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晋源游记——探访修复中的童子寺

 雲泉 2018-05-04

童子寺,位于太原西山龙山景区后山山头的山崖下,三面环山,座西面东,此寺与晋阳古城与汾河平川遥遥相望。

晋源游记——探访修复中的童子寺

童子寺遗址

童子寺创建于北齐天保七年(556年),距今已1400多年的历史。这座千年古寺曾显赫一时,据史载北齐文宣帝高洋、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及女皇武则天都来过这里,就连名扬中外的唐代高僧玄奘也拜访过童子寺。此寺金代毁于兵火,明代重建,清代后又逐渐荒废,被掩于树林灌木之中。

近年来,太原市文物局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国务院公布)龙山景区进行了保护性修复,先期对前山道教区的昊天观和石窟群进行了修复;接着对后山佛教区的童子寺等进行清理、挖掘和保护性修复。

今天,我们几个登山友上龙山晨练,在我的提议下,去后山看看佛教区童子寺的修复情况。其实,童子寺是集地面寺院建筑、石窟和摩崖大佛于一体的山地佛寺综合布局类型,我们逐一进行了观看。

我们看到施工单位是中铁西北研究科学院有限公司,据施工现场版面介绍是具有古建专业资格和综合能力的单位。今年龙山文保所新上任的葛所长决心大信心足,市政府市文物局对此很重视,耿市长也亲自上山过问指导工作,修复工程正紧罗密鼓地进行着。

我们首先看到,掩盖于童子寺上的树林灌木早已清理一空,露出寺院倒塌后的遗址。虽是一片残垣断壁,破烂不堪,但寺基保存完好,中轴线上有山门、经幢和正殿,左右有配殿和钟鼓楼。据说此寺院遗址已不是北齐或唐代建筑,而是明代重建后的遗存,现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收拾整理,有待早日复建,使千年古寺重现龙山之巅。

我们接着看到,在童子寺寺院遗址后面山崖下方,有五六个风化严重的石窟,从部分残留的佛像与浮雕看,具有北齐或唐代风格,石窟周边环境现也进行了清理,有待进一步保护修复。

最后我们来到童子寺北侧的悬崖绝壁下,此处搭着高高的手脚架,正在进行着较大的修复工程。据文献记载:此处原有与童子寺同期开凿的三尊大佛,中间主佛为高170尺的阿弥陀佛,其两边为高120尺的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它们被称为西方三圣,在其背后崖壁上还凿有千尊小佛像及精美图案,在其下面还建有两重楼阁,堪与蒙山大佛妣美。可惜因年久失修、风雨侵蚀、山崖崩塌等原因,昔日雄伟精美景象今已面目全非,让人看了惨不忍睹很是惋惜痛心。

晋源游记——探访修复中的童子寺

鉴于该摩崖大佛的重要文物价值,国家及省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近几年对此进行了多次的挖掘清理,已将完整的佛阁遗址清理出来,还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构件及佛教造像等珍贵文物。我们在施工现场还看到了即将修复的童子寺大佛彩色效果图,三尊大佛俨然矗立在山崖,其下还有二层精美的楼阁,我们心中期盼,不久能见到修复后的雄伟精美的摩崖大佛及佛阁。

在正修复的摩崖大佛正前方,有个高高的四角亭,里面就是堪称国宝的燃灯石塔,它可是北齐天保七年创建童子寺时的原物。晋阳古城曾为北齐陪都,后又是唐朝北京,当时佛教盛行,晚上龙山童子寺燃灯石塔点亮,在山下远距十里的晋阳古城的人们都能看见,足见当时童子寺之盛况。它也是由于年久暴露在外,风化严重,故于前些年修建四角亭予以保护。我们同样期盼,此燃灯石塔待与修复后的童子寺及摩崖大佛同放耀眼光芒,照亮晋阳大地。

晋源游记——探访修复中的童子寺

燃灯石塔

我们几个登山友观看了龙山景区后山正在修复中的佛寺童子寺及大佛,满怀期盼的欣喜心情,又返回前山经:道教石窟群及昊天观沿阶而下山。我这时心中忽然想起,在有关资料上看到的唐玄奘登临龙山童子寺后写的一首五言诗,就随着下山踏台阶的节奏一步一声地高声朗诵起来:

西登童子寺,

东望晋阳城。

金川千点绿,

汾水一条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