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莱原产我国,是以嫩叶、花薹和花为产品的多年生宿根植物,适应性很强。韭莱营养丰富,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糖、蛋白质及纤维素,而且风味独特、能增进食欲,因而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一、韭菜的植物学特征 1、根: 为弦状须根,根数少,分布浅。 2、茎: 类型分为分花茎和营养茎; 营养茎包括盘状茎、假 茎、鳞茎和根茎。 3、叶: 簇生,单株有叶片5~11片,由叶鞘和叶片组成, 4、花:伞形花序,每一总苞内有小花20~ 30 朵。 5、果实和种子: 果实为蒴果,种子黑色,呈三角形或半圆形,千粒重4~5g. 二、生长习性 (一) 分蘖: 靠近生长点的上位叶腋形成蘖芽,分蘖初期,蘖芽和原有植被包在同一叶鞘中,后来由于分藥的增粗,胀破叶鞘而发育成新的植株。 (二)跳根: 韭菜生长期间,随着每次的“分株”都有老根死亡的换根现象,新根逐年向地表面移动现象, 三、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温度。韭菜耐寒,不耐高温,对温度适应范围广。发芽适温为15-18℃,生长适温为15--25℃.叶丛能耐-4--5℃的低温,气温降至-6--7℃甚至-10℃时,叶片才开始枯萎、地下根茎在土壤保护下可露地安全越冬。气温超过24℃时、植株生长缓慢,叶片纤维增多,质地粗硬,品质差,一定大小的韭菜苗需要感受低温才能通过春化分化花芽,抽薹开花要求较高的温度,一般为生长适温的上限。 2.光照。光照度中等,具有耐弱光能力,韭菜较耐阴,叶片生长要求光强适中,光照过强过弱均影响韭菜的品质、产量。韭菜为长日照植物,通过春化的植株在长日照条件下通过光照阶段,抽薹开花结实也要求较长的日照时数。 3、水分。韭菜的生长要求较低的空气湿度,一般为60%-70%,以及较高的土壤湿度,一般为80%-95%。所以,栽培时应充足供水,使土壤保持湿润。 4、土壤及营养。韭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沙壤土、壤土、粘土上均可栽培,但以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力强的土壤为宜。韭菜对盐碱土有一定的适应能力,成株能在含盐量0.25%的土壤中正常生长。韭菜喜肥耐肥,栽培时要求基肥充足,春秋两季要分期追肥,以氮肥为主,配施磷钾肥,有助于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五、设施栽培技术 韭菜耐寒、耐弱光,适应性很强。冬季韭菜地上部枯萎,根茎在土壤保护下休眠。韭菜春、秋两季均可播种。冬季及早春可以在日光温室、塑料拱棚及阳畦等保护设施内进行青韭生产。 (一) 品种选择: 宽叶韭 (二) 栽培季节及茬次 露地栽培、风障栽培、阳畦栽培、塑料薄膜覆盖栽培、日光温室韭菜冬季栽培、塑料大棚早春茬。 (三)秋季栽培韭菜 1、整地做畦与施肥 韭菜1次栽植后,多年不再翻耕,而且在冬季可软化栽培。因此,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进行1次深耕,并以行距宽而株距密的方式进行做畦整地。 2、繁殖方法 由于分株繁殖的植株生长势不及用种子繁殖的植株。故生产上大多用种子繁殖,分别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育苗,当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定植。种子必须是前一年或当年收的新鲜种子。每亩(667m2 )苗床的播种量4-5 公斤,育成的秧苗可以供10倍左右面积的栽培所用。 3、栽植方式与栽植密度 当幼苗生长到约20厘米高时,在立秋,处暑间,可以定植。如果是秋季播种的,则要以幼苗越冬,到第二年清明前后定植。定植时,对于幼苗要进行整理及选择,剪去过长的须根。有时还要剪去一部分叶子的先端,以减少蒸发,利于缓苗。韭菜都是丛栽的,每丛10-20株。具体的栽植密度由间作还是单作、品种的生长势、分蘖力的强弱及管理水平而决定。 4、田间管理 秋季定植后,叶的生长迅速,分蘖力也较强,此时应该加强肥水管理,满足生长及分蘖的要求。在严寒以前,施1次重肥,以促进生长,使更多的营养物质运转到地下的根状茎中积累起来,满足明年春天发芽和生长的需要,一般不收割青韭。至2- 3年以后,每年进行多次收割,每收割1次,施1次重肥,以促进叶的生长与分蘖。而且在每次收割以后,要培育一段时间,使其恢复生长,然后再收割,才能保持旺盛的生长,防止早衰。具体收割相隔时间的长短,视生长状态及温度高低而定。进入收割年龄以后,必须注意培养地下根茎的生长,积累较多的养分。而且经过多年的生长、分蘖、跳根以后,植株互相拥挤,分蘖细小,产量下降,此时要及时清除老根、老叶,进行培土、施肥,促使恢复生长。 培土是韭菜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而培土又与跳根有关。收割的次数越多,跳根的距离越大。因而韭菜生长的年数越多,新根大部分都分布在土壤的表层,要每年进行培土。 5、地下虫害的防治 韭菜的根状茎及叶鞘基部长期生长在土中,容易发生各种病害及虫害,主要的地下害虫是韭菜的地蛆和蓟马等。要防治这些虫害,可于虫害发生前,用硅力奇冲施肥冲施,药肥 双效。也可以用植保一号,苦参碱等来防治,避免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6.冲肥与采收 韭菜用肥不多,韭菜刚露头时随水冲施硅力奇6公斤,中间冲施一次绿健4瓶,叶面喷施植保一号30克+硅力奇叶面肥30克兑水30斤喷雾,增产效果明显。 一般从春到夏,收割青韭2-4次。收割时都要留3-5cm的叶鞘的基部,以免伤害叶鞘的分生组织及幼芽,影响下一次的产量。7-8月间,气温高,生长慢,一般不收青韭,而只收韭菜薹。入秋以后,也可收青韭1-2次或不收,以养根为主。 (四)日光温室韭菜栽培主要技术环节 韭菜的设施栽培是指利用温室、塑料棚覆盖等设施进行韭菜栽培的一种生产方式,由于韭菜属于耐弱光的蔬菜,只要是温度适宜,一般均能生长,因此特别适合于设施栽培。韭菜的设施栽培在北方地区有悠久的历史。而利用大、中棚等进行冬春期韭菜生产,也是我国近年来最为常见的设施栽培方式。薄膜覆盖提高了棚内的温度,使本来无青韭供应的冬季及早春的生产成为可能。韭菜设施栽培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覆盖开始时间。韭菜具有一定的休眠期,覆盖太早导致休眠太短,引起产量和采收后期品质的下降。 2、温度管理。大棚内的温度易受光照的影响而引起剧烈的变化。韭菜叶片的生长适温为18-20℃,如果低于5℃,生长停止; 如果高于25℃,则会发生叶尖卷起、烧叶和枯死等现象。 3、湿度管理。温度高时韭菜容易发生腐烂现象,因此,须经常注意采用通风等措施来降低大棚内的湿度,提高成品率, 4、采收次数。为保证冬春期间能生产更多的青韭,一般要减少秋季的采收次数,以便能有更多的养分贮藏于根壮茎,以供冬春季节的生长。 5、采收期。设施栽培的韭菜一般于早春播种,6 月左右定植,其覆盖从下霜前后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错季栽培,体内的能量积累相对较少,故一般在播种后,采收2-3 年便须更新植株, 6、病害防治: (1)灰霉病: 每亩用10%腐霉利烟剂260 克-300 克,分散点燃,关闭棚室,熏蒸一夜。晴天用百菌克15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喷2次。 (2) 霜霉病,疫病: 用72%霜霉威水剂800倍液或6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2000 倍+壮园甲800倍液灌根或喷雾,2-3次。 (3)锈病;用世高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壮园甲600倍隔10天喷一次,提前预防。也可选用浠唑醇、三唑醇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