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时报

 沸羊羊fyy 2018-05-04

  2013年7月1日总第1035期,介绍了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有代表性的中药龟龄集、潘高寿、万应茶、六神丸,受到读者的广泛好评,本期记者再把目光投向鲜为人知的苗医、壮医、傣医、彝医等民族医药。介绍这些已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特色疗法,目的是给病痛中的患者多一个选择。

  因篇幅所限,没有介绍藏医、蒙医、维医等,也欢迎研究熟悉这些民族医药的专家给我们提出建议和指导。

  特别提示,健康靠自己,有病找医生。因病情千差万别,找到适合自己病情的医生、疗法才是最重要的,这就需要病人多方了解,慎重选择。

  编者按

  ■苗医:十几味草药是苗寨特有的,一般在海拔800~2000米的梵净山及腊尔山采摘,这样才能够保证药材的天然纯净。如七叶一枝花等,这些草药具有镇静开窍、舒筋活络的功效。将药物熬煮好后灌入猪心里面,就成了内服药。

  ■壮医:线点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壮医认为该病因为肝胆的湿热毒邪造成,带脉处就会出现带状疱疹。早期局部发病时,壮医手持酒精灯,点燃药线,以线端火星最旺时为点灸良机,点灸疱疹的每个点,以及周围一圈。

  ■傣医:睡药疗法的过程很特别,将按患者病情不同配备相应的鲜品或干品傣药,切碎加水或酒炒热,将炒好的热药满满铺一床,然后让患者直接睡在热药当中,还要用油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加盖被褥,使药物余热浸透全身。

  ■彝医:水膏药疗法对水的要求可谓苛刻,彝医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伤势,选用不同的药粉,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冰水、深井水、泉水、温水、醋等水中选择一种,将药粉调制成糊状,然后涂抹于病灶,这样才算对症治疗。

  苗医:癫痫症疗法

  简介:苗医药癫痫症疗法是专门治疗癫痫的独特疗法,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内服、外敷。

  传承人:龙玉年,是龙家医疗技艺的第十三代传人。

  出诊信息:湖南省凤凰县沱江镇龙玉年苗医药诊所。

  一个猪心,一些草药,简单又普通的两类东西,在苗医手下就成了对付癫痫的有效武器。因其功效独特,苗医药癫痫症疗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看起来简单,取材要十分讲究,这是经过两百多年摸索出来的,很不容易。”龙玉昌——癫痫症疗法传承人龙玉年的弟弟感慨道。

  古稀之年的龙玉年精力很好,每天都在诊所坐诊,有时还要外出会诊,稍有点耳背,介绍癫痫症疗法就成了他弟弟龙玉昌的任务,“毕竟是苗医龙家的子孙,几乎天天都和苗医药打交道,退休后更方便协助哥哥工作。”龙玉昌解释。

  苗医认为大脑和心脏都是癫痫病变区域,有的患者病因在大脑和心脏,而有的患者在大脑,“心脑通窍”,所以在癫痫症疗法中,猪心就成了安神定志,养心补血的一味药。“可不是什么猪的心都能入药”,龙玉昌介绍,癫痫症疗法所用的猪心都是健壮的公猪,杀猪时不能刺破猪心,因为要将草药灌入猪心里面。

  十几味草药是苗山特有的,如七叶一枝花等,在海拔800~2000米的梵净山及腊尔山采摘,才能够保证药材的天然纯净。

  将具有镇静开窍、舒筋活络的部分草药灌入猪心里面当内服药,猪心本身就鲜嫩,比起苦药汤,这味药算是美味了。

  同时,将一些开窍醒脑的草药敷在头顶上,配合内服药。大约一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病期间不用天天都吃有着淡淡药香的猪心,在一个疗程内,定时定量吃三个猪心就可以了。

  全国目前癫痫病患者约有800万,每年新增患病人数约35万。龙玉年苗医药诊所至今有半个世纪了,据他们观察,七八岁的儿童患者,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治愈率更高一些。

  苗医同时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还有“钻节风疗法”,此法专攻难治性关节炎,传承人是苗医龙玉六的关门弟子、钻节风疗法的发明人田兴秀。尽管他已经80多岁高龄,每天仍然在湖南省花垣县苗医苗药诊所出诊。

  田老年轻时当过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卫生员,学过西医,在钻研钻节风疗法时,把关节病分成常见的八种类型,冷毒钻节风(类风湿性关节炎)、热毒钻节风(风湿性关节炎)、石毒钻节风(劳损性关节炎)、地毒钻节风(化脓性关节炎)、肠毒钻节风(结核性关节炎)、癣毒钻节风(皮肤病继发性骨关节炎)、恶毒钻节风(坏死性关骨节炎)、痨毒钻节风(其他关节病),这样也便于现代人治疗。

  钻节风疗法共有十种,分为蒸(冲)、洗、挑、挼(ruó)、扯、扎、烧、敷、服、睡,读起来有点拗口,搭配使用却与众不同,将热疗、蒸汽、按摩、药物等相结合,共同达到患处,祛风通络、活血舒筋。

  如治疗常见的膝关节筋膜炎,将采自千米高山的新鲜草药捣烂敷在患处,再用带有药物分子的蒸汽对着敷药处喷冲,又配合以推拿手法,便可将药物分子迅速导入病灶处,通过热力和药力作用,患者立马就能感觉舒适。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

  简介:“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范围广泛,对畏寒、发热、肿块、疼痛、瘙痒、麻木不仁、身痒诸证,疗效尤佳。除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全国城乡推广的诊疗技术。

  传承人:黄瑾明,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出诊信息: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壮医科及壮医针灸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出诊。

  壮医药传承和推广最好的是广西中医药大学,入选非遗名录的药线点灸疗法源自壮医先民在烤火取暖时,发现某些病痛竟减轻甚至消失,逐渐认识到火灸的治疗作用,形成了多种灸疗技法,其中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应用最为广泛,临床疗效也最好。

  最初只在壮族民间世代口耳相传,19世纪末已有流传,女壮医龙覃氏传给她的儿子龙见浤,再由龙见浤传给其子龙玉乾。龙玉乾自幼接受祖传医技,并以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享誉区内外。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主要是以壮医药水浸泡过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体表的穴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仅需一盏灯,一根药线。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很多当地居民自己就能在家用。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针灸科李扬帆主任平时门诊也会开展这项疗法。她介绍,点灸时,患者略有蚁咬样灼热感,迅即消失,病人无痛苦,不留疤痕,安全可靠。

  药线点燃后无烟雾形成,无环境污染。另外,药线点灸疗法和中医也有共同性,除了梅花穴、莲花穴、葵花穴、长子穴、镇寒穴等穴位以外,大都移用中医针灸腧穴。因其容易学习,疗效确实,受到老百姓喜爱。

  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具有很好的止痛、止痒效果,一般的急性痛症、剧烈的痒症,往往能迅速缓解症状。另外还可祛风、消炎、活血化淤、消肿散结等。

  可治疗疾病包括感冒发热、痔疮发炎、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荨麻疹及其他皮肤瘙痒、痛经、软组织损伤、乳腺小叶增生、小儿厌食、遗尿、泄泻、风寒湿痹、多发性脂肪瘤等等。

  药线点灸疗法在治疗皮肤病上疗效显著,特别是带状疱疹,民间又称带状疱疹为“蛇串疮”、“缠腰龙”。壮医认为这是因为湿热毒邪造成,带脉处就会出现带状疱疹。

  早期只有局部发病时,壮医手持酒精灯,点燃药线,以线端火星最旺时为点灸良机,点灸疱疹的每个点,以及周围一圈,约一周左右即可治愈。

  另外有痤疮的人,主灸穴位合谷、曲池、内庭、阳白等,可以迅速做到局部消肿,皮肤上痘痘会逐渐消除(还需配合针灸等方法,去除内因才能彻底治愈)。而肿瘤疾病引起的癌痛,这个疗法也有很好的止痛效果。用药线点灸天枢穴、大横穴、气海穴等健脾止泻的穴位,还可以快速止住虚寒型的泄泻。

  黄瑾明教授学术继承人、广西中医学院壮医药学院院长林辰介绍:壮医药线点灸疗法强调做到三治:治早(及时治疗)、治小(小病、轻病早治)、治了(彻底治疗,不要中途而废)。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病种,确定应该治疗的时间,制定出疗程安排计划。

  急性病疗程较短,慢性病则疗程较长。一般急性病每天点灸1次,慢性病则隔2~3天点灸1次。如麦粒肿、感冒、伤食泄泻等,每天点灸1次,一般1~3天即愈,无需再分疗程。

  而肿块性疾病,如乳腺增生病、脂肪瘤等,因其为慢性病,病程较长。不能希望短期内能够消散,需分疗程给予治疗。如果一段时候后效果良好,患者可以自学进行自我治疗。

  1986年经黄瑾明、黄汉儒、黄鼎坚加以发掘整理和规范,撰成《壮医药线点灸疗法》一书,这个疗法得到更大的推广,已在全国300多家医疗单位推广应用,并传到海外。

  傣医:睡药疗法

  简介:“傣医药睡药疗法”入选2011年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将炒好的热的傣药满满铺一床,然后让患者直接睡在热药当中,还要用油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加盖被褥,使药物之余热透周身,这种疗法是傣医特有的传统疗法——暖雅。

  传承人:康朗香,西双版纳州傣医院名傣医专家之一,云南省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行医40余载,擅长疾病:颈椎病、风湿病、中风偏瘫后遗症、骨伤、皮肤病等。

  出诊信息:云南省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骨伤科出诊。

  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因地处北回归线以南,林木茂密,温湿的气候容易引发各种疾病流行,过去曾经被人称为瘴疠之地。人们由于经常在山林中劳作还可能遭遇毒虫,野兽侵袭,发生跌打损伤和患上风湿症。居住在当地的傣族人也就在日常劳作中积累了大量防病治病的经验和方法。

  入选非遗名录的睡药疗法傣语叫作暖雅,就是傣医傣药里的一种奇特的疗法。

  睡药疗法的过程很特别,将按患者病情不同配备相应的鲜品或干品傣药,切碎加水或酒炒热,将炒好的热药满满铺一床,然后让患者直接睡在热药当中,还要用油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加盖被褥,使药物之余热透周身。

  傣医认为,用暖雅治疗,可以通血道,活气血,止疼痛。主要适用于治疗患严重心脑血管病、中风偏瘫;患病日久,体质较差而不能接受熏蒸疗法治疗之患者以及拢梅兰申(冷风湿病:肢体、关节、肌肉筋骨酸麻胀痛)、中风偏瘫后遗症等疾病,一般治疗时间约为30~45分钟。

  除了睡药疗法,外治法还包括烘雅(熏蒸疗法)、阿雅(洗药疗法)、沙雅(刺药疗法)、喃雅(坐药疗法)、咱雅(擦药疗法)、秧郎拥(踩背疗法)、拨郎多(捶敲疗法)、放血拔罐疗法,一起被称为“傣医十大传统疗法”。

  傣医里有一种称为“报”的古老疗法,也叫口功吹气疗法。治疗时,医生一直轻声念咒语,同时全身运气到口中,然后再将气吹于治疗用的热水中和伤痛的部位。这样,手法正骨时不用任何麻醉药与止痛药。

  作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藏、蒙、维、傣)之一的傣医傣药,具有的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逐渐形成了以“四塔”、“五蕴”为理论核心的傣医学,一直沿用。

  彝医:水膏药疗法

  简介:彝族水膏药疗法主要用于风湿肿痛、跌打损作、腹泻腹痛等疾病治疗,2011年6月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余惠祥,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楚雄州中医院副主任医师

  出诊信息:云南省楚雄州中医院中医内科出诊。

  众所周知的云南白药几乎成了彝药的形象大使,而其他一些被实践证明有特殊功效的彝药却在渐渐退隐江湖。

  但令云南省彝族医药研究所副所长、彝医水膏药疗法的继承人余惠祥庆幸的是,有着400多年历史的彝医水膏药疗法在2011年被确定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时候的彝族百姓生活在崇山峻岭当中,交通闭塞,人际罕至,所以保持了彝族世代相传的就地取材的制药技能。彝医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内缓解病人的疾苦,常常跋山涉水采集百草,拿回家晒干后,碾成粉末装到密封的瓶中。

  治病时再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的伤势,选用不同的药粉,然后再根据病情的需要在冰水、深井水、泉水、温水、醋等8种水中选择一种,将药粉调制成糊状,摊在油纸上,直接贴敷在患处,再用绷带固定住。既简单又方便,费用也比较低,而且对风湿肿痛、跌打损伤、腹痛腹泻等老百姓的常见疾病均有不错的效果。

  彝药对水的选择非常讲究。比如受点跌打损伤,在初期皮肤会出现青紫红肿,这时需要取山上的冰块化成之水或是提自深井水来调和有止痛作用的草乌、可活血化瘀的五爪金龙粉末在患处进行贴敷才行。

  但在跌打损伤的中后期,以及治疗小儿腹痛腹泻时便要用温水做药引子。一般情况下,将有收敛止泻作用的黄蜡、可温中散寒的吴茱萸粉末调成糊状,在小儿肚脐处贴敷五六个小时揭掉即可见效。

  除了堪称经典的云南白药和水膏药,疗效卓著的青蒿甲素、昆明山海棠、灯盏花以及彝心康胶囊、果衣咳喘颗粒、咽舒欣、精气神药酒、复方仙鹤肠炎胶囊,昆明市强制戒毒所研制的“六二六戒毒胶囊”等产品都是彝族医药的瑰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