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要和你的父母谈论断舍离

 南山_松柏 2018-05-04


爱上❤️整理

爱上更美好的自己


同事们常常问我:你这个整理师有帮父母整理东西吗?

我跟他们分享了我的回家心境,回家前归心似箭,见了面激动流泪,过了几天相看生厌,等到临走了依依不舍开始想念。

考大学、找工作,在异地安家落户,结婚生子。十多年来,离家回家的时间屈指可数,父母来杭的时间也十分有限。但即便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磨练成了“全能”主妇,父母也未必就看得惯我们,对我们的很多生活方式不甚认同。

所以,我没有帮他们整理东西,也没打算帮他们整理东西。


2

大部分孩子,从小依偎在父母身边长大,听父母的话,受父母恩泽教育,等到独立成家了,却免不了偶尔的相看生厌。

我们的见识随着社会发展,超越了我们的父母。

我们拥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体系,

而这个价值观体系与父母的不太一样。

但这说明我们真的长大了。

也说明我们的父母成功了。

他们把我们培养成了比具有独立思想和独立能力的人。


3

我的外公是个勤劳的人,顺便带点囤积症。以前不大的房子塞地满满当当,如今农村房子都改造成小别墅了,别的地方不让乱放,地下室也塞得满满当当。废报纸、纸板箱、可乐瓶,不一而足。

有种病,叫松鼠病。需要过冬的松鼠,喜欢在窝里囤积大量的坚果,坚信某一天会用上它。

经历动乱年代、饥荒年代、物质贫乏年代的长辈们,在解决温饱奔小康之后,还是习惯性得囤积物品,坚信某一天也许会用上。

浪费可耻的观念根深蒂固,勤俭朴素的生活方式已成习惯。

时代的烙印不可磨灭,长辈的松鼠病也很难纠正。

另一方面,心理学家认为囤积可能是弥补孤独感,填补心灵空白的良药,是失去社会价值的老人们的心理需求。

所以,我们无需和老人谈断舍离,只需要足够关心和帮助。


4


我的母亲对于外公囤东西的情况表示无力,有时也怨恨。但她自己的情况也并没有比外公好多少。

父母青壮年时期就享受到了改革开放的好处,生活开始富裕,物质极大丰富。家中几番乔迁,标配齐了、超标配也齐了。从一开始的洗衣机电冰箱,到后来的家庭音响麦克风,以及每搬一次家就添置的款式各异的新家具。

家中的“硬件”已然超出生活所需。“软件”更是经年累月地积攒起来。年轻时省吃俭用买的皮鞋、结婚时买的热水瓶、工作时单位发的搪瓷碗、人生第一件皮衣等等也统统不舍扔掉。

生活批发业发达市场遍地的城镇,父亲还喜欢从各路市场淘东西回家,“淘”俨然成了他的兴趣爱好。

旧物件还在“服役”,新物件藏在柜子里等着被用到的“某一天”,更多的新物件在涌进家门。

家里东西多才体面/好东西要省着用/旧东西留着以后可能还能用

 几个看似矛盾的观念支配着他们对物品的使用和取舍。

老家的房子面积不小,但日常起居的几个房间却有点拥挤。

有轻微洁癖的父母将房子打扫得很干净,东西堆得很整齐,但离我眼中的“干净、整洁”相差甚远。


5

父母的教育方式成就了如今的我。但当我看到孩子的绘本《大卫不可以》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不就是我的父母嘛。


大卫站在椅子上,踮着脚尖拿够不着的东西。妈妈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把各种菜用叉子串起来做了一个小人玩,妈妈说:“大卫,不可以!”

大卫玩了玩具后扔得一地都是,妈妈说:“大卫,不可以!”

最后,大卫身穿棒球服、头戴棒球帽,右手托球、左手举棒,正准备在客厅里挥棒击球。妈妈说:“大卫,不可以在屋子里玩!”


在父母曾经对我说过的众多“不可以”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如果你这样,会破坏空间和物品,所以不可以。这些不可以让我觉得,家里的都是值钱东西,大到电器,小到一个碗。

如果因为自己主动盛饭打破一个碗,到底是打破一个碗应该批评,还是主动盛饭的行动值得鼓励。


从前我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是:我不该弄坏家里的东西。

如今我看待这个问题的角度是:我是否为孩子提供了合适的空间和物品,以及教会了他正确的使用方式。


父辈站在物的角度来衡量人。

我们学会了站在人的角度来衡量物。



6

为什么断舍离突然这么流行?

是因为小部分人认识到了:在一个万物俱全的年代,比起物质,精神层面的充实能带来更大的满足感。

而绝大多数人,是在跟风扔东西。

家里的东西少了,空间大了,必定舒畅,但是否有副作用,很难讲。

东西扔完了,扔的人是否清楚了什么才是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东西,很难讲。

扔扔扔之后,有多少人真正理解了断舍离深层含义,很难讲。


7


我们长大了,开始奔跑。

父母跟不上了。

父母的认知也是这样。

他们的思维认知仍停留在原地,即便是“挺先进”的父母,他们的价值观、经验和逻辑,在日新月异的时代面前也显得落后和可笑。

但很快我们也会一样。

在我们烦恼父母冥顽不灵的时候,我们和孩子间的代沟也在扩大。

成长,是一生的课题。人生智慧说千道万,不过未雨绸缪有备无患。学断舍离,学整理,学时间管理,学亲子关系,学优雅生活,都是为了不负当下不畏将来而已。

不阻止祖辈囤积,不催促父辈扔东西,先把自己整明白再说。

你的生活好了,他们自然会看在眼里。你好得够久了,他们自然认可和信任你的生活方式。所以,说服是多余的,做就可以。

说到底:无论什么时代,自己真正觉得幸福的生活方式才是对的方式。


E - N - D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公众号《小雅整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