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飘浮蝴蝶鱼、斜纹蝴蝶鱼、假人字鲽

 旗子0208 2018-05-05
飘浮蝴鱼,体侧扁,吻小、突出。体色、条纹与扬旛蝴蝶鱼相似,但鱼体後半部多一条黑横带,尾鳍基部也多一黑横带。夜晚体色变深。幼鱼背鳍上具一黑色假眼斑。生活于1~30公尺海域,性情温和,幼鱼常出现於潮池中;成鱼白天成群於珊瑚礁平台活动,夜晚靠著岩礁凹陷处休息,无「家」的概念。杂食性,以小型底栖无脊椎动物、藻类为食。

俗名: 假人字蝶   
学名:Chaetodon vagabundus 
英文名:Vagabond coralfish,Vagabond's butterflyfish,Vagabond butterflyfish,Butterfly fish,Criss-cross butterflyfish,crisscross butterflyfish 
中文名:飘浮蝴蝶鱼 斜纹蝴蝶鱼 
科名:Chaetodontidae 
科中文名:蝴蝶鱼科
同种异名:Anisochaetodon vagabundus, Chaetodon mesogallicus, Chaetodon nesogallicus, Chaetodon pictus, Chaetodon setifer hawaiiensis, Chaetodon vagabundus pictus, tetragonoptrus nesogallicus, Tetragon" 
世界分布:印度太平洋

地理分布:分布于印度-太平洋区,西起红海、东非洲,东至莱恩群岛(Line Is.)、及土木土群岛(Tuamotu Is.),北至日本南部,南至罗得豪岛(Lord Howe I.)及澳大尔群岛(Austral Is.)。中国台湾各地岩礁及珊湖礁海域皆可见其踪迹。 
模式种产地:East Indies 
濒危状态:不在IUCN濒危名单中 
栖息环境:礁区、近海沿岸、舄湖 
栖息深度:3 - 30米 
最大体长:23 cm 
有毒鱼类:否 
经济性:否 
食用鱼类:否 
观赏鱼类:是

体高而呈卵圆形;头部上方轮廓平直,鼻区处凹陷。吻突出,尖嘴状。前鼻孔具鼻瓣。前鳃盖缘具细锯齿;鳃盖膜与峡部相连。两颌外列齿较粗壮,内列齿较细小。体被中型鳞片;侧线向上陡升至背鳍第IX棘下方而下降至背鳍基底末缘下方。背鳍单一,硬棘XIII,软条23-24;臀鳍硬棘III,软条19-20。体上半黄色,下半部淡色;体侧前部具10条黄褐色垂直细纹;体侧中部上方有一约为眼径2倍之镶白边之黑色圆斑;头部具约等于眼径之黑眼带,仅向下延伸至颐部。背、腹及臀鳍金黄色;自背鳍后缘经尾柄至臀鳍后缘有一黑色狭带;余鳍淡色或微黄。

栖息于礁盘区、清澈的舄湖及面海的珊瑚礁区,亦可出现于河口区。通常成对生活。主要以藻类、珊瑚虫、甲壳类及蠕虫为食。具有强烈的领域性。 

一般以潜水方式捕捉。为观赏鱼类,无食用经济价值。可轻易存活于水族箱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