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阳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之际,为展示曾经入贮盛京的南迁文物;让那些经过颠沛流离、疏散在各处的文物有机会回到“老家”盛京“省亲”,沈阳故宫博物院联合故宫博物院、南京博物院、镇江博物馆等举办的“曾在盛京--沈阳故宫南迁文物特展”2016年11月16日如期拉开帷幕。 下面,就让我们介绍几件回家“省亲”的宝贝吧。 1、 青玉鱼龙花插 花插为鱼龙造型,龙头鱼身,一条小龙附于其上,呈亲昵之态,鱼鳍上刻篆书“乾隆年制”款。鱼尾难以自立,下承紫檀雕根瘤式木座。清代一般以鱼龙造型做花插较多,有单一的,也有成双的,但类似此件带一条小龙的还颇为少见。此花插雕工精细,造型独特,不但可以做插花用,即便单独陈设也堪称一件绝佳的艺术品。现藏故宫博物院。 2、 青玉五蝠流云纹象耳衔活环葫芦式盖瓶 青玉质,葫芦式造型,双象耳,衔活环,象耳变形,夸张,呈桥形伏在瓶颈部。盖钮部呈莲蓬式。瓶身两面浮雕灵芝式流云,一面在流云中有五只蝙蝠飞翔期间,一面于流云环绕中央处阴刻隶书诗句:“贞素标琼质,良工精琢之。冰心欣可在,文架置无欹。雅是清供具,珍惟温润资。滴酥成吉字,福履万年绥。”字口内原有填金,已磨没。此诗为乾隆时期大臣刘秉恬恭集,就是将乾隆皇帝不同时期的御制诗摘录,再集成一首诗,故诗文后有“臣恭集”之句,另有阴刻方章“臣恬”。葫芦瓶配嵌银丝紫檀木座,制作精致,与盖瓶相得益彰。现藏故宫博物院。 3、乾隆款青白玉龙凤双孔水丞 青白玉,玉质温润。圆雕一龙一凤立于一方琮形器两旁,龙双角,身有飞翼,口衔一椭圆形杯,背上有一圆孔,腹中掏空,做盛水器用。龙身腹下有一小龙,低首卷身伏于大龙身下。大龙头部站立一只小凤鸟,尾羽连着琮形器,灵巧俏丽。琮形器旁伫立一凤,勾喙长羽。琮形器内部掏雕,可贮水,器边棱浮雕三横道,造型仿古代玉琮。玉琮中部阴刻篆书“乾隆年制”款。玉器以龙、凤、琮组合,各部分均有仿古纹饰,但组合有所创新且不失古意,雕工精致细腻,显示了乾隆玉雕的独特魅力。现藏故宫博物院。 4、碧玉灵竹仙鹤松椿图臂搁 臂搁雕为一段松树树干造型,下发出一松枝附于主干上,松下一鹤信步其间;臂搁背面雕刻兰花、竹、灵芝等花草。整体较为短小,雕工极佳,下配紫檀镂雕松竹梅木座,雕工亦佳,与臂搁相配颇为合适。臂搁为文房用具。一般为片状,背面内空,写字时可置于肘下,以免将写过的字弄脏。宋代文献中已有臂搁使用的记载,目前发现的古代臂搁多为竹、木、牙、玉制。现藏故宫博物院。 5、乾隆款茶叶末釉花浇 花浇圆口前出尖流,矮直颈接圆腹,柄呈蟠螭形,兽首对口沿,身呈曲折形,接腹部处出卷折尾部。通体施灰绿色釉,多布满灰褐色斑点,釉面薄厚不均,薄处呈棕褐色。圈足尖部平圆、无釉、露白胎,外底戳印阴文“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 6、雍正款黄釉暗刻并蒂莲纹瓷盘 黄釉瓷器是以铁为呈色剂,在氧化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明代弘治黄釉在历史上最负盛名。明晚期黄釉曾一度停烧,直到清顺治时期,才又恢复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黄釉瓷在沿袭明代黄釉的基础上,把暗刻、划、印、雕等各种装饰工艺以及釉上彩绘共同运用到黄釉瓷器上,丰富了黄釉瓷器的品种上,一改单色黄釉瓷以素取胜的面貌。这件雍正黄釉盘,内外兼施黄釉,外腹壁暗刻并蒂莲花纹。盘型规矩,雍容华贵。现藏南京博物院。 7、康熙款青花云鹤海水纹碗 碗敞口,弧壁,深腹,圈足。内底双圈内,以青花留白手法绘落花江崖海水纹为装饰,内壁口沿绘花卉锦地纹一周,外壁主体绘云鹤、八卦纹,构图疏朗,下腹绘江崖海水纹,波涛汹涌。外底中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现藏镇江博物馆。 8、黑漆描金龙凤纹葫芦式餐具盒 盒做葫芦式,器表为黑漆描金的装饰。上下两半均做对称开光,开光内上层为云凤牡丹纹,下层是云龙海水江崖纹。盒可纵向打开,内满置叠放的各式餐具,大大小小,共七十八件,其中有大碗四个、盘子四个、小菜碟八个、盏匙碟八个、中碗四个、全盘一付(大小九个)、羹匙八个、酒壶一把、汤碗八个、盖盅八个、羹食碟八个、酒盅八个。餐具均为红漆描金花卉纹的装饰。宋代有一种器物叫“游山器”,即出游时用来总装诸般用具的提匣,葫芦式餐具盒的创意可能由此而来,这种组合装套盒在众多贵州漆器中最具妙趣和著名。贵州漆器有着十分鲜明的地方特色,主要体现在以皮革为胎体,轻巧灵便,经久不裂。工艺品种以描金漆和描彩漆为主。装饰内容大都是传统的吉祥图案和人们喜闻乐见的名花蕙草。器物制作以组合套装的形式别具一格。在历史上,贵州漆器由于地域性强,民俗特色显著,在漆工艺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到了清代,贵州漆器作为地方漆器,以方物进贡和受命制造的两种方式大量进入到宫廷中来,成为皇家宫廷中的用品和收藏品。根据文物的参考号得知,该套餐具盒是在古物陈列所成立时,从沈阳调集而来。现藏故宫博物院。 9、高宗用红皮画珐琅铜钉櫜鞬 清高宗乾隆皇帝御用櫜鞬,盛装弓箭用之,是展示清朝统治者重视骑射之威的重要的实物例证。其櫜装箭,鞬盛弓,以黄丝面衬红片金缎里绦带相连属,使用时系挂于腰间,分列于左右,其右为櫜,即箭壶;左为鞬,即弓袋。櫜鞬以红皮制成,绿革缘边。于其周沿密布等距之小铜钉加固之。其面有描金大花叶纹,又镶嵌画珐琅嵌件、铜环等作装饰。整体制作精良,装饰考究,富丽华美。附白羊皮条一,上满汉文墨书:“高宗纯皇帝御用珐琅镶嵌压花櫜鞬一副乾隆十九年恭贮”。现藏故宫博物院。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 沈阳故宫博物院 采集 由古玩元素网整理,同行转载请声明版权及古玩元素网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