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是一切善缘的开始

 家有学子 2018-05-04


|两情若是久长时,必在朝朝暮暮|

这些年来每一天早晨4:30起床练习书画,叫醒我的不是闹钟,亦不是生物钟,而是长久以来对于时间的敏感敬畏以及源自内心的一种召唤。


昨晚因为提前半小时休息而导致今天早上过早醒来,引众亲友平添担忧,味古方室的李老师很是关切地劝告:“月心,我看到你4点4分就群签到了,要注意劳逸结合,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被他人隔空关怀是一种莫大的幸福和幸运

其实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一个人睡眠的质量与睡眠的时间并不成正比,有一种休息在身体与床板平行之外。黄帝内经里也有提到乾隆皇帝长寿的秘诀之一:每天寅时(凌晨3-5点)起床学习、处理政务,而后于卯时(凌晨5-7点)再睡个回笼觉,我们的古人也有“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的经验,由此可见,此段时辰应该隶属最佳的学习时间。



|相逢何必曾相识,一眸已足定相思|

回顾2013年的5月,那是一场与虾的完美'邂逅'。

人生第一次画画,画虾女子那虚弱憔悴、奄奄一息的面容与这虾体毫无违和感。与书画的不期而遇是上帝对我此生最大的眷顾,我常常告扪心自慨:十四亿中国人,不是人人都能这般幸运。


怀揣着对新鲜事物的无比好奇,我先后用水布、毛边纸、宣纸开始了我的"艺术人生"。

在周围熟识的不认识的亲友的关注下,鼓励与打击并存、夸赞和奚落同行,我终于初生牛犊不怕虎地选择了勇敢面对,从虾、麻雀、梅兰竹菊、牡丹、荷花一路走来,且不说画得如何,却着实感动了自己。不曾想这世上竟然有这样一件事情可以让内心无比安宁甚至有些忘我。我庆幸我遇到了、并且坚持了。

| 月心日常练字

然作画不通书道则其画无笔,作书不通画理则其书无韵,故而书画同源,不可偏废。因切身感受到书法对于画画的意义,我开始了对于中国书法理论与实践的研习,深知这是一个大工程,可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于是追述到文字的源头,从最早的甲骨文、大篆、小篆、汉隶、楷书、行书、草书;诸如《曹全碑》、《史晨碑》、《乙瑛碑》、《张迁碑》、《礼器碑》、《宣示表》、《颜真卿多宝塔》、《圣教序》、《兰亭序》、《书谱》、《邓石如篆书》、《石鼓文》此类各种书体的经典之作一一了解,逐个尝试临习。我深知少则得,多则惑,学习应该择一入手,得法后与其他书体融会贯通,可是没有老师的指导,我只能靠身体力行去寻求出路,方知道何为书法,何为入门,何为正确的路。

| 月心日常练字

然而学习书法的最初阶段是极其艰难的,此段功夫如触墙壁,如临深渊,全无明路。突发的好奇心将几千年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抖落一地,无力规整,书在用时方恨少。

翻遍百度、阅览全书,习书之路,无论曾经或者现在多么迷茫、困惑与无助,只是努力探索寻求、从不曾萌生丝毫的想要停止或放弃的念头......

然而这种执着的学习并没有使得思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明朗,反而更加困惑。

为什么我在书写时手指、手腕如此僵硬?

为什么我毛笔的笔尖极易损坏?

为什么我在书写时缓慢吃力?

为什么有的笔画临习多少遍都与原帖大相径庭?

为什么即便有的字看起来已经极其相似却总还是欠缺了些什么?

等等这一系列的无法得到解答的疑惑让我一次次陷入彷徨不知所措。既然美其名曰为“书法”,那么必然存在一定法度,千百年来习书者脱颖而出者寥寥无几,无非是思想与方法的差异所导致。那么,何为法?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在鱼龙混杂、众说纷纭的形势下,哪一个才是真知灼见?因为不确定,所以不敢盲目择师,只有埋头反反复复临帖,我坚信只要你足够热爱足够坚持,时间总会在某一刻给你一些回馈。


最近常常忍不住感慨:究竟是自己的刻苦感动了上天?还是错误的笔法重复的次数太多连老天都不忍心再继续看下去?于是与味古方室不期而遇,喜获米鹏老师的一节《何为书法》的课件,深入浅出的讲解甚合心意,即便书法理论与实践和老师望尘莫及,但仍旧不妨碍在观点和认知上所产生的一些共鸣,我庆幸书法之路自己一直以来都曾偏离,圆规可以画圆的规律无非是脚在走而心不变。

接下来两个月公益班的学习,米老师每一个课程循序渐进的讲解犹如醍醐灌顶,辅助行草李老师以及楷书刘老师一线耐心的指导建议更觉受益匪浅。

这世上没有多少人愿意将己毕生所学,全盘授之他人,老师们严谨治学的大爱高德着实令人心生敬佩,感激涕零!

自己就像是一个在阴雨天气里迷路的孩子,突然有人帮你拨开头顶的乌云并指引你回家的路,隔空的恩师,维愿努力终不辜负......


习书,首要攻心。

心要静下来,入进去,先不着急去写,读帖的认真程度决定了你临习的准确性,更不宜贪多,写好每一个笔画尤为关键,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事实上,写好一个笔画并不容易,写好一个字会再难一些,若想通篇连续性书写更是难上加难。书法她绝对是个慢性子。你爱上她很快,但若伴随她,必须慢。因为慢才可见她的灵魂,读贴要慢,挥毫要慢,行笔要慢,进步要慢。行笔慢,才能将每个细节做得完美;进步慢,才能将一步步踩得安稳。

万事开头难,一勤天下无难事。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无论选择某一种书体或某一种字帖临习,即便天赋再好,再为刻苦,恐怕没有数年的时间也难以入门。


书圣随手一笺,费吾辈牛虎之力。耳畔也常常听闻其池水浸墨的佳话传唱,林散之也曾说:'写怀素《自叙帖》,20年未必进得去,再过20年未必出得来。这一进一出,一辈子就搭进去了'。

任何事情除非你极其努力坚持,才有可能看起来比较轻松自如。在此之前,唯勤奋而无其他捷径。所以你我若可志坚不移,数十年、几十年如一日临池不辍、集字创作,必定是一日有一日之精进,一日有一日之境界。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学习书法需要埋头苦练,更要抬头问路,千万不要以为你每天拿起毛笔不间断,临帖也似乎有些相像就和书法有关系了,如果笔法不够准确精细,或许只是在写字。学习书法当重实效而不图虚名,内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外能助你在面对一幅书画作品时具备最基本的鉴赏能力,不至于错把江湖术士误以为是得道高僧,尤其不会盲目择师从师。

学到寻源自不疑,不断地学习可以让一个人敢于孤独,且有勇气和力量以独到的观点直面世界,不人云亦云,不跟随潮流,不屑于热闹。

习书更当注重字外之功。

书法其实不仅仅是书写,也不只是笔、纸和墨之间的关系,更有书者方寸间呼吸所承载着的精气神。


除了传统基础技法的学习和掌握,我们还应该投身于禅、茶、诗、词、乐等等一些传统文化的学习中来,积淀一个文人该有的情怀和胸襟。

文以载道,书为心画。

原神凝聚,静穆中生出诸般众妙。我欣赏有禅定功夫,一坐下来就能很快进入状态的人,这种人的字里行间显现一种充和静穆的气象。

好的书法作品是作者人生以及生命的体验。无论是文学,还是书法,亦或者其他任何艺术,含蓄而又直接。写书作画要有天马腾空之劲,也要有老僧补衲之静。然而无论哪一种都该属真情自然流露。

言传身教,传承文化。

我常常告诉身边的亲友,家有小女,就教她书法吧!藏锋教予她智慧;逆锋教予她谦让;提按教予她生动;回锋教予她感恩,养成丰富的人格。

| 月心和女儿

一边陪着她学习、努力,又一边不停地告诉她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是因为喜欢或者有意义,不是为了取悦别人,不求她有什么了不起的成就,只希望她开心充实,重要的是在纷繁的人世间,无论是在眼前还是未来具备可以群居的能力,更能优雅地独处。无论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个体的自信都脱离不了文化的自信,好在古圣先贤们的思想境界永垂不朽,取法乎上仅得其中,笔耕不辍,唯勤不能达也!

情在墨里爱在心里,腹有诗书气自华。

沉溺于书画的人,奔走于笔墨的世界,平和、宁静、儒雅,她告诉自己,情至深当如浓墨,意可淡应如止水。


于宽博深厚的书画历史长河中,我异常渺小;但在自我的书画学习经历中,又不算平庸。


一刀纸、一块毡、一支笔、一池墨、一方印,便是一片天地。学古今用,让灵魂干净、空灵而充实,这便是书画带给我的乐趣。

有时候,生活逼迫我所做出的,那些当初看似无可奈何的、最艰难的决定,某一天或许就成了我这一生做过的最漂亮的事情。投身于自己真正喜爱的事情时的专注与成就感,足以润色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些琐碎日常生活带来的厌倦、乏味与枯燥,足以让你在家庭生活中不过分依赖,保留独属于自己的一片小天地......

路漫漫其修远兮,未来我依然带着无限的热情,脚踏实地前行。30多岁开始用心去诠释'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只要你想做,年龄从不是问题!'假如你的内心也有一个梦想,那么现在就开始行动起来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