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会胆小?

 犇羴鱻馫 2018-05-05

妇专委特邀心理问答专家志愿者 宋振辉:


宋振辉,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医疗系,中共党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儿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妇专委、懋德服务中心志愿者,现返聘于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专家门诊,房山区第一院心理咨询,有丰富的儿内科临床经验,从事心理咨询10年以上,擅长早期教育、青少年心理咨询、家长课堂、青春期健康教育。

胆小,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不全面,从而产生了害怕、恐惧心理的一种表现。胆小也是人的感知觉出现偏差,由人的意识所形成的。胆小还是人的自信心不足,容易受外界的影响所造成的。

在不同的人群中,胆小的程度和表现形式不尽相同。有的人总是胆小;有的人偶尔胆小;还有的人在特殊环境下应激胆小。

在胆小的表现形式中,有的人害怕黑夜,不敢独自睡觉,有的人害怕坟头、有的人害怕妖魔鬼怪、有的人害怕小动物、有的人恐高、有的人在众人面前说话紧张、怕陌生、有的人害怕电闪雷鸣。

人们的生活环境不同,所形成胆小的原因也有所不同。那么,人为什么会胆小呢?

其一,童年时期的家庭和环境影响非常重要。

婴幼儿时期要建立和谐的依恋关系,让儿童获得信任感、安全感。让孩子客观的认识外部世界,确立良好的感知觉体验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认识客观世界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年龄的成长,家长要逐步放手让孩子去认识和体验客观世界。一个大包大揽、包办代替的母亲,所带出来的孩子一定会胆小懦弱,这也不敢碰,那也不敢动,这样会使孩童的动手能力非常差,动手和动脑是相互联系的,互为互动的衔接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

在对孩童教育中,不要向他们讲述妖魔鬼怪的故事,以免让他们信以为真,在潜意识中留下阴影。另外,不要用吓唬的口吻教育孩子,比如,让老虎、狼吃了你等。

其二,缺乏自信是胆小的另一个成因,胆小和害怕往往与不自信相关联。

人的自信是对客观事物具备了一定认识才逐渐树立起来的。自信心的锤炼,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自己做事的成功率提高了,自信心就有了。如果一个人在潜意识中充满自信,对自己的能力和未来充满良好的想象,那么,这个人成功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其三,感知觉的偏差、心理脆弱也是胆小的因素。

在胆小的人群中,他们的感知觉与正常人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偏差。有的人听信了妖魔鬼怪的故事,在夜间走路时毛发竖立,恐惧万分。甚至不敢去看恐怖的影视剧。还有的人受心里作用的影响,总是谨小慎微,从来不会大胆的去设想做某件事情,他们的心里始终强大不起来,遇到事情总是怕这怕那,前怕狼后怕虎,内心脆弱,从而发挥不出来自己内心的能量。

在生活实践中,人们形成胆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他与人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受教育的方式和程度有着一定关系,他与每个人的自信心相联系,还与每个人的感知觉及心理作用互为影响。克服胆小则需要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加以锻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