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元朱村志第四编

 昵称25526935 2018-05-05


2007-11-14 寿光日报

  第四编  村民经济(一)  农林商贸
 概述
三元朱村的经济在经历了漫长的封建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停滞不前之后,在建国后的短短半个多世纪里,迅速走上了一条由分散、落后、封闭的自然经济,向集体和计划经济,又向开放的商品经济转化的道路,从落后的体力手工生产到先进的机械化、科技化生产,由单一的粮食生产向以蔬菜生产为主多种经济并举的特色经济的发展,由贫穷困苦走向温饱、小康、富裕、丰足,由缓慢发展向快速发展,这条道路成了当前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典之路。
     三元朱村在1949年建国之前,是传统的小农经济,村民以种粮为主,靠天吃饭,以土地为主的生产资料占有不均,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薄弱且贫富悬殊。有一句话“面向黄土背朝天”、“半年糠菜半年粮”,形象地道出了大多数人的真实生活状况。
     建国以后,土地改革运动使主要生产资料做到了合理分配和使用,农民成了土地的真正主人,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经济迅速发展,村民很快从整体上摆脱了贫困。1954年开始的互助合作化,集体经济很快发展壮大,村民生活开始走向温饱。
     正确的政治路线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关键,1958年的“大跃进”、“大锅饭”、“一平二调”、“一大二公”,使刚刚起步的集体经济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以致连续几年生产难以恢复,物资极度缺乏,群众生活极其困难。随后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一场历时十年的政治、思想、文化领域的浩劫,又对经济发展秩序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严重挫伤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这十年,集体生产和村民生活停滞不前。
     直到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是经济建设。在这一正确路线的指引下,三元朱村的经济才算是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快车道。不断深化的农业改革,合理、适度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全体村民在团结、实干的村级两委班子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壮大经济,一心一意谋求发展。1989年冬暖式蔬菜大棚的试验成功,随后的大面积推广,以及不断的研发升级,形成了特色经济的核心。在不足三十年的时间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三元朱村民摆脱了贫困,解决了温饱,实现了小康,又走上了富裕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

  
  第一章    农业 
  农业历来是三元朱村村民的根本。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三元朱村580多年的历史,村民祖祖辈辈无一例外都是以农为主、以农为生的。衣食住行,生存繁衍,靠的就是在这块土地上耕耘。
   第一节  耕地
    三元朱的耕地面积,1949年土地改革时为1900亩,其中黏土地1200亩,埠岭黄沙土地700亩。人均占地4.7亩。黑黏土的土质较好,适合于各种农作物生长,而黄土地不易保持水肥,土壤贫瘠。土改之前,三元朱村耕地面积在周围诸村中首屈一指,但是土地历来为私有财产,社会制度落后使土地不断集中到少数富裕户手中,而占有人口多数的村民却只有很少量的土地,严重的两极分化,让很多缺少土地的村民长期处于艰难困苦之中。只有在解放后,土地改革使得耕者有其田,广大农民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这些耕地面积,在以后的时间里逐渐减少,1959年为1527亩,1970年为1493亩,2005年为1295亩。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一、村庄发展,人口增加,建房占地。二、道路(公路、高速公路)、学校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占用。三、村际调整和大跃进时的流失。土地的变化除去数量的增减外,更重要的还是地质的变化。建国以后随着机械耕作,科学种植,水利发展,肥料增加,土质普遍提高很多,作物的产量也大幅增加,粮食单产,总产不断攀升。1949年,全村粮食单产仅为86公斤,到1955年,单产增加到111公斤;1966年,又提升到199公斤,到1990年庄稼全部一年两作,所有耕地成了吨粮田。
    “民以食为天”,三元朱村的农业先前一直是以粮食为主的。尽管在解放后,人们在基本解决了吃饭问题后,开始越来越重视经济作物的生产,但发展速度一直比较缓慢。直到1989年,全村粮田面积还占总耕地面积的65%,粮食总产量达87万公斤。当冬暖式蔬菜大棚在1989年实验成功后,商品蔬菜的经济效益远远超越了粮食,粮食生产的主导地位开始被蔬菜生产所取代,粮田面积逐步缩小。至2005年底,粮田面积为601亩,占总耕地面积的46%。
    第二节 肥料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领导人曾对农业提出“土、肥、水、种、密、保、工、管”的八字方针,又称“八字宪法”,肥料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所以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的说法。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前,农田用肥全部是农家肥。农家肥是有机肥,包括人的粪尿,牲口、猪、羊、家禽的粪便,还有火炕土,渗坑土,老屋框等,这些肥料富含有机质及氮、磷、钾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元素,肥性好,能改良土壤的结构,肥效又长,最适宜做基肥,只是地多肥少,所以当时庄稼的产量也不是很高,饼肥是有机肥中的“珍品”,有豆饼、花生饼、棉子饼等,但一般不施用于粮食作物,况且不是粮食相当富裕的人家或收成相当好的年景,也舍不得使用。                                                                               
   六七十年代的大集体时期,生产队曾用论秤记分的方法将人尿收集起来浇地,有时伏天割杂草集中沤制“绿肥”,这些做法虽有形式主义的成分,但确实是肥料缺乏逼的。这阶段,效果最明显的是大力发展养猪,起到增加肥源的作用。                                              
    进入七十年代,肥料工业迅速发展,水利条件不断改善,农田开始逐渐使用化学肥料。最初以氮肥为主,主要品种有氨水、碳酸氢氨、尿素、硝酸钾、硫酸氨等,这些肥料的使用,在很长一个阶段,对农业增产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后来,由于长时间使用单一种类化肥,影响了庄稼的长势和粮食的品质,又容易造成土壤板结,所以它们的主导地位很快被鳞钾肥所取代。最早使用的磷肥是过磷酸钙。进入八十年代,化肥的品种很快多起来,硫酸钾、磷酸二氨、复合肥等,差不多每一种新型肥料的投入,都能把粮食的产量提高一截。这些肥料成本虽然高,但使用方便,既可做基肥,还可以做追肥,肥效又高,所以,进入九十年代后,化学肥料基本成了粮田的唯一肥源,农家肥因农户不再散养牲畜,猪、羊、家禽也逐渐减少,猪粪、鸡粪肥要靠购买,大多只用于菜地。到了2003年,三元朱村农户开始试用新一代化肥——作物专用肥,像小麦专用肥、玉米专用肥、果树专用肥,这些肥料根据不同作物、不同阶段的生长需求,将多种生长元素科学配置而成,更为经济,更为实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元朱村的农民越来越崇尚科学技术,懂得科学种田,科学养田,近几年,又推广秸杆还田,以做到废物利用,增加土壤的肥力,一种新型工厂化生产的有机肥(豆粕肥)也开始使用。
    
  第三节    水利
   三元朱村的农田原先全是旱田,后来兴修水利,用的都是机井。因地理环境关系,这里除了个别年份,基本没有涝灾。在机井普及之前,庄稼最容易受危害的是干旱,尤其是春旱,发生频率最高。所以人们说“种在人,收在天”。历史上,因干旱歉收的年份十有四五。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村民生产、生活用水靠的就是人工掏挖的水井,那时,地表水较为丰富,一般距地面有三、四米深。人工挖到水面以下,再用青砖砌上来,下阔上窄,呈圆锥形,这种井全村共有八眼。也有时在大田挖几眼土井,以做季节性使用,主要是春季作物点种移栽。多数情况下,取水靠人用井绳和水桶提水,后来有的井上安装轱辘,配用一种尖底的大桶叫“倒稍”,提水效率就提高了很多。1935年,村里有两眼水井安装了水车,开始用牲口拉动提水,上水量大增,这是最早的农田浇灌方式,但受益面积有限。1955年,大田中水井渐多,开始安装了部分手摇水机子,不过这些设施仅用来解决农作物的移栽点种,或解救过于干旱的禾苗,真正能抗御干旱的水利设施还是机井和抽水泵。
    1965年秋,大队在村东北、西北部大田中心地带,打深水井两眼,安装140柴油机和水泵,因为抽取的是地下沙层蓄水,远比地表渗积水丰沛得多,上水量大,1天可浇地10亩有余,全村水浇面积达300亩。
在以后的十余年时间里,四个生产队自主上马,各队在所属的地片上打机井,平均每10亩就有一眼机井,又都配置了195柴油机。到1980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时,全村良田除几个埠岭的顶尖外,全部能使用机井浇灌。
由于水浇面积的迅速扩大,加之区域性干旱频发,用水量日增,使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三元朱村地下水位从1980年算起,平均每年下降0.5米,到1987年,第一代三十五米沙层的机井已无水可抽,基本报废。第二代机井延伸至八十米沙层,改用深井潜水泵抽水。
   地下水是不可再生的宝贵天然资源,三元朱村村民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节约用水、爱护水源的重要性。在1982年前后,曾探索修建地下水渠和用水泥板铺地表水渠,以达到节约用水的目的。但此法造价高,寿命短,又不方便,很快被淘汰。随后又改用塑料水袋输水,这种做法经济实惠,减少了中途水耗,一直被沿用到现在。
    节水意识的形成,促进了三元朱村村民不断探索节水增效的方法和途径。目前,又开始学习和掌握一些高科技的技术和手段,在作物种植中使用滴灌喷灌等微灌技术,选用一些耐旱型作物品种,利用秸杆或薄膜覆盖以减少水分蒸发等等,科学技术的运用,保护了水资源,提高了水的功效。
    第四节 农机
    到1949年建国之初,三元朱村一直沿用着几百年不变的人力为主、畜力为辅的农田耕作手段。春秋翻地,无牲口的农户只能靠锨翻镢刨,能用牲口拉犁耕地在当时已经是很先进的了。当时家养的牛、驴、骡、马的户占全部农户的五分之二,耕种时多数情况为几家合用一套(牛具),少则两套,(两口牲口)多则三套。有的户出人手,有的户出牲口,凑到一起,轮流耕作,畜拉木犁翻耕,再用耙耙细,耮平,这种方法一天能耕地4亩。播种时,小块地一般是人工 点播,大片地则用耧耩,耧有单眼和双眼之分,一人扶耧,一匹牲口拉着,一人牵头,再有人往耧斗里倒种,这样一天能播种9亩。中耕最多的是锄,锄地一为灭草,二为松土,三为保墒,有时也用牲口拉着耠锄中耕,比人锄效率要高四五倍。
收割一般用镰刀,无论是麦、豆、谷、高粱等。运输多用一人推的小木脚推车,或二人推的二把手,有条件的可套上牲口的拉长套,当时全村只有一户有骡马拉的大板车。
   脱粒一般用碌碡,各家各户在村边地头都有自己的场院,庄稼穗在场上晒干,有人拉或用牲口拉着碌碡不停的碾压脱粒,这叫做“打场”,场上的用具还有杈、耙、木锨、刮板等。
    建国以后,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提出“以粮为纲”的方针,国家认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国家和集体对农业机械化的重视,加快了农业的发展步伐,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1955年合作社成立时,大部分耕地已用上了七寸犁,双轮双铧犁,木轮车换成了胶轮车,四个生产队都有了马车。到了1965年,农业的改革已发展到农业机械化的购置。继抽水机之后,生产队又陆续添置了拖拉机等农业机械。到了1978年,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已集体拥有25马力拖拉机一台,12马力小拖拉机四台,脱粒机四台,粉碎机四台以及拖拉机上相应配套的收割机、粉碎机、筑垄器等。1979年,电网入村以后,多数农业机械与电机配套,使用更为便捷。1980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各家各户都加大了在农机上的投入。12马力柴油机、电机、小拖拉机等主要农业机械户均一台以上,而农业运输则全部用上了小驴排子和农用三轮车,实现了半机械化。到了1995年,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而农业机械购置和使用更日趋专业化。这时,全村计有东方红拖拉机3台,新疆2号大型收割机3台,50拖拉机2台,12马力拖拉机8台,脱粒机17台,旋耕机6部,从耕种到收割基本上实现了机械化。有机户对无机户全过程提供有偿性服务,形成了一批耕、耧、收、运专业户,既满足了广大农民的需求,又充分发挥了农机的作用,双益双赢。机械化生产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为三元朱村农业生产由粮食为主向蔬菜为主的转移奠定了基础,为三元朱村由普通经济村向全国特色经济村过度创造了条件。

  第五节  粮食作物
    一、耕作制度
    截止到1955年初级合作社时期,三元朱村的大田粮食种植一直沿用着几百年形成的一年一作制或二年三作制。其中二年三作制比较普遍,其模式大致是早春播种高粱、谷子类,秋收后播种冬小麦,来年夏收后播种大豆或晚谷等。一年一作多是春种地瓜晚秋收获,这种种植方式一直沿用到六十年代后期。
    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作物优良品种的推广,水利化不断发展以及化肥的大量使用,逐渐形成了一年两作的模式,即秋收后种冬小麦,夏收后种玉米或大豆。七十年代,玉米等品种单一,生长期较长,多采用套种的办法,后来玉米等品种增多,又加多使用联合收割机,夏收后直播的也多起来。到2000年,粮食作物基本是小麦、玉米两茬两作。
二、粮食品种
    到1955年互助合作化时期,三元朱村粮食作物品种主要是:主粮有小麦、高粱、谷子和少量的地瓜、玉米;杂粮有绿豆、黍子等。粮种多为自留自用,品种老化、退化现象严重,产量普遍偏底。
     1959年,村民遭受严重的生活困难,为了填饱肚子,地瓜连续十年成了主要的种植作物和村民的主粮。
     三元朱人一直信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借助日益发达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改良作物的品种,使得三元朱村的粮食产量不断增长。进入七十年代后期,粮食的种类逐步由多而少,由杂而精。优胜劣汰永远是不灭的自然法则。一些低产、质次的作物一步步被淘汰,像地瓜、高粱、谷子等。而高产稳产的小麦和玉米成了主要作物。这两种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也是非常快,差不多每三五年就有新品种被培育出,老品种被淘汰,保证粮食在稳定、高产、优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第六节  经济作物
   三元朱村历史上曾种植过的大田经济作物主要有黄烟、大葱、大白菜、西瓜、银瓜,油料作物中大豆、花生为主,其他还有棉花、青麻、芝麻、油菜等。园田菜则多是用于自给,偶尔有人种点,但不广泛,也不出售。
    黄烟始种于1930年,到解放后多数农户开始种植,延续到1980年,一直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烤烟费工费时,因受旱涝和市场行情的影响,收入很不稳定, 但一般年景收入也有种粮食的3—5倍,所以在那个钱币紧缺的年代,村民种烟的积极性一直很高。自1949年至1958年,全村平均每年黄烟的种植面积达180亩。三元朱村种植黄烟多为春烟,立夏前后栽种,生长期为一年,这种烟产量高、品质好。同时也种植少量夏烟,麦收后栽种,收成却不抵春烟。
    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为解决吃饭问题,钱给粮让位,全村压缩了40亩黄烟面积。以后数年,大田普遍浇水和使用化肥,烤烟质量降低,黄烟面积年年压缩,到1987年停种。
     代替黄烟的是大葱和大白菜,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寿光大葱也曾驰名江北。自1970年生产队开始大面积种植大葱,以后不断扩种,到1980年,大葱种植面积达280亩,产量560000公斤,产值67200元;大白菜种植面积90亩,产量360000公斤,产值14400元。蔬菜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1981年土地承包开始以后,各家各户分散经营,蔬菜也呈现出多元化、多样性,但基本上还是各农户的主要经济来源。直到1989年冬暖式蔬菜大棚在村支部书记王乐义的带领下试验成功,大棚蔬菜很快发展并形成规模,成为三元朱村的支柱产业。

  

  

  

  

  

  附表:三元朱村部分年份集体个人收益表
年份 粮食(斤) 现金(元)
 总产量 人均粮 总收入 人均收入
1955 376600 444 32280 11
1960 294800 247 33482.05 12
1965 488963 420 60859.52 18
1970 387854 304 6785.85 24
1975 873922 454 141991 47
1980 793625 492 180000 59
1985 1000000 1370 750000 520
1990 1740000 2175 1840000 1280
1995 1500000 1948 19080000 3810
 

  
注:1985年、1990年、1995年,人均口粮栏中粮食斤数系全村粮食总产量的人均占有数,其中包含应向国家交售的公粮数。

  

  
第二章  林业
除农业之外,在三元朱村村民几百年的生活中林业占有重要地位。三元朱的先人们都有种树育林的好习惯,六十年代之前一段漫长的时期,三元朱村树木之广,大树之多在周围村庄都是无可匹敌的,当时虽不存在现代社会经济中复杂的产业链,但林业与全体村民却息息相关。是他们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第一节  树木
在50年代前后,三元朱村古树参天,树木茂盛,街道两旁绿树成荫,村庄周围大树成林,当时用材树较多的是白杨树、梧桐树、楸树、榆树,其次还有国槐、刺槐、柳树,樗树、柏树等,庄内两人合抱粗的大树随处可见,挺拔的白杨树最大直径达2米,高达20余米,村北墓地30余株柏树四季长青,高耸入云,树龄都在二百年以上。村庄夏日绿荫蔽日,林中四季飞鸟云集,远处望村只见树木,不见房舍,整个村庄笼罩在绿树环抱之中。
    俗语有“十年树木”之说,当时,三元朱村的这些树木是三元朱村数代人共同营造出来的。村民对树木情有独钟,关键是他能给人们提供丰厚回报。 “种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那个时期,几乎户户庭院都有梧桐树,家家宅旁都有杨树、榆树。村民搭棚盖屋,制作家具、农具甚至为女孩出嫁装备嫁妆都能自给有余,间或遇有急需用度卖几棵树木就是不小的添补。1955年6月份一场突如其来的狂风冰雹“突袭”了村庄,很多大树被刮得枝断杆折,但村民的房屋却得到大树的庇护。
   在荒年灾月,青黄不接时有发生,每当此时,可食用的树叶、花、树皮等都成了活命的好东西。长期以来,三元朱村树木繁盛,主要由于它和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他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人们喜爱种植,用心养护;其次,它还得益于那时雨水充沛,自然平衡,益鸟栖聚,少有病虫害侵害,生长环境非常优越。
自五十年代以来,三元朱村的林木逐渐减少,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大批林木转瞬即失,这原因有人祸,有天灾,也与人争林地有关。
   1958年“大跃进”、“共产风”、“一平二调”,村中树林遭乱砍滥伐,两年时间成材树砍伐过半,仅直径半米以上就700余株。寿光建工厂的,羊口造渔船的,前杨盖公房的,四面八方蜂拥而至,随意砍伐,无法制止。随后而至的1960年前后生活困难时期,大小榆树等凡可食者都被人们吃光,献身做了救命树。再之后,1964年的一场灾荒洪涝,平地积水,剩余的树木又有八成被沤泡而死。
绿树是人类最优良的生活居住伙伴,没有了树木,生态失衡、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必然恶化。1973年,国家号召全民植树,绿化造林,并下发文件,出台政策,发放林木确权证书,植树造林收益有保障,贡献有奖励。三元朱大队随之做出相应规定:各家宅前房后空闲地,户种户有,谁种谁收。体空地和大路两旁,由集体购进优良树苗,有泡桐、加拿大白杨、毛白杨等,一栽种,分包管理,收益承包户拿七成,集体留三成。些激励政策,调动了村民种树的积极性,五、六年时间,一大批树木又长成大树了。据1987年统计,这时全村已确权树木就有9800株,人均占有14株。
    在以后的三、四十年的时间里,用材树的发展呈现出了周期短、换代快的局面。因为良种树长势好,成材快,又因这个阶段村民盖房多,所以树木成材即伐,伐后再种,七八年换一茬,因而村中树不少,但大树不多。
    最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情趣的变化,村民在路旁、庭院里种上了一些风景观赏树,像银杏、芙蓉、苦楝、垂柳等。

  第二节  林果
三元朱村果树发展历史久远。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村四周果树成林,围村连绵不断。当时主要品种有山楂、梨、杏、苹果、大枣,零星夹杂有李子、核桃等,果园大的有村北的山楂园(当时村民称“石榴行子”)几户园子连成一片,面积有十余亩,大树上百棵。果树最大的是村西的梨树(时称西梨行),一人抱不合拢的大树有好多,果树分布最广的是杏树,株产几担(旧以50公斤为一担)的大杏树从村北绵延到村东,又到村南,把村子围了大半圈。可以说,户户都有自家的果树,四时都有自产的果品。产品除自用外,一是邻舍之间分点送点,互通有无,或走亲访友拿做礼物,二是到周边集市零售换点油盐钱,像附近的韩家庄集、孙家集、口埠集,每到鲜果上市季节,三元朱的果品在这些集市上是最上数的。那时的果品生产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管理粗放,种在人、收在天,没有技术措施;二是产量低,经济效益差。因为没有流通渠道,缺乏储存手段及深加工技术,即使丰收,也换不来多少钱;三是无公害,不浇水、不追肥、不用药、纯天然。这些果树后来在“大集体”时期疏于管理逐渐衰败,到1964年,一场洪涝灾害全部死亡。在以后的十几年的时间里,村民受极“左”思想影响,害怕被“割资本主义尾巴”,失去了种植果树的积极性。而随着人口剧增,原先的林地也大多被划成了宅基地,林果生产在村民的经济中一度成了空白。
1972年,大队在东埠岭建起了40亩苹果园,但在大集体、大锅饭的形势下,管理不到位,树活了,但是长势差,只开花,座不住果,没有经济效益。直至1983年,村两委研究决定,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果品生产,在东埠岭、南埠岭、西北埠岭打机井、安深水泵,在水利保证的前提下,在南埠岭栽梨树20亩,山楂树30亩,西北埠岭种植葡萄200亩、桃树100亩,果树全部承包到户,户均2亩果园。村委还从山东农业大学请来了林果系李正之教授做技术顾问,定期做专项技术指导。这样一来,果树焕发青春,最好年份,年产苹果60000公斤,价值13万元。新果园也成长迅速,几年内就产生了很大的经济效益。1990年,亩收入已达2400元,1992年以后,连续几年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样板园”,为村民的生活向小康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后来,由于处于社会经济转型初期,人们的思想不成熟,农村果树生产出现了盲目发展,一窝蜂都上的现象,果树发展迅速饱和,过剩,加之这时期,品种更新换代很快,原先的老品种失去了市场,果树经济效益开始下滑。村两委审时度势,适时调整,于1992年引进红灯等大樱桃新品种1000株,发展桃、杏等品种,更新果园200余亩。这些果树适应性强,寿命长,好管理,投入少,收益好,进入盛果期后,每亩毛收入可达9000元,成本仅500元,果园成了省、市的示范园和种苗基地。果树的开发试验不仅创造了经济效益,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还出了经验,出了人才。到2002年,以大樱桃园为中心的果园,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基地”。
2003年,村两委又投入资金30万元,将南埠岭两侧荒废的土地建成70亩黄桃基地。2007年,产鲜桃______公斤,产值_____万元。

  
第三章  商贸服务业
   第一节   集市商店
   解放前后,三元朱村有一个小集市,是农历每月的逢一、排六。这一天,周边的村民们都来赶集,有的买东西,也有的做小本生意,村里也有几家小铺子,主要经营烟、酒、糖、茶,品种不多,在过节的时候,打造糕点,供应八月十五和春节。因那时的经济不发达,买卖不景气,集市、小铺不几年就渐渐消失。1958年开始,供销社在三元朱村代销点一处,经营烟、酒、糖、茶、日用小百货,供应社员需用的日用品。1963年代销店迁往三元王村,三元朱村自办代销点一处,供全村社员日常生活用品和小百货。
1980年,中央对农村经济发展政策放宽,允许个人发展经济,提倡发家致富,村内有头脑的人,开始办起酒厂、小商店、维修部、理发馆……各种生意开始兴盛起来。1992年为更好的发展经济,村两委会决定重新设集市,并定于农历每月的逢五排十是三元朱村赶集的一天。又办起了蔬菜市场、大棚物资供应点(农药、化肥、农膜、优良品种等)各一处。到2005年,全村的小百货商店发展到9家,农机维修部3处,理发馆3家、电器维修部3处,饭店、大酒楼、小吃部计6家,大型的还有农资超市、乐义百货超市等。现在三元朱村经济繁荣,村民生活幸福安康。
    第二节  运输
    在上世纪50年代前后,三元朱村的村民们,种地运输用的主要是单人推的木脚小车,双人推的二八手车,用牲口拉着的大车很少,另还有很少数的木脚地滚雷车,拉庄稼、运肥料较为方便,没有运输工具的只有靠人挑,劳动强度很大。
    1953年后,运输工具有所改进,市面上有了胶轮小推车,使用很方便,全村买进胶轮车4辆。到1966年,木脚车淘汰,胶轮车发展到88辆,小地排2辆,胶轮马车2辆,运输工具的改进增加,减轻了社员的劳动强度,对发展农业生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改革开放至2000年之间,三元朱村先后购进畜力大地排30多辆,50拖拉机2台,小拖拉机6台,地排车130多辆,小推车175辆,由于全村经济的快速发展,运输工具更新换代快,从1995年开始,这些人力、畜力车逐年减少,先进的车辆逐年增多,据2005年统计,全村大型汽车13部,小拖拉机12台,大三轮23辆,小三轮170辆,大客车4辆,面包轿车17辆,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全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三节  技术服务
   农民种地为的是有好收成,也很想有好的种植技术,只因在旧社会技术落后,村民种地还是传统的种植方法。自1958年国家提出农业要贯彻“八字宪法”方针,合理施肥、合理浇水、合理种植等方法之后,农业科技才被利用和重视。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之后,农业科技被广泛应用和推广,农业的产值和产量大幅提高,科学技术是重要的因素。
三元朱村在1972年成立了科技队,划出试验田和样板田,为全村的农业生产服务。从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村委又成立了农业机械服务组,负责耕种、收割等工作。每年请教授、农艺师讲课、传授技术20多次,1989年建起冬暖式蔬菜大棚后设立农资服务站,对蔬菜种植进行技术指导,培养技术员200多名,到全国各省、市、进行蔬菜、果树的技术指导,为全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第四章  饲养业
  在历史传统中,家庭饲养业是仅次于粮食种植的大事项。所以,“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从来都是村民们的希望和祈求。
   即使在百业兴旺的现代农村经济中,饲养业也是举足轻重的。很多饲养业迅速发展起来,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小农经济时代,家庭喂养的禽兽主要有鸡、鸭、鹅、兔、猪、羊、牛、骡、马等。形式基本上以散养为主,不成规模。多数家庭只养几只禽兔,日子好过时,肉蛋自用,困难时可卖掉换点油盐针线钱。能养牲口的家庭条件算是很不错,算是中等以上了。养牲口户最多时可占全村的3/4,为大牲口要吃大量的草料,所以,养牛、驴的居多,骡马为少。牲畜主要是用来干农活的,耕、耩、运,甚至拉碾、拉磨什么都干,看成是庄稼人的宝贝。
大集体时期,大牲畜统归集体所有,当时,每个生产队一般存养七、八头左右。这些牲畜是重要的生产力,在农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时它们甚至受到法律的保护,私杀滥宰牲畜要被判刑。到1983年土地承包制以后,大牲畜都分包给农户。此后,随着农业机械化的迅速普及,户养牲口逐渐减少,到1990年,畜力基本被淘汰。大集体时期,家庭养殖最兴盛的是养猪,集体有优惠政策,粪肥计工分,参加分配,所以,几乎家家户户养猪。方式还是以散养为主,经济效益不大,所以人们说:养猪图攒粪,挣钱是枉然。1980年,全村各户的养殖量最多达478头,是最多的年份。
  土地承包责任制以后,家庭散养家禽一年比一年少起来,原因是;家庭收入好起来,这点小补充显得微不足道。扣除成本,搭上工夫,
基本没有效益,还很影响家庭卫生。随之发展起来的是规模养殖,1983年,有王耀辉、王秀章办起了养鸡场,以后发展到了四家。2000年,王志学又建起了养猪场,又陆续带起了三家养猪户,年出栏最高达一千六百头。多年来,受市场行情波动的影响和大型养殖场的冲击,效益很不稳定。目前,他们正在探索一条自繁、自养、自销的路子。通过科学喂养,殖育良种,进而降低成本,稳定规模,增加效益。
第五章  居民生活
第一节  环境
  社会环境是影响村民生活的重要因素。封建、半封建制度下,政治腐朽,社会动荡,兵、匪横行,官吏霸道,村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随时都受到威胁。民国中期,曾有王秀章、王廷链、王秉信等多名村民遭到土匪绑架。村民时常三更半夜跑到野外或外村躲避匪祸。抗日救亡时期,日本鬼子和汉奸曾从口埠据点到村内挨家挨户大肆抢掠粮食财物,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难以保障。
    自然条件同样也不稳定。春旱、秋冻发生频率很高,人们没有抵御能力,一遇到天灾,就难以维持生计。曾有徐德茂等数户村民被迫外出逃荒,流落关东。元朝末年,因兵、匪、病、灾使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居民短时间内消亡殆尽,笼罩在村民头上的阴影在解放后才得以彻底扫除。
解放以后,社会稳定,人们才有了一个安居乐业的好环境,生产发展,经济进步,人们又有了抗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居民生活有了基本保障,水平开始逐步提高。
     第二节   房舍
     贫富不均是三元朱村历史上的一大现象,这在房舍上表现的十分突出。全村房屋构建千差万别,质量悬殊,院落大小不一、分布参差不齐,村民们祖辈守着一个传统:有了积蓄,置地盖房,所以部分富裕村民的房舍在清末民国时期在周围十村八疃还是很上数的。按1949年统计,全村计有台屋7口,这种屋青砖蓝瓦,四梁八柱三开间一明两暗,每间面积12平方米。最好的几户再建上东西偏房和南屋,组成四合院。还有三户为了防土匪建起的二层小楼,这种房屋约占全村的十分之一。居多数的房屋是灯笼框子屋,房基和四角用青砖垒砌,干打坯垒墙麦秸顶,还有部分土墙草顶屋,这种房屋常年受风雨威胁。当时一般家庭建一所宅院都要几代人积攒努力,而一所房子数辈同住,几代人相承。当时家庭户型又大,房子间道又小,全村人均居住面积仅5.5平方米。
农家小院在解放后不断发生着变化。经济条件逐步改善,人口也迅速增长,1970年后,差不多青年人结婚时,老人会千方百计地盖上四间北屋,建起一个小院,这时盖屋仍然沿用老辈传统,请乡里帮忙。户主备好材料,请来泥瓦匠(村称窑匠),乡亲们都自觉自愿来帮工,一凑三四十人,户主只管两顿饭,不支工钱,你我相助,家家如此。1978年村庄实行总体规划,宅基定为东西长14.75米,南北宽20米。到1980年之后,每年村里至少要盖5口新房子,最多时一年达15口,这期间房屋构造不断升级。先是红砖垒墙,接着又有挂红瓦的,窗户换成了玻璃窗扇,用砖铺屋地,通常是五间正房,单间面积在15平方米。到1990年,全村的旧房屋已基本翻新,人均居住面积达到了30平方米。随后几年,农家平房又开始由实用型向豪华型发展,主体加高加宽,结构分为客、卧、厨、卫,内部装修,屋地面铺地面砖,外部出厦,贴瓷砖,安铝合金门窗,加上门楼偏房,单户建筑面积达200平方米。这时建筑大多由专业队施工,建筑造价6-8万元。
2000年,三元朱村首批15户村民建起别墅式二层小楼,2005年,又有81户更高规格的新楼房开始修建,单户楼房面积260平方米、280平方米、310平方米不等,楼内四线(电线、电话线、闭路电视线、网线)、四管 (上、下水管、饮用水管、热水管)齐全。
   
第三节   衣  食
    一 衣着
    2000年以后,村里很少见到有人穿着女人们手工缝制的衣裤鞋帽了,包括六七十岁的老人们,各种床铺上也鲜有印花粗布的被褥了。而从手工织布到机械织布,从手工缝衣到机械制衣,仅仅是相隔二三十年的事。
     1934年前后,村民开始有购买机织布(当时叫洋布)使用的了。之前,衣着铺盖用的全是手工纺织的老粗布,这些布多数是粜了粮食换来的。偶尔也有自纺自织的,即使这种布也不是所有人家都能满足使用的。一床被褥,前辈用了后辈用。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穿多年,补丁罗补丁的“百纳衣”谁家也常有。冬日深夜,女人们在豆油灯下做针线,手脚冻得麻木;夏日午后,男人们聚在树荫下忙着打麻线,好帮妇女们纳鞋底,所有人家下田回来,接着忙活的就是一个吃和穿。青少年能在春节做上一件新衣裳,就是一件欢天喜地的大事。
    人们的衣着,能最直观地反映出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化。解放初期,村里青年能穿上一件花细布上衣就着实洋气又神气。到1960年生活困难时期,吃穿都成问题,又开始提倡“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了,当时每人每年发布票最少时1.6尺,全家人一年不够做一件衣裳的。
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村里最宽裕的已有穿“制服”(中山服、国防服)的了,这属于最前卫和最时髦的了。陆续地生活中开始兴穿多种棉布,人们不再叫洋细布,而区分开了士林、咔叽。随着化纤纺织品的推广,人造棉、尼龙、混纺、的确良、凡尼丁之类的多起来,缝纫机也开始逐步走进大多数人家。到1980年,穿衣、盖被的问题彻底解决,也不再见有人穿自制的鞋袜和带补丁的衣服了。人们开始注重衣服的花色、品种、款式,衣服的功能不再是单纯的保暖和避体,村里人开始注重穿着的得体、漂亮。到了2000年以后,三元朱人的穿戴与城里人已经没有什么分别了。对服装的追求和讲究反映了人们的购买能力的提高。服装分四季,春装、夏装、秋装和冬装,各季节的衣服人人都有几套。干活时穿工作服,回家后换便服,外出时穿礼服是非常自然和习惯的事。“西装革履”已经不是城里人的专利了,人们对服装的选择更多的从经济实用转到服装的档次和品牌上来。
二 饮食
生活不稳定、不均衡是三元朱村民在解放前的主要特点。 1940年至1950年十年时段中村民生活的基本状况是全村余粮户、缺粮户与中间户之比为1:7:2。一般人家常年吃粗粮,吃饱就是一种满足,主粮是高粱和谷子,小麦则很少,主食为煎饼和窝窝头(时叫面子),白面食只在重大节日准备一点,条件好的家庭也只是用来改善老人和小孩的生活,一旦遇上荒年灾月,半年糠菜半年粮、一顿干粮两顿粥就是求之不得了。
   做饭,半数以上的人家在住房里垒个灶台支一口大锅,安一个风箱,烧汤、热水、做饭全都在这里。烧的是柴草、秸秆、树叶,灶台连着土炕(火炕),冬日借助做饭的余火热土炕,这样睡觉时可取暖防寒,解决被褥不足的困难。吃饭时则随便取几个小板凳,木墩子,一家人围坐在锅台旁。人口多的围不开,则让老人小孩坐到炕头上。夏天天热,大锅台移到院子里,搭一个能遮风避雨的棚子即可。当时,没有厨房、餐厅、卧室之类的概念,做饭、吃饭、睡觉全在一个屋子里。
   庄户人家里最不容易的是妇女,妇女最苦最累的要数做饭。一年四季,要把所有的收成分成365天来做成熟饭,农闲时要以稀饭为主,省下一点到农忙时好多吃一点。一日三餐也要有侧重,家中老人、孩子要适当照顾等等。小处算计不好就要出毛病,大处算计不到就要断炊、闹饥荒。解放后,曾有句口号是:把妇女从“三台”边解放出来,那时农家妇女操持的又何止是“三台”!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推磨推碾,围着磨台一转就是一个时辰,村里的碾磨有限,有时还要排号等,白天三时做饭,三时围着锅台转,抽空再到井台挑水,晚上还要在灯台下做针线。
  那时,酒肉菜肴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家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多数家庭只在过年、八月十五两个大节割几斤鲜肉、买两个咸鱼就不错了。平日里,顿顿不外乎咸菜、稀粥、煎饼,不至于有了上顿没下顿就是过上了好日子。
   解放后,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到1957年,村里家家不为吃饭发愁,多数家庭存有余粮,隔三差五还能炒点青菜,老人和孩子还能不时吃上个鸡蛋,吃点面食。
   在度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之后,到1976年村民生活逐步达到了温饱水平。以后的十几年里,村民的饮食质量开始缓慢提升,首先是家庭的食品结构发生了变化,小麦逐渐成了主粮,面食占了食品的大半,副食品、商业食品,如饼干、蛋糕、油条之类开始陆续上了农家的饭桌,其次是食品的加工方式改变了,生食加工不再靠人工推碾、拉磨,村里建起了面粉厂,安装了粉碎机。三是,佐餐菜多了,家中肉、蛋、鱼不再是稀罕物,差不多每天都能有一两顿饭有炒菜,心眼灵活的主妇们时常考虑和议论的话题中有了饭食调剂、烹炒技术和营养搭配等内容;四是自来水在1988年安装入户,不仅方便而且卫生。
   1989年是三元朱村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冬暖式蔬菜大棚的实验成功,并得到迅速推广,使三元朱村村民实现了小康之后又进一步向富裕迈进。现在每个家庭做饭都用上了液化气、电饭锅,部分家庭买上了电磁炉、微波炉、饮水器,村里有了馒头房、火烧铺、煎饼房。主食基本上不用自己蒸做了,一日三餐有菜,来了客人到小菜馆或到超市买一些现成的,有的干脆定桌下饭店、酒楼,现代生活的气息浓郁起来。
   
                第四节 家庭生活设施
  四十年前,村中最体面的人家在堂屋正中摆上一张方桌(八仙桌),两边两把椅子(太师椅),里面卧室安装大床,配有箱、柜、抽屉,全村有这种上乘家具的屈指可数,普通家庭不过几样结婚时的嫁妆,抽屉、木椅、箱、柜等多数还是世代相传的,贫困家庭用家徒四壁来形容也不为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什的添置多起来,各种家庭餐具也是不断更新换代,这些变化与家庭生活的其他要素吃、穿、住、行完全是同步的,变化从附表中可一目了然。
品名 最早年份 基本普及年份 2006年数量
自行车 1930 1988 
缝纫机 1954 1989 
木床  1985 
沙发床(席梦思) 1996  80%
大立柜 1982 1993 
组合橱
沙发 1988 2000 
摩托车(二轮、三轮) 1988
1996 2003 
电动车(二轮、三轮) 2004  34
液化器灶 1977 1998 
电饭锅 2005  33%
电话 1987 2000 
手机 1996 2005 
电风扇 1980 1987 
空调 1998  26
轿车 1998  34
电脑(含办公) 2002  12
传真 2001(村委)  
电冰箱 1993 2005 
洗衣机 1989  70%
三元朱近年生活设施添置情况简表

  注: 1、自行车最早是1930年  王耀华  英轮;  解放后,国产国防1956年一批十余辆。
2、缝纫机最早是1953年 王树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