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轼《浣溪沙》:一首治疗抑郁、使人变年轻的词

 智汇百川 2018-05-03

丁启阵

苏轼《浣溪沙》:一首治疗抑郁、使人变年轻的词

丁启阵书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这首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三月,地点是黄州(今湖北黄冈)。

词前有小序,对作词时的情况有所介绍:“游蘄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东坡志林》里有更加详细的描述:“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师店,予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聋,遂往求疗。安常虽聋,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书不数字,辄深了人义……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蘄水西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是日剧饮而归。”(卷一“游沙湖”)

几句淡淡的话语,却道出了东坡悲喜交加的人生遭遇:非常落魄的黄州时期(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竟然有钱买田;看田的时候,得了病;为治病,认识了奇人——一个耳聋的医生;病好后,同游寺庙,喝了很多酒,写了一首词。

蘄水,在今湖北浠水县。

2

沙路无泥,沙子路面雨天不会泥泞,既是生活常识,也是化用的前人诗句语言。杜甫《到村》诗有“碧涧虽多雨,秋沙先少泥”的句子,白居易《三月三日祓禊洛滨》有“沙路润无泥”的句子。以苏轼对杜甫、白居易诗歌的喜爱和熟悉,他不可能不知道这些诗句。

萧萧暮雨,白居易《寄殷协律诗》自注:“江南吴二娘曲词云,暮雨萧萧郎不归。”

再少,再少年。《古诗》有“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的句子。

黄鸡,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罢胡琴,掩秦瑟,玲珑再拜歌初集。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黄鸡催晓丑时鸣,白日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镜里朱颜看已失。玲珑玲珑奈老何,使君歌了汝更歌。”苏轼反用其意,意思是不要因为年龄老去而感到悲伤。

3

苏轼一反《古诗》“人无再少年”、白居易《醉歌示妓人商玲珑》中艺伎商玲珑感慨年华老去的悲观情绪,说出人生可以再少年,规劝友人“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有这份乐观旷达,并不令人意外。将释道儒三家处世思想融会贯通的苏东坡,随遇而安是他的贴身本领。但是,有一个情况必须指出:其实苏轼这些宽慰他人(同时可能有自我安慰成分)的话,是在饮酒的时候说出来的。“是日剧饮而归”,可见他喝了不少酒。

4

在苏轼众多脍炙人口的词作中,这首作品有点特别:语言朴实无华,没有令人醒目的精彩句子。那么,它究竟好在哪里呢?

(清)先著(迁夫)《词洁》卷一:“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觉不凡。”

(清)陈世焜《云韶集》卷二:“愈豪放,愈觉悲郁,愈见忠厚,愈令我神往。”

他们说得没错,这首词的好处,主要在于苏轼的豪放之情。豪放源自旷达,旷达源自对生活、对生命的尊重,源自性情的深厚纯朴。

这首词在艺术上有一个特点:上片写春天之景,兰芽浸溪,沙路无泥,雨中子规啼鸣,清新滋润,是令人愉悦之景。下片是告诫,应该是饮酒的时候或者酒后告诫友人兼自我宽慰的话。上下两片,都是积极乐观的基调,景语、情语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用今天的话说,这是一首治愈系的作品。消极、抑郁的人读了,心情会由阴转晴,高兴起来,振作起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