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庆:十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昵称54828798 2018-05-03

  本网讯(记者邓俐 见习记者陈雨)“今年要着力从十个方面下功夫,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和效益,着力构建现代特色效益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重庆市农委主任路伟在22日召开的全市农业工作会议上表示,力争七大特色产业链综合产值增长15%左右,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8.5%,主要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47%。

  会议部署,全市要从着力构建“371 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推动绿色发展、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十个方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着力构建“371 X”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首要任务。路伟表示,今年将在提升粮食、生猪、蔬菜保供产业的基础上,纵深推进柑橘、榨菜、生态渔业、茶叶等七大特色产业链建设,针对每个特色产业链量身制定一套扶持政策,统筹抓好规划布局、基地建设、生产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积极发展区域性特色产业,努力把土特产做成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农业品牌建设。重庆市将牢守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一底线,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继续实施“三品一标”动态认证,提高认证产品检测合格率和复查换证率,新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400个左右。同时,全方位多层次推进农业品牌创建,挖掘巴渝传统农特产品、加工技艺、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加快振兴传统老字号品牌,全年新培育市级名牌农产品60个。

  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重庆市将加快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打造一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特色示范景点,发展一批巴渝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建设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引导社会资本下乡兴办或联办乡村旅游企业。

  走对路、扎实干。2016年,重庆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稳中有进。七大特色产业链综合产值达1040亿元,比上年增长15%。粮食总产量1166万吨、增长1%,生猪出栏继续稳定在2000万头以上,蔬菜产量1875万吨、增长5.3%。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49元、增长9.9%,增速列全国第3、西部第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