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书山水序◇ 师子击象图序

 昵称6mGTgCPV 2018-05-04
◇ 师子击象图序

  梁伯玉说沙门释僧吉云,尝从天竺,欲向大乘,其间忽闻数十里外,哮哮扌监扌监,惊天怖地。顷之,但见百兽率走,跄地至绝,而四巨象?焉而至,以鼻扌卷泥,自辱涂数尺,数数喷鼻。隅立,俄有师子三头,见於山下,直搏四象,崩血若滥泉,巨树草偃。(《初学记》二十九,《御览》八百八十九。)    ◇ 书山水序

  圣人含道应物,贤者澄怀味象,至於山水,质有而趣灵,是以轩辕尧孔,广成大?鬼,许由孤竹之流,必有崆峒、具茨、藐姑、箕首、大蒙之游焉,又称仁智之乐焉。夫圣人以神发道,而贤者通,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不亦几乎。余眷恋庐、衡,契阔荆巫,不知老之将至。愧不能凝气怡身,伤ㄢ石门之流。於是画象布色,构兹云岭。夫理绝於中古之上者,可意求於千载之下。旨征於言象之外者,可心取於书策之内。况乎身所盘桓,目所绸缪,以形写形,以色貌色也。且夫昆仑山之大,旷子之小,迫目以寸,则其形莫睹。迥以数里,则可围於寸眸,诚由去之稍阔,则其见弥小。今张绡素以远映,则昆阆之形,可围於方寸之内。竖划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是以观画图者,徒患类之不巧,不以制小而累其似。此自然之势,如是,则嵩华之秀,玄牝之灵,皆可得之於一图矣。夫以应目会心为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虽复虚求幽岩,何以加焉?又神本亡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亦诚尽矣。於是闲居理气,拂觞鸣琴,披图幽封,坐究四荒,不违天励之丛,独应无人之野。峰岫荛嶷,云林森渺,圣贤映於绝代,万趣融其神思。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神之所畅,孰有先焉。(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引《宗炳别传》,又略见《御览》七百五十引《画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