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北京胡同的一点杂感--冯鼎奇

 老北京的记忆 2018-05-03

 散文大家汪曾祺先生在他的短文《胡同文化》里是这样生动地描绘他所熟悉的北京胡同的,“胡同是贯通大街的网络。它距离闹市很近,打个酱油,约二斤鸡蛋什么的,很方便,但又似很远。这里没有车水马龙,总是安安静静的。偶尔有剃头挑子的‘唤头’(像一个大镊子,用铁棒从当中擦过,便发出噌的一声)、磨剪子磨刀的‘惊闺’(十几个铁片穿成一串,摇动作声)、算命的盲人(现在早没有了)吹的短笛的声音。这些声音不但不显得喧闹,倒显得胡同里更加安静了”。寥寥数笔便画出一幅有声有色的《北京胡同风情图》。他文中所写的“磨剪子磨刀的‘惊闺’”的声音,现在偶尔还能听到,而剃头挑子用的“唤头”连同挑子一起,早就进了博物馆了。

台湾女作家林海音也时常在她的作品里回忆起幼年时在北平的生活。“冬夜的胡同里,可以听见几种叫卖声,卖半空儿花生的,卖萝卜赛梨的,卖炸豆腐开锅的。开门出去,买个叫做心里美’的萝卜,在一盏小灯下,看卖萝卜的挑出一个绿皮红瓤的,听他用小刀劈开萝卜的清脆声,就让你满心高兴。北平俗话说:吃萝卜就热茶,气得大夫满街爬!’在一炉红火上,开水壶冒气嗡嗡的响了,吃着半空儿花生或萝卜,喝着热茶,外面也许是北风怒吼,屋里却是和谐温暖,这种情况,北平老乡都曾经历过、体验过”。(《在胡同里长大》)

这些隽永深长的文字,无论什么时候读它,都能在心里涌起一股暖意。

虽然汪曾祺先生与林海音女士一个是大陆作家,一个是台湾作家,但他们二人都可算是“北京通”。品读他们的作品能使人感觉到,这个城市的生活对他们以后人生的影响有多么大。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难想象,如若脱离了北京,脱离了北京城里的胡同,他们又会是一个什么样子。

像北京这样全国性的城市,总得有它自己的血脉,有它自己的“气质”,这就犹如人之有血脉,有气质,每个人和每个人都不一样。人的气质从哪儿来?苏东坡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是从文化中来,“诗书”就是文化,没了文化,也就没了气质,只剩下粗俗和野蛮了。胡同,是京城的“血脉”,它滋养了京派文化,也滋养了生活在北京城里的人。如果没有南城的胡同,作家林海音还能创作出著名小说《城南旧事》么;如果没有西城小羊圈儿胡同,老舍先生还能写出《正红旗下》、《四世同堂》么;如果没有胡同生活的经历,画家陈师曾还能画出《北京风俗》画集么?……这些问题都不消回答。没有胡同的北京城有如人患了气血不足的病症,那就是《红楼梦》里的林妹妹,表面看还健全清秀,但实际内里上已经很虚弱了。

    如今的北京城胡同渐少,已经损了气血,既损就得补。可要一下子补上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那就需要我们每一位关心北京,热爱北京的人通力合作,为恢复北京自己的文化气质开一剂良药,需从内里调理才好。否则,可真成了“胡庸医乱用虎狼药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