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特斯拉一季度每天亏损872万美元!“烧钱模式”继续 将在中国建“超级工厂”

 大风兮云卷云舒 2018-05-04

 近日,特斯拉发布了2018年Q1财报:总营收34.09亿美元,净亏损7.85亿美元,这意味着特斯拉一季度平均每天亏损872万美元!

  特斯拉的巨额亏损引发市场关注,公司方面则对下半年盈利状况充满信心,称最快在第三或第四财季开始取得正的净收入。马斯克也重申Model 3的产量会在2018年第二季度前达到5000台的目标,并透露四季度前将公布在中国建造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的事宜。

亏损7.85亿美元创新纪录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晚间,特斯拉发布了2018年Q1财报。

  报告显示,特斯拉汽车第一季度总营收34.09亿美元,高于去年同期的26.96亿美元;净亏损7.85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3.97亿美元相比扩大90%,创下历史亏损最大记录,这也意味着公司一季度平均每天亏损872万美元;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7.10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净亏损3.30亿美元相比有所扩大。

  特斯拉净利润变化(亿美元)

  持续亏损对特斯拉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事实上,自2010年上市以来,特斯拉从未实现过正的净利润。公司高达500亿美元的市值似乎也说明,暂时不赢利也没那么重要。

  根据财报,特斯拉一季度调整后每股亏损3.35美元,这一数据略好于市场预计的每股亏损3.58美元,因此当天股价出现小幅上涨。

K图 tsla_31

  不过,此前特斯拉已经成为美股市场上被做空最严重的股票。上月,CNBC援引美国金融技术公司S3 Partners数据称,做空特斯拉的仓位在3月猛增28%,至107亿美元。同时金融信息供应商FactSet数据显示,特斯拉所有流通股中有高达25%都被做空了。

  值得关注的是,截至2018年3月31日,特斯拉现金余额为26.7亿美元,低于去年四季度末的33.7亿美元;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限制性现金减少7.45亿美元,期末余额为32.20亿美元。此外,公司账面上还有86.5亿美元的流动负债。

  虽然这证明了马斯克的举债能力,但也意味着公司不断烧钱的同时,债务负担正在不断增加。这对公司股票和信用等级而言,无疑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随着捷豹、沃尔沃、奔驰、奥迪等豪华车企宣布电动化目标,特斯拉面临的市场竞争也日益加剧。

  尽管财务数据不佳,但是特斯拉公司对下半年盈利状况充满信心。公司在致股东信表示,特斯拉将最快在第三或第四财季开始取得正净收入(不包括非现金股票补偿),并预计在每个季度中实现美国会计准则(GAAP)下的盈利。

Model 3产量不达目标

  特斯拉在Model 3上市准备中投入了数十亿美元,这也是它烧钱迅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如今Model 3陷入生产瓶颈,未来需要花费多少资金才能实现量产目标仍然是未知数。

  根据最新公布的财报,特斯拉四月最后一个星期Model 3的产量为2270辆,高于四月第二周的2250辆,但是远低于公司向投资者发布的最初和修改后的产量目标。因此,公司重申二季度能实现每周生产约5000辆Model 3的目标。

  特斯拉的股价与Model 3的产量息息相关。此前对这一目标的重申让特斯拉股价出现过暴涨,而高盛分析师认为它无法按时完成Model 3的生产目标,因此看空特斯拉股票。

  Model 3的量产之所以如此困难,背后最关键的原因是电池的生产。

  特斯拉曾在2017年Q3财报中提到,阻碍Model 3量产的主要原因是电池模组的装配问题。相较于特斯拉前两款车型所用电池的生产,Model 3电池的生产更加自动化。

  马斯克在2017年有过更为详尽的阐释:“相较S和X,在Model 3的生产上很难用人工来补足,因为最初它的生产体系就是按照高度自动化的体系来设计的”。

  这意味着,在实现Model 3量产的过程中,每出现一个问题,便需要投入一笔可观的资金来改造现有的生产模式。例如,2017年11月8日,公司斥资新添“计量实验室”,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电池模组的装配问题。

  在此次财报电话会议上,对于Model 3产能滞后,马斯克总结认为“过度自动化”是一大原因。“特斯拉过度自动化是一个错误。准确来说,是我的错误,”马斯克表示,“在特斯拉投放过多的机器人,低估人类的效率是造成Model 3产能较低的一大因素。”

将在中国建“超级电池工厂”

  为了实现Model 3量产目标,特斯拉打算建造“超级工厂”,目标在于实现电池的快速量产以及装配。

  在此次财报电话会上,特斯拉CEO马斯克透露称,将在中国选址建造第二座“超级电池工厂”,今年四季度前会公布具体地址,未来超级电池工厂会兼顾造车。

  此前,合资政策一直是特斯拉入华最大障碍。

  从1994年起,中国便执行外资车企与中国车企建立合资公司,而且外资车企持股比例不得超过50%的政策。这项政策给予了中国本土汽车制造商学习外国先进技术的充分时间,以及帮助中国打造自己的本土汽车品牌。

  4月17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对外公布,2018年将取消专用车、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车外资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车外资股比限制,同时取消合资企业不超过两家的限制。通过5年过渡期,汽车行业将全部取消限制。

  汽车合资股比放开,有望为特斯拉国产落地加速。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相较于传统的汽车厂商更加开放,目前国内已有较多企业进入特斯拉的供应链体系。如果特斯拉国内建厂事项落地,将进一步推动特斯拉供应链的国产转移。

为实现盈利将于5月开始重组

  此外,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议上承诺“重组”。

  马斯克没有透露有关重组计划的具体细节,但他称公司对第三方供应商过度依赖。马斯克表示,“我们本月会展开重组,并确保能够开始实现这个目标。具体而言,我们使用的第三方公司数量已经失控,我们会理顺此事。”

  此前,马斯克在4月写给特斯拉员工的信中猛批公司的第三方供应商,并对公司雇佣的承包商数量太多表示失望。

  马斯克表示:“我很失望地发现,在特斯拉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有太多的承包商参杂其中。通常情况下,在你最终找到真正能胜任某项工作的人之前,你需要接触承包商、分包商、次级分包商等。”

  马斯克指出,特斯拉将对这些承包商的资质重新评估,以确保他们符合特斯拉的生产标准。

  马斯克称:“所有第三方合同公司都应该考虑道,下周是它们证明自己足够优秀的最后机会。任何未能达到特斯拉卓越标准的公司都将在4月23日被终止合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