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好睡眠 轻松降血糖

 chwm1201 2018-05-02

四月下旬,长沙市第一医院接诊了一位来自湖南桃源县的患者李先生,李先生患糖尿病十几年,但血糖一直控制得很差,不管是口服药物还是注射胰岛素,空腹、餐后血糖从未低于10mmol/L(毫摩尔/升),特别是空腹血糖居高不下,最高达20mmol/L,也曾经多次在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有一次住院70多天,每天注射60多个单位的胰岛素,但血糖仍纹丝不动。目前李先生已出现了手脚发麻、浮肿、眼睛模糊等很多糖尿病并发症的症状,控制血糖成了首当其冲需要解决的问题,他慕名转诊到了长沙市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

该科皮银珍主任详细了解病情后,发现李先生空腹血糖差是主要问题,之前的医院也想了很多办法来控制空腹血糖,混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甚至“王牌武器”长效胰岛素都用过,但效果都不佳。“您的睡眠好不好?”皮主任的一句话切中了问题的要点。原来李先生这十几年睡眠一直很差,每天晚上都不能进入深睡眠,总是习惯性地躺在沙发上睡觉,睡前看电视,而且入睡后也不关掉电视,晚上一直处于一种迷迷糊糊的状态。皮主任指出,“正是这种错误的睡眠习惯导致患者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会直接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特别是空腹血糖的控制。”

皮主任简单地解释,睡眠差,降血糖的激素作用减弱,但升高血糖的激素作用增强,敌进我退,血糖自然就控制不好了。她提醒,糖尿病病友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学会高效、安全地睡眠。

首先,规律睡眠不熬夜,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晚上睡觉的时间最好在10点之前,第二天早晨在6时至8时之间起床,将睡眠时间保持在8小时左右。同时应限制白天睡眠时间,午睡时间宜在15~30分钟。入睡前6小时避免摄入刺激性的食物或饮料,如咖啡、酒精、浓茶等,睡觉之前不进行剧烈运动,可以放松冥想,听一些舒缓的音乐,尽量避免声光刺激,心平气和、排除杂念、放松心境。

其次,睡眠安全很重要,警惕夜间低血糖。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都有可能出现夜间低血糖,因此注意睡前不要进行大量运动,必要时可咨询医生后在睡前加餐。

另外,遵医嘱服用助眠药物。有些糖友的睡眠障碍非常顽固,尝试了很多自我调整的办法也没法改善,像这种情况,就可以咨询医生服用一些助眠药物,如阿普唑仑、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片等,能够明显改善原来糟糕的睡眠状态,从而使血糖回归平稳。

找到了血糖高的病因,医生给李先生服用了适量的助眠药物阿普唑仑,同时他也改掉了不良的睡眠习惯,不管能否睡着,晚上10半之前一定上床睡觉。夜间睡眠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晚上睡眠时间可以达到5~6小时,在这个基础上加用了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药物——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住院短短一个星期,血糖就有了神奇的变化,每天的胰岛素用量从之前的60~70个单位减到了20单位,空腹血糖反倒下降到了8mmol/L左右,李先生开心地说,这么好的血糖控制是从未有过的。

睡觉,是身体缓解疲劳和自我修整的良好机会。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夜晚睡眠质量还是保证血糖平稳的重要因素,糖友一定要多加注意了。

赵晋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