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正确的看待碎片式阅读?它的存在是否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hjj私人图书馆 2018-05-05

存在即合理。

阅读方式的转变不应成为阻碍学习、思考与成长的借口,也不应该成为忽视时代进步之下的批判话题。

碎片式阅读的三个层面:

第一、碎片化的阅读时间,乘车阅读、马桶阅读、餐桌阅读、行走阅读……这些场景在没有移动互联的时代也都有过,只不过是移动网络时代电子阅读技术使更多碎片时间、碎片场景下的阅读得以实现。

第二、碎片化的阅读渠道,电子书籍的、新闻端的、社群的、朋友圈的……阅读不止于书本和出版物,信息渠道的碎片化带来了阅读渠道的碎片化。

第三、碎片化的阅读信息,信息的碎片式这个时代最大的特征,也正因此我们习惯了在碎片信息的获取,这也是碎片式阅读,被批判为浅阅读、浅思考乃至虚度光阴的根源。

在我看来,碎片的价值在于连接和重组。

生在这个碎片化的时代如果一味的抱怨碎片化的特征,而不去锻造自身对碎片连接和重组能力的话,我只能说不是时代抛弃了你,而是你自己放弃了时代。

善用碎片式阅读,取决于阅读方法。

作为品牌服务的从业者,说说我自己在品牌方面的“结构式阅读”方法吧,希望能给朋友们一些启发。我会按照“建构 -- 解构 -- 重构”的三个目的去决定自己的阅读方式与阅读内容。

#建构#

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一切,其涉及面之广,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在现实作业中我们会发现品牌的很多层面并非是独立不想关,它们之间往往有着很强的联动效应。

因此,我的品牌阅读首先从“建构”开始。

所谓建构,就是建立自己关于品牌的架构。

这一阶段的目标是:建立完整的品牌架构认知,明晰品牌架构下的各个模块,以及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这个阶段,我通过读“经典大部头”来实现上述目标。

当然现在很多人都很难抽出专门的阅读的时间,但我的观点是哪怕是运用碎片化的时间也要啃下几本大部头。

#解构#

解构的主要目标是:在对品牌架构认知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作业领域,进行更为细致的解读与探究,形成作业的思维与方法体系。

在这个阶段,我主要是大量阅读各个具体领域的“方法论”类的书籍以及网络上关于方法论、实操性的文章与案例,对比各种作业思维与方法的优劣、实用条件、形成自己的作业方法论。阅读网络信息时,我会关注一些专业领域的头条号。

#重构#

时代是不断进化的,品牌自身理论与方法论同样随着时代不断进化。

另外,除了品牌领域本身,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科技等领域的知识进化同样也影响与修正着品牌。因此,我们必须持续的对自我的知识与技能体系进行重构。

重构的主要目标是:结合跨时代、跨领域的一切变化,对品牌知识与技能持续性的进行延伸、修正以及重构。

在这个阶段,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台湾郝明义先生所倡导的“越读者”。“没有越界,不成阅读,尤其是在网络时代”,郝明义先生如是说。因此,会选择一些观点性的书籍与网络文章去阅读,同时也会多看一些领域KOL的个人号,通过他们的讲话、发布内容乃至转发的内容去汲取新观点。

有一点要值得强调对于观点性的阅读是容易遗忘的,因为基本上一眼而过的事情,对于这个问题,建议可以利用有道云笔记按天把看到的好观点及时记录下来,等一周的周末有空时,在集中回顾下,将观点充实到自己已有的知识架构的各个领域中去。


每一类阅读都可能是一道门户,改变我们对世界观望的方向,但是有了“门户”,还要有因此起而行的行动,那就是在碎片中掌握连接和重组的技能,而不要迷失于碎片之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