采用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与描写。虚实结合,即两种手法在叙述、描写中同时使用。

     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地白如霜、栖鸦可见,诗人虽没有明写“月明”,但我们却处处感到“月光皎洁”。实写“地白”“栖鸦”,虚写“月明”,暗扣“望月”这一诗题。


14、抑扬


抑扬可分两种:欲扬先抑、欲抑先扬。

     如: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前两句写诗人乘兴游园,被拒之门外;后两句却写出诗人另有所得,看到满园春色,前后感情有个落差,前面遗憾,后面高兴,这里采用了欲扬先抑法。


15、对比


运用对比,可以把不同人物、不同生活现象、不同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如: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梅尧臣《陶者》)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