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吃的8大境界,你修炼到了第几重?

 为什么73 2018-05-03

关于吃的8大境界,你修炼到了第几重?

2018-05-03 正安文化北京


饮食境界——就是古人们对饮食文化的细分。


饮食的境界


古人将饮食分为8个境界,分别为:果腹、饕餮、聚会、宴请、养生、解馋、觅食、猎艳。咱们今天就逐一来分析分析这8个境界吧。


果腹


关于“果腹”的含义,从“食不果腹”这个成语的字面便可以理解,俗话说就是“填饱肚子”,果腹是饮食文化的最低境界,也是最现实和无奈的境界。



古时社会生产力低下,经济受自然环境的严重制约,尤其遇到大旱或者大涝的年份,百姓就常常食不果腹,很多历史时期中,吃饱饭就成了人民的奢望,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吃饱,别无他求。


饕餮


“饕餮”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凶兽,它最大特点就是能吃,不管遇到什么食物,它都是大嘴一张,狼吞虎咽,不经咀嚼,更不顾滋味如何。



人们对饕餮形象中贪吃的部分加以夸张,所以就用“饕餮”形容一个人吃饭时胡吃海塞,不顾及形象、礼仪,只是满足一时的食欲。现在人们也多用“饕餮盛宴”来指有很多丰盛美食的筵席或宴会。


聚会


这个境界中的“吃”已经上升到了“分享”的阶段,一个“聚”字说明了饮食已经掺杂了联络感情的成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吃的基础上。



类似逢年过节、生日聚会、升职搬迁、日常联络等,任何理由都可以“聚会”,也渐渐变为一种礼节上的习惯。


宴请


饮食到了宴请的境界,就已经明显转变为以社交为目的的文化了,实现宴请的前提是饮食文化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对菜肴的营养价值、口味、色泽、搭配等也有不同规格的要求。



宴请比起聚会更加正式,宴请范围也可以上升到地域或国家之间,相应的规格也都有所提升。


养生


当饮食进入养生阶段时,便又提升了一个境界,当一个人吃遍了世间美味后,之后无论吃什么也觉得不再新奇,所以品尝过多的食物不再是饮食的最终目标,而对于品尝的食物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才变得更加重要。



在养生的阶段,食客们又回归到了饮食的本真意义,提取食物中的营养来维持身体健康,所谓药补不如食补,现在食补养生也渐渐变为一种主流。


解馋


解馋是基于养生阶段的饮食文化,在保障了营养和健康的前提下,追求食物的美味,吃东西一定要“鲜”。



这一境界的饮食文化在寺庙中体现的比较突出,众所周知,出家人都是食素的,故而很多人就觉得素食淡而无味,甚至难以下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比如知名天下的少林寺,不仅用素食的食材做出了各种美味,而且菜名也包括很多世俗的荤菜菜名。


觅食


觅食即亲自去寻找自己满意的食物,其中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寻找自己满意的食材,探寻食材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也是对饮食文化的自觉推动;二是选择自己钟情的食物,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域的饮食文化也大有不同,在寻找中获得“吃”的乐趣,也是这个境界的一大妙处。


猎艳


猎艳一词原本是值追求美色,但在饮食文化中,这一概念是指选择那些稀奇的食材。稀奇的食材必然有稀奇的味道和功效,因此很显然,觅食是饮食文化境界的再提升。



猎艳是追寻稀奇的食材,追寻者在享用美食的同时,也面临着一定的危险,尤其是在古代,大多数人对食物的认识基本都是通过亲身试验得来的,所以在古代饮食文化中,猎艳这一境界也可以理解为寻求“吃”的刺激。


看完后,你觉得自己属于哪个境界呢?



微信扫一扫
关注该公众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