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和谐课堂应该是有情有趣的课堂

 二十四小时开放 2018-05-04
 在这次学校的“和谐课堂”展示活动中,我有幸听到了两堂数学课,李燕老师的《鸡兔同笼》和沈孝平老师的《排队问题》,两个精彩的课例,不仅带领着学生们在数学的海洋里尽情地邀游,连我这个语文老师也被深深吸引,如同学生一般,兴味盎然地参于课堂中,回味着、反思着,很受启发。

1、富有情趣,适于探究

我们都知道,有情有趣的课堂,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李老师的“鸡兔同笼”问题和沈老师的“排队”问题,其实是有一定难度的,用我们平时的说法是属于“奥数”题,如李老师的例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8头,下有26足。问:鸡有几只?兔有几只?”沈老师的例题:“上个星期天,小李、小王、小张三个同学相约去肯德基吃午饭,如果三人排在同一个队伍里买餐,你知道有哪几种不同的买餐顺序吗?请你先自己思考一下。”这些“数学问题”在我们平时的公开课上是很少听到的,然而正是这样有点难度的奥数题,却吊起了这些善于挑战自己的学生的兴趣,正是这些略有难度的奥数题,牢牢地吸引着这帮不肯服输地孩子,不断地思索、深入地探究。所以我在佩服李老师和沈老师的勇气之余,更为她们的智慧选择叫好。

2、循序渐进,启迪思维

数学课,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训练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学生的思维过程。

李老师在出示课题后,就开门见山地让学生自己尝试着解题,由于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思维不一样,所以解题的方法有多种,李老师在巡视一周后,从最简单的列举法、假设法、方程法入手,梳理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如果说李老师到这里就打住了,那么许多学生还只是停留在自己原有的思维水平,但是我们的李老师随后巧妙而又自然地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比较一下这些不同的解法,你比较喜欢哪种方法?能说说你的理由吗?正是通过这种比较的方式,推动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层层深入地体会解题策略的多样性。

沈老师训练思维的策略是从简单的题型入手:“昨天我去超市买东西时也碰到了排队付钱的情况,在我前面有一位阿姨,付钱花了2分钟,而我需要花3分钟,你知道从我开始排队到付完钱,我一共等了多少时间吗?”学生一下子口答出了正确答案,学生兴趣盎然,沈老师于是加大难度。例题的解决也是:从学生中来,并一一例证,在与学生共同例证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感悟明白。当学生初步明白解题思路后,李老师并不沾沾自喜,而是乘胜追击让同学马上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试着去做一做挑战题,好胜心强的学生在挑战中再一次体验到了思考的乐趣,数学的趣味。

3、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数学的最大的价值莫过于他的实用性,两位老师牢牢地把握了这一条主线条。沈老师的“排队”问题,所举的事例都来源于生活,培养的是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法的意识,一个个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的运用。而李老师的“鸡兔同笼”虽说是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在研究的著名问题,但我在听课的过程中不免滋生出这样的想法:“鸡兔同笼”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其实用的价值吗?睿智的李老师在课堂结尾时这样延伸:生活中谁会将鸡和兔放在一个笼子里?即使放在一个笼子里又有谁会去数他们的脚呢?直接数头不就行了?生活中有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吗?课后请小朋友们去寻找我们身边的“鸡兔同笼”问题,我们下节课再一起解决——机智地把把问题引向了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继续去研究“鸡兔同笼”的问题,相信同样精彩的下一节课在等着同学们。两位老师:一位带着生活中的问题引领孩子们不断地探究更广博的未知;一位带着思考,让学生把书读宽,走向更为广阔的生活,真正印证了:让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价值体现。


两堂数学课例,让我体会到,和谐课堂应该是有情有趣的课堂,是学生倾情投入的课堂,是能逐步提升学生思维的课堂,是能把课堂所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联的课堂,是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幸福的课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