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老朱fmwhwwpgz4 2018-05-02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是春秋时期老子(即李耳) 所作的哲学著作,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01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道可道,非常道”就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如人生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是可以掌握的,但由于该事物随时随刻在发展变化,现在的事物并不是我们以往己经所认识的事物了。

“名可名,非常名”是说,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可以用名称来称谓的,但一旦给了它名称,这个名称只是表达原来的事物,而不是现在的事物。所以说,所有的“名”都是“虚名”,都是过去了的,所有的事物的表象都是过来了的。

02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天地看万物和那个丢掉的草狗一样,并没有对人特别好,对其他的万物特别差。通俗点说:天地看待万物是一样的,不对谁特别好,也不对谁特别坏,一切随其自然发展。换句话说,不管万物变成什么样子,那是万物自己的行为(包括运气),与天地无关,天还是干天的事,地还是干地的事,一切犹如随风入夜,润物无声,天地最是自然不过的。

03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真实可信的言语不华美,华美的言语不可信。善良的人忠厚老实不巧言善辩,巧言善辩的人不善良。有真知灼见的人不求知识广博,有广博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真知灼见。

04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天下的人都认清美好的事物,那是因为丑的存在;都能认清善良的事物,那是因为存在不善良。所以有和无因相互对立而依存,难和易因相互对立而形成,长和短因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下因相互对立而依靠,音与声因相互对立而谐和,前和后因相互对立而追随。

05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久存在,是因为它们不为了自己的生存而自然地运行着,所以能够长久生存。因此,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于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这不正是因为他无私吗?所以能成就他的自身。

06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

07

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能像珍贵自身一样珍贵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寄托给他;能像爱惜自身一样爱惜天下的人,才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

08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弯曲可以保全,受压反而伸直;低陷得到充盈,凋敝于是更新;单一因而得到,繁多所以迷惑。解释:能柔曲因应则能自我成全,懂得枉屈绕行则能迅捷直达,能不断地凹陷成'盅'则能不断地自我充盈,懂得护守现成的稳定则能得到真正的逐渐更新,少取则真得,贪多则反而导致自身的混乱。

09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人们依据于大地而生活劳作,繁衍生息;大地依据于上天而寒暑交替,化育万物;上天依据于大“道”而运行变化,排列时序;大“道”则依据自然之性,顺其自然而成其所以然。

这个观点中老子强调了运动和规律的重要性,要求人们尊重规律,顺应自然。但是顺应自然的观点也否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有消极的方面,导致了后世道家人生哲学中的消极避世的生活态度。

1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一、二、三这几个数字,这并不是把一、二、三看作具体的事物和具体数量。它们只是表示'道'生万物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的一个过程,这就是'冲气以为和'。这里老子否定了神的存在,从多元论的宇宙观发展为一元论的宇宙观,这是值得称道的。

11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是一个汉语成语, 指福与祸相互依存,互相转化。比喻坏事可以引发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以引发出坏的结果。暗示人们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志得意满,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由福转祸;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由苦而甜的道理。

12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道德经》精选12则,常读常悟,才能参透出其中真谛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是一个汉语成语,意思是知道万物变化无穷无常的人,也就知道不能描述其本质,故而不言。 言者不知,能描述出来的道理的人,还是没有了解大道之变化无穷的本质。老子认为,智者不应是说教者,而应通过自我修养,言行一致,豁达大度,以取得人们的尊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