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配图 越来越多的家庭做在家教育。 身边许多的父母也对于在家上学充满了向往,知道父母和家庭对于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也隐约感觉在家上学是对家庭父母和孩子都蒙福的教育方式。 可是呢,这些父母却发现自己对于在家教育总是充满了顾虑和担忧,心里没有谱,好像很难给自己一个决心来做在家教育。 这是许多徘徊于在家教育边缘的父母的普遍心态。 还有许多已经开始在家教育的父母,同样也是七上八下的状态下,心里没谱的状态下进行着在家教育。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在家教育案例: 其实,许多妈妈参加完在家上学联盟工作坊之后,才释然:哦,原来在家上学是这样子的,并不是我当初想象的这样。 然后心里许多的忧虑重担才慢慢放下、才对在家教育有清晰的理解,心里才有谱了! 接下来几个方面探讨下为什么大家心里没有谱。 01 以学校的模式来思考理解在家上学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在家教育案例:
哪一个刚开始在家教育的父母不是曾经这样想,也曾经这样做的呢? 有一个在大陆的台湾在家教育家庭,妈妈是学校老师,一开始如此在家教育,弄的全家鸡犬不宁,夫妻不和,家庭差点分崩离析。 这就是许多父母想象中的在家教育,或者现时正进行中的在家教育。 这样的在家教育,以学校的模式来思考理解在家上学,这些不是专业老师的父母如何能有谱呢? 还有许多的方方面面,例如社交呀,教材呀,孩子学术呀,家务呀,管教呀等等,我们都在用学校模式理解在家上学的社交、教材、管教这些重要的问题,衡量在家上学,都是导致我们对在家上学没谱的重要原因。 而参加两天工作坊学习,全方位的剖析,才能帮助大家树立普通父母养育儿女的信心,并享受和儿女一起的生活。 而如果不参加工作坊,基本上跳不出这些框框! 因为学校对父母影响太大了。 网络配图 02 在家教育,给孩子更成功的教育? 我们看见许多人分享在家教育,都是父母如何在家庭中训练孩子习惯,品格,教孩子知识和能力。 并且发现这些父母都超级厉害,所以他们的孩子教育的很成功。 许多父母心想,我能做到这些吗?我做的有这好吗? 在家教育给许多人的印象是:这些父母都超级重视教育,这些父母都是很好的父母,温馨的家庭,很有小资情调的中产阶级家庭等等。 所以在家教育看起来是一种更高级的拼爹行为。 我们都活在竞争的学校教育大环境中,故而在家教育也充满了父母的争竞。 激烈的教育争竞会带来什么呢? 你会发现,越重视教育的社会中,家庭中的孩子会越来越少,大家越来越不敢生。 因为教育压力太大。 有一爸爸分享:他因为孩子生的多,在东北一城市的公交车上被老人家指着鼻子大骂:你生这么多孩子,真是对孩子太不负责任! 东北人很重视教育,卖房子为孩子学习补课。却真的不敢生第二个。 这是舍本逐末的教育。 许多在家教育的父母也深陷其中。 所以如果父母陷在这样的教育竞争中,如何能常有喜乐平安,心里有谱呢? 他们常常被别人摇动,因为他们不知道在家教育真正的根据在哪! 工作坊帮助大家从这极其严重的误区中走出来,重新建立根基,看见简单生活的在家教育的祝福,才能心里有谱有力量踏踏实实做在家教育。 网络配图 03 在家上学的方向是哪里,祝福在哪? 根本的问题:在家上学方向是哪里?祝福在哪呢? 许多人对于在家上学云里雾里,盲人摸象一样,不理解在家上学最重要的是什么。 看不清楚方向,不明白最大的祝福在哪里,也就不知道如何做,得不着祝福。 当然心里没有谱。 而透过工作坊,许多的父母才发现:哦,在家上学的方向是这里,最大的祝福原来是这个。这个方向和祝福真的和大家原来想的很不一样。 而这祝福如此大,让父母惊讶,以致于许多父母像发现了极宝贵的珍宝,立定心志要去得着这祝福。 这个时候,再大的困难,都难不倒这些立定心志的父母们。 所以,看见这祝福,是父母心里有谱的关键之一! 许多徘徊犹豫的父母们,心里没谱的父母们,如果不被开启,就会错失这祝福。 唯有工作坊全方面的解读教育,才能帮助父母深入看见在家上学的祝福。 许多父母参加后,感叹:工作坊的内容太丰富太重要了。 所以,尽快来参加在家上学工作坊,得着这极大的祝福。 使我们在家上学,心里有谱! 我们看看一些父母徘徊在边缘的状态。 一部分人是这样的 在家上学微信群里的一些父母,总喊着人出来陪他们聊聊在家上学。 他们或者想观望下在家上学,或者真的想知道如何在家上学。 但是他们在家上学问题一大堆,三言两语哪个父母能讲的清楚呢? 真的,在家上学微信群里聊天似的分享,会越讲越迷糊,误解。 总之,微信群聊天是永远摸不透在家上学的。 又一部分人是这样的 许多父母对学校已经绝望,但总觉得在家上学不靠谱。 所以他们虽然一直接触在家上学群体,却总不得其门。 他们在焦虑中观望着在家上学,总觉得不靠谱,连参加工作坊的勇气都没有。 最终却又无奈的把孩子送去了私塾学堂。 可是过了段时间,私塾学堂有问题,甚至孩子有很大的伤害,他们迫不得已重新思考在家上学。 这样的案例也不少。 这些家庭太可惜了。 想要在家教育,首先得观念跟新! 刚结束的北京工作坊, 一位爸爸两年前参加我们工作坊,还感受不深,因为那是孩子还小。 这次工作坊,很感恩有很大的收获。 参加完北京工作坊的妈妈分享: 参加完本次工作坊,看到大家都分享心得,联系甚多,太好了,我也好感动,为此我也说说我的感受~~ 首先非常感恩徐老师,感恩台湾陈老师,感恩清华陈老师全家人,你们前两天的讲课都很精彩。 感谢徐老师的精心组织与策划,有这么多家学的父母和孩子们从全国各地相聚在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分享 感谢台湾陈老师别出心裁的游戏与互动!在游戏中学,动静结合的学,用小故事引出大道理,对于小孩子来说真的都是最好的方法 制定严格的时间表,有明确的目标,具体实施的步骤,给予的建议,的确是我学习的榜样。 关于管教孩子方面,用管教仗,这一条是我从来没有做过,也没有想过的,也许这正好是我的失职,从来没有打过,也没有骂过孩子,所以,在规则这方面孩子就做的不好,在细节方面不够重视,前两天孩子们在一起,就已经看得出来,有些孩子很懂事,安静,而我儿子,太随便,没节制,无拘无束,比较自我,让我明白了,接下来的成长中,在这方面需要下功夫。 以前觉得,一直是个普通的家庭主妇,怎能要求女儿做什么呢,母亲的权威性会不会削弱?过去我真的是这么想,所以,想拼命做大事业,想拼命赚多钱,想以一个自认为成功女性的姿态给女儿一个好榜样……听完课以后,彻底颠覆了我的三观,感恩让我遇见徐老师,遇见大家。 实实在在地说,Linda一家人的确震撼到了我,他们的和睦相爱、相互体贴、相互融洽,尤其四位宝贝们的沉稳,与他们身上那种非凡气质,真的个个小淑女、小绅士,真有别与我的孩子,老四和我儿子差不多大,我儿子前天一上午就坐不住,一会儿跑出去了,一会儿去儿童房间那边看书,一会儿在手机上玩游戏,反正没有安安静静待上1个小时,而昨天他们姐弟四个一上午都在安静等待,太难能可贵啦学识另当别论,最关键的那种品质,Linda所讲的不插话训练方法,真的太实用啦,还有谈到关于如何培养我儿子英语兴趣,Linda给我建议,让我儿子从学有关围棋方面的英语开始,他肯定会感兴趣,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是一个非常棒的建议,我准备采纳,非常感谢Linda! 总之,实在感恩!感恩所有的参会者,我感到大家都藏龙卧虎,我可能年长大家几岁,但各方面你们都是我的老师,希望以后大家多多交流,相互帮助,让我们家学的孩子们个个都是佼佼者! 南京工作坊爸爸感慨: 感恩老师们及父母们的倾情分享。这是个敞开的平台,不分信仰背景,我们只有一个使命:做合格的父母,回归家庭教育。两天半的学习,让一个心死的父亲又重新活过来。我们不求轰轰烈烈,只求平平淡淡、真实的给孩子做榜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