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桃花——作者杨泽文(云南)

 七叶玉竹 2018-05-04
         春天,百花竞开,形成了一年四季最美之景,花潮。这使我适时地想起桃花,想起与桃花亲近的那些温馨岁月。
        30多年前,一个小小生命的啼哭打破了山地木屋的宁静。一声声生命原初的磁性音符,震落了木屋外那棵桃树的所有粉红色花瓣。当生命的声音被甘甜的乳汁止住时,一个兴奋得跑到木屋外抹眼泪的山地男人蒙胧地看见,一树如霞的桃花仿彿神话般不见了,而桃树下出现的是一张粉红色的花毯……。
          多年后,每当我在阳春三月回到老家与父亲共赏一树树如火如如荼开放的桃花时,向来话少的他,少不了要重温这个我早已熟知的真实故事。自然,我也就明白了父母为什么在屋舍周遭种植了那么多的桃树。
        我是与父母栽种的许多桃树一同成长的。他们之所以不断地种植桃树,是认定自己儿子和桃花有缘。不然为什么儿子的诞生,竟使满树桃花一时间飘落殆尽?那一年桃树结满了桃子,几乎要压断了桃树的枝干。我的父母当然不会想到世上许多惊人的巧合。而我与桃花之间的这种“巧合”,竞导致了他们一生都钟情于栽种桃花。在那些饥馑的年代里,虽然没有好心情欣赏年年开得红霞似的桃花,但至少一树树的桃花引发了一家人想象夏秋的果实,在不知不觉中坚定生活的勇气,深信曰子总会有好起来的一天。
           在山地的曰子里,我总是在每年桃花盛开时结束自己的寒假,然后背上愈来愈重的书包走上求学的山路,每到暑假,我又从很远的学校回来,肚子饿得咕咕叫去摘吃成熟的桃子。成熟的桃子一颗颗地摘下、装筐,然后背到山外的县城出售,最后买回熬粥的红米和我读书用的纸张笔墨……
         岁岁开放的桃花愈开愈多,脚下要走的求学路就愈远。18岁,我终于远离故乡,到遥远的都市就读一所师范学校。两年后又到老家的一所乡村中学任教。看到儿子当了教师,父母当然很高兴。他告诉我:村里的老民办教师对他说,你家里种了那么多桃树,现在儿子又去当了教师,将来更是桃李四方了。你看还是离不开一个“桃”字,看来你真是与桃有缘哪!对于父亲的话我微笑着首肯。可我自己也没想到,我只教了三年书,就调离了学校,到城市做期刊編辑。父亲有点忧伤地说:“今后再也没有人喊你老师了。”我说:“当编辑为人作嫁,许多作者还是会尊称我为老师。”父亲听后,终于又有了笑意。
      我这一生恐怕特别钟情的只有桃花了。它与民间百姓一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因此,即便再孤寂和再贫瘠的地方,只要有一树桃花开放,就会有袅袅的炊烟升起。桃花就是这样陪伴着人间百姓走过了数千年。
        城市奢侈的花园容不了桃花,它依旧能绽满在广袤的民间。从民间桃花中,不难找到传统的亲情、友情乃至古典的爱情。
            我已在都市生活了多年,再忙再累每年的阳春,我都要抽时间回一趟遥远的山地老家,看看日渐年迈而思念我的父母,看看依旧灿然开放的灼灼桃花。当我把这一切做得有条不紊的时候,我就会感到从未有过的充实和富有。
          以上文字纯属本人早年间从某报刊摘 抄,如有遗漏望馆友们指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