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勋伯格为何喜欢勃拉姆斯《g小调钢琴四重奏》?

 张問骅 2018-05-05

勃拉姆斯《g小调第一钢琴四重奏》


 

勃拉姆斯的《g小调钢琴四重奏》勃拉姆斯激起了人们对古典的永久怀念、


不少作曲家们在室内乐里表达非常个人化的内心独白,例如贝多芬,舒伯特,勃拉姆斯,肖斯塔科维奇,雅那切克。勃拉姆斯的钢琴四重奏有他的室内乐作品的共同特点,在音色上精致细腻,旋律凝练浓郁,却又富含古典及浪漫乐派的歌唱性,尤其在配器上,即使是寥寥几件乐器,却常常有一种交响乐的效果,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一个更大规模的交响乐的影子。 


勃拉姆斯一共作有3首钢琴四重奏。第一号、第二号(作品25、作品26)创作的时期勃拉姆斯正专心研究复调和变奏技巧,在这两个作品里有所体现。这首第一号,g小调,Op.25,初稿胚胎完成于1855年杜塞尔多夫时代(当时勃拉姆斯22岁),此时勃拉姆斯正在德托莫尔特宫廷乐团中任职。经过与宫廷乐团乐手们的交流,几易其稿,于1861年(勃拉姆斯28岁)送交他的朋友,舒曼的妻子克拉拉舒曼审评,之后又将稿件交给他的挚友,小提琴家约阿希姆审评。克拉拉与约阿希姆都提出了善意的意见,一个月后,勃拉姆斯修改好作品,并进行了首演。首演由克拉拉演奏钢琴,与波耶、布雷托拉和雷伊组成的弦乐组合作演出了该作品。 


186298日,勃拉姆斯第一次来到维也纳。10月,被引荐到钢琴家尤利乌斯·爱泼斯坦家里,约瑟夫·赫尔梅斯贝格同勃拉姆斯一起演奏了勃拉姆斯的G小调四重奏。演奏结束后,赫尔梅斯贝格大声宣布道:“这是贝多芬的继承人”! 

G小调钢琴四重奏共四个乐章:

  1. 第一乐章是快板,G小调,44拍,奏鸣曲式。第一主题的第一乐句便表现出该乐章的基本特点——不安的感受。由钢琴、大提琴、中提琴、小提琴依次奏出。继而乐曲徘徊在忧郁的色彩与炽烈的热情之间。 


  2. 第二乐章是不过分的快板,C小调,98拍,三段体。由加弱音器的弦乐平稳地奏出开始,充满了勃拉姆斯后期作品中常见的那种神秘气氛。钢琴加弱音踏瓣的出现,又加重了这种气氛。中段由钢琴与小提琴奏出轻快急促的音符,显现出生动与明朗的气氛。

  3. 第三乐章是活泼的快板,降E大调,34拍,三段体,摆脱了前面幽暗的气氛,延续前一乐章结尾的明朗继而达到灿烂多姿的效果。

  4. 第四乐章是急板,G小调,24拍。在本乐章前面,勃拉姆斯亲笔写着:“吉卜赛风格的回旋曲”。该乐章中最令人激动的就是第二副部主题那明朗、热情,强劲有力的音乐,令人不禁想起吉卜赛人的舞蹈。


第一和第三乐章是一贯的勃拉姆斯室内乐特有的叙述风格,一听便知道是他,旋律质朴委婉,和声音色富足,感情的表达层层推进,一浪接一浪。勃拉姆斯曾在信中告诉克拉拉·舒曼,他在创作第一钢琴四重奏的第二乐章时,脑海里时时浮现着克拉拉的形象。而这第二乐章,不难让人感到一种深情美好、轻柔飘逸的梦幻意境,是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中最有特色的乐章之一。它的第四乐章由匈牙利吉普赛舞蹈风格的跳跃回旋贯穿始终,其中一段快速的钢琴敏捷奔放,旋律动听,进行之中几个节奏突然出人意料俏皮地减慢,渐而又迅速风驰般地跃进高潮,其后又意外地飘起一段如歌的弦乐,意味隽永。这第四乐章的精彩创作使当时的著名小提琴家约阿希姆(Joachim)惊叹不已,由于约阿希姆自己当时曾享誉于自己作过的一首“匈牙利协奏曲”,他于是调侃地对勃拉姆斯说,你在我最擅长的领域把我比下去啦。 

勃拉姆斯《g小调第一号钢琴四重奏》第四乐章 勋伯格改编


这首G小调四重奏后来被勋伯格改编成管弦乐。勋伯格写道:

我的动机:

  1. 我喜欢这部作品

  2. 很少被演奏

  3. 演奏得一直很糟糕,因为钢琴演奏者越好,他弹的声音可能越响,人们根本听不到弦乐器声音。我希望同时能听到一切声音,而且做到了这一点。

我的目的:

  1. 严格保持勃拉姆斯的风格,做必要修改时绝不会比他本人走得更远,倘若他今天还活着

  2. 严格地遵循勃拉姆斯所遵循的规则,不违背那些在他的周围成长起来的音乐家所了解的规则中的任何规则 

可见,这首室内乐若想演奏好,必须要注意各乐器间的平衡,推荐Sony Classical出品的拉雷多、斯坦恩、马友友、艾克斯演奏版本。这张专辑收录了他们四人演奏的全部三首勃拉姆斯钢琴四重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