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史园地】女诗人张端秀的绝命诗

 七彩阳光3109 2018-05-05

女诗人张端秀的绝命诗

文/梁圣军

乾隆年间,肥城女诗人张端秀,为尚未迎娶自己的未婚夫殉节。其临终的《绝命诗》七言绝句十首,留言父母姐弟婢女,以及早先殉节的先高祖母毕氏乃至两个家庭,分别表明心志表达关切,首首恳切真挚,字字泣血哀痛。其诗如下:

绝命诗   张端秀

自古身名不两全,俗情除破寸心坚。

亲恩未报难回首,掌上珠擎二十年。

牎明几净学涂鸦,曾向闲庭管物华。

此后春光谁是主,年年风雨泣梨花。

数载青编辨鲁鱼,忠廉节孝尽非虚。

而今一死方无愧,不愧从前读过书。

人去空闺事事非,尘封纲罥到应稀。

遗钿怕落双亲泪,懊悔年来作嫁衣。

绛帐有随姊似兄,高堂笑乐有余情。

可怜月暗西窗夜,无复灯前佐读声。

阿弟聪明远胜吾,严慈爱此掌中珠。

不知奋志青云后,还忆芸窗校字无。

小婢知诗最所亲,追随雨夜伴霜晨。

渠侬自有终身计,漫对青灯忆主人。

闷翠慵红手自披,火中焚尽箧中诗。

人生会有留名处,岂在风云月露词。

灯前顾影几迴肠,默默无言祇自伤。

先代芳踪堪欢羡,不叫孤塚葬鸳鸯。

(女太伯裔高祖母毕氏,未嫁殉节合葬。)

人到伤心易白头,思儿思女总宜休。

椿萱两姓皆康健,莫为只魂日夜愁。

注释:

牎(chuāng):古同窗。罥(juàn):网。

绛帐:授业师长或授课处所。芸窗:书斋的别称。以内有驱虫之芸香故称。

闷翠慵红:出自宋代韩偓的《浣溪沙》:六铢衣薄惹轻寒,慵红闷翠掩青鸾。

箧(qiè):书箱。迴(huí):回。祇(zhǐ):只 。

椿萱两姓:代指自己和夫家的父母。

《肥城县志》称张烈女《绝命诗》,《山东通志》称“《尽节诗》十首,张端秀撰。平阴拔贡生张春旸女,感化社李起凤聘妻。女闻未婚夫婿的噩耗,即将平日所作诗文尽付诸火,其父仅记《咏梨花》七言一绝。乾隆年旌表。”可惜《咏梨花》也失传了。她的诗被恽珠编入清代女诗人诗选《国朝闺秀正始集》。《清代闺阁诗人徵略》卷七转引《正始集》:“张端秀,端秀,山东平阴人。拔贡春旸女,李起凰聘室。端秀字李生,未嫁而扑至。赋《绝命词》十章,与父母诀,不食五日死。”

朱续孜《张烈女传》记其事迹。平阴县安城镇让庄铺村人朱续孜,字无逸,号勉亭。乾隆三十三年(1768)解元,仪征、砀山知县。纂修嘉庆《平阴县志》四卷、嘉庆《曹州府志》四卷。《传》记载,张端秀自经于乾隆五十九年五月十六日。李氏迎柩合葬祖茔,以兄子为嗣。

烈女诗   朱续孜

桃夭待赋未成双,岂意将身遽自残。

淼淼清河今夜月,长令闺阁做人难。

咏絮才华夙所推,经书教弟姊为师。

从今漫说聪明好,绝世聪明绝世痴。

闺中岂解慕名心,山自崚嶒水自深。

今日春风人不见,梨花庭院影沉沉。

岂独区区两姓光,顽廉懦之迥非常。

锦川城外春如海,只有梨花不断香。

《肥城县志》载,肥城知县程尚义、肥城诗人尹文恒皆作诗挽张端秀。尹文恒称“平阴古名地,节义多古风”,诗作风姿跌宕,对张端秀的精神进行了高度赞誉。徐枕亚《枕亚浪墨》三集卷二《续冰壶寒韵》称:即以词论,亦凄艳极。卢苇菁《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第5章《为理念而献身:选择殉节》,也据《正始集》引诗并评价道:虽然张端秀为自已的死会给父母带来痛苦而伤感,但她从自己的行为中得到了心理满足,因为她知道自己将会名列于她所仰慕的烈士之中。用平凡的生活换取永恒的光荣而给父母带来荣誉,张端秀也许从这一想法中得到安慰。她似乎告诉父母,自己将留下好名声,大概希望以此略微减轻父母的丧女之痛。

真正的好诗,就是发自肺腑的心声。从人性人情的角度说,张端秀的殉节不值得提倡;从思想境界和文学艺术的角度看,张端秀的精神值得赞美,诗歌值得传颂

审核:杨衍忠 刘桂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