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裴学义儿科用药经验

 仙鹤草中医学堂 2018-05-05

裴学义老中医1944年毕业于北平国医学院医科班,毕业后正式拜北京四大名医孔伯华先生为师,为孔师得意关门弟子,随孔师行医十余年,深得其真传,经常代师应诊,医好了许多疑难病患。曾任东城区联合诊所第一任所长五十年代初协助传染病医院、北京儿童医院治疗各种瘟疫杂病,成绩卓著。



裴老行医五十余年,医学造诣颇高,通晓各科医道,对儿科尤善专长,以疗效明显、医术精湛而受同道推崇。在治疗乳儿肝炎、小儿咳喘、肾病、小儿脾胃病以及成人妇科疾患等方面都有极其丰富的经验,在患儿家长中享有很高威望。由他的经验处方研制出益肝酶冲剂、金黄利胆冲剂,疗效显著。笔者有幸侍诊裴老,现将随师临证体会做一总练:



一、注重脾胃,从中取傍

小儿每时每刻都处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饮食是小儿生长的重要因素,故脾胃功能直接关系着小儿的成长,脾胃失调也是导致多种疾病的根源。因此调治脾胃是许多儿科疾病的治疗关键在临证时裴老不但对伤食、积疮、吐泻从脾胃论治,而且对咳嗽、黄疸、肿病也从脾胃图治,如乳儿肝炎综合征,病位虽在肝胆,但与五脏相关,尤以脾胃最要。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作输布精微物质。物入口,亦靠胃受纳腐熟,脾之运化方可达病所。而本病主要发病年龄是出生2~3天至2~3月的小婴儿。出生婴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脾胃运化功能薄弱,故遣方用药应时时顾护脾胃,勿用大苦大寒之品损及胃阴,耗伤脾阳。

 


在退黄方中,裴老用生麦芽作为主药,它具有生发脾胃之气,健脾养胃、消食和中之功,并可疏肝理气。曾有报道,用单味生麦芽磨粉制成糖浆治疗急慢性肝炎。对于脾气虚弱明显的还用茯苓、白术、肉蔻、莲肉、黄精、伏龙肝等健脾益气,脾气健动,肝气调达,水湿得化,热无所附,胆汁循常道而行,则黄疸消退。

 


又如肾病综合征:本病中医学认为禀赋不足,脾素亏虚或久病体虚是本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刘河间云“诸湿肿满皆属脾土”。脾主运化,脾虚则运化失职,谷反为滞、水反为湿,水湿内聚积而成水,溢于四肢身躯发为水肿。故肾病轻症裴老常从脾论治。若由脾及肾,肾气虚弱不能温化水湿,则水无所主,阴气弥漫,而致水肿反复发作的,裴老则在健脾的同时注意温肾行水。



举例:

患儿王×,男,13岁,因浮肿8个月伴尿蛋白症状而住院肾病专科病房。入院后经查确诊为肾病综合征,在院外患儿一直口服大剂量强的松(60mg/日)及静点环磷酰胺效果甚微,遂请裴老会诊。

 


其表现高度浮肿不能下地,腹部肿胀可达胸膺,阴囊肿大如皮球状,面色白,神疲气促,喜暖怕冷,食欲不振,大便溏薄,舌质淡,苔白,脉沉无力。证属脾肾不足,三焦气化失常。治以温肾健脾,调畅三焦。处方:


肉桂4g,草蔻4g

砂仁4g,谷稻芽各9g

浮萍9g,大腹皮9g

姜皮9g,茯苓皮15g

车前子15g,橘核9g

炙甘遂末4.5g(分冲)


服药1周患儿浮肿明显消退,已能下地门诊,服药3周浮肿完全消退。

 


针对蛋白尿改方如下:


石苇30g,苦参10g

凤尾草15g,倒扣草30g

生山药30g,芡实9g

橘核9g,乌药9g

生海蛤30g,生牡蛎30g

萆薢9g,炮姜9g


连服一月尿蛋白消失而病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此处,对咳嗽痰盛之患儿裴老更是注重脾胃功能。《内经》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内经》虽分五脏诸咳,而尤重于胃,胃中水谷之气不能上蒸于肺,留积于胃中随热气而化为痰。随寒气而化为饮,胃中即为痰饮所滞,则输肺之气亦必不清而成为诸咳之患。小儿脾胃先天素虚,易为乳食生冷、积热所伤,而致脾胃运化失调,水谷不能化生精微,反而酿生痰浊,上储于肺,或为外邪所诱发,壅塞气道,致使肺气不得宣降而引起咳嗽。即所谓“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

 


故小儿咳嗽应一半治肺、一半治脾胃,若仅用或早用止咳敛肺之药可能会很快奏效,但以后每遇气候外邪之变化又可引动中焦而作咳。因此本病一定要实脾腱胃,裴老常以鲜芦根、前胡、杏仁、杷叶为基础,而加用半夏、化红、焦楂、内金、草蔻、砂仁、炒莱菔子等,从本而治。由此而治,患儿受益无穷,咳嗽往往不易再发,或发而较轻。

 


二、重视阴分,善用清凉

小儿生机蓬勃,发育旺盛,患病以后常为实证、热证,而且容易出现阳热亢盛及津液耗损现象。裴老临床十分注意寒凉清热、酸甘化阴而以妄攻峻补,损阴竭津为禁约。如厌食一证,裴老在健脾开胃基础上善加滋养胃阴清解五脏之热的药物。小儿厌食目前有逐年递增之势且病因繁杂,但与社会因素、生活方式变更有直接关系。

 


现在小儿多为独生子女,家长爱子心切,常常缺乏科学喂养知识而拔苗助长,盲目投以肥甘厚味,如过食糖类、煎炸粘腻或滥服补药等。以上均可助热生燥损及胃阴。胃之阴津受伤,则受纳失职,纳谷呆钝,故此证裴老常用神曲、草蔻、砂仁、焦楂、内金、生麦芽、谷稻芽、加石斛、麦冬、元参、生地、青黛等。使全方清补而不腻,养胃而不碍脾。

 

又如发热为小儿常见之证,病因纷杂,证候表现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治疗应因证而异。西医辨病考虑三个方面:感染性疾病、结缔组织疾病及肿瘤。但在临床时常遇到某些患儿表现发热持续十余日不退,实验室检查均为正常或某些患儿表现反复发热二周或一月一次,或咳或不咳,常伴咽赤、舌红苔白脉数等。此二类发热在临床上西药很难奏效或不易控制复发。而用以辛凉清热、甘寒育阴之法却收到较好的疗效,显示出了他的独到之处。

 



举例:

儿李××,女,5岁,自生后1岁起即反复出现发热,每两周或一月发作一次每次均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家长甚为着急,遂求治于裴老。患儿平素贪凉喜饮,纳食不香,大便偏干,舌质红,苔白,脉滑细。

 


裴老辨证属余邪未清,阴分暗伤,选竹叶石膏汤、白虎汤、银翘散化裁之方:


竹叶3g,生石膏12g

银花9g,连翘9g

知柏9g,板蓝根9g

瓜蒌20g,青黛3g

鲜芦根30g,鲜茅根30g


全方辛凉透表,甘寒养阴清热,使余邪清,里热除。患儿服上方四周,上述症状消失,一年后家长再来门诊,诉患儿发热次数已减至一年2~3次。

 

诸如此类患儿很多,或反复发热或反复咳嗽,常年不愈,每每经裴老清里和表之法而病根消除。

 


三、气候变迁,应时制宜

裴老师从孔伯华先生。在随师期间,先生即告学生:不要拘泥成方而不知变通。随着时代变迁,气候、生活定有不同,故用药寒热温凉必应随之而更以适应环境之变。先生聪颖敏悟,当前气候逐渐转暖,冬天应寒反热,故外界寒邪日益减少,加之目前生活水平日趋提高,又多是独生子女,故娇溺纵惯者多,调护时偏暖偏饱者多,从而造成内热、湿热者多。

 


因此,在临证时裴老临床用药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老师经验基础上有所发挥,如多用清热育阴淡渗利湿之药以适应天地气运之变化。在一年四季中裴老也法有不同,药有侧重。如冬季每遇寒流袭来之时,对外感患儿裴老适当加用少量麻黄、苏叶、苏梗等辛温散寒之药。在夏季暑热之时多用藿香、佩兰芳香化湿之药。春天多风而选用解表祛风之药。秋天多燥则随证而加润脏之品。裴老疗效显著正源于他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而避于不知变通。

推 荐 阅 读点击标题查阅

 李乃庚治疗小儿久咳经验

◆ 重用茜草或可促排卵

◆ 陈亦人教授治黄汗医话


   版权声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