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质古生物学家顾知微院士的人生影像 | 科学人生

 汐钰文艺范 2018-05-05


著名地质古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顾知微是我国非海相侏罗纪和白垩纪地层及双壳类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从他1938年满怀爱国热情考进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学系,就读地质专业以来,他献身于地质古生物学事业长达七十余个年头。


顾院士早年曾研究海相泥盆纪和三叠纪地层古生物,取得重要成果,于1948年获中国地质学会许德佑纪念奖金奖。1955年后,为适应新中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他毅然改变研究方向,转而从事基础薄弱但与油气和矿产资源勘察开发关系密切的中、新生代非海相地层古生物的研究,长期坚持地层和古生物研究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方向,埋头苦干数十年,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由于对松辽地区地层古生物的研究成果,在大庆油田发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顾知微院士于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顾知微院士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思想不仅促进了我国现代地层学和双壳类古生物学研究的拓展和深化,而且在探究煤和油气等能源及矿产资源形成规律、论证中生代岩浆活动和构造旋回及其与矿产形成的关系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在科研和生产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国际学术界也有重要影响。


1918年5月4日,顾知微院士出生。


今天是顾先生诞辰一百年纪念日,为了更好地学习和弘扬顾知微院士爱国敬业、艰苦奋斗、严谨治学、勇于开拓的精神。我们精选了顾院士一生中精彩的时刻影像,与您共同分享他的百年科学人生。


顾知微在西南联合大学的注册证(1942年3月23日办理)
1947年,顾知微与西南联大及原中央地质调查所的部分师友在南京花露岗老家门前留影(胡伦积摄)
前排左起:胡伦积夫人、黄宣玲、杨开庆夫人、穆恩之;
中排左起:顾知微、卢衍豪、杨开庆、关士聪、张咸恭; 后排左起:陈梦熊、李广源、刘鸿允


1958年,顾知微(右1)与前苏联古生物学家在辽西凌源狼鳍鱼产地考察


1980年,顾知微(中)在日本与同行前田四郎(左)等观察地质露头


1983年左右,顾知微(左)与学生在南京观察体罗纪砂岩


1985年左右,顾知微在办公室工作


2002年12月10日,顾知微与其学生和同事讨论问题。左起:姜宝玉、沙金庚、顾知微、文世宣、方宗杰


1951年5月1日,顾知微与夫人朱光琪新婚留影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相濡以沫,恩爱永久。2001年春,顾知微与夫人在南京成贤街92号大院留影。


(本文由中科院学部“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提供;部分照片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提供;感谢老科学家学术成长采集工程的协助。)


“科学人生·百年”主题宣传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主办,旨在宣传展示恰逢百年诞辰的院士们矢志报国的崇高理想、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求实的治学风范和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活动形式包括组织院士风采展、出版纪念专栏、制作专题纪念网站、刊登特别报道等,希望您能够由此走近院士,了解院士,并从他们的人生经历中获得智慧和启迪。



文章首发于科学大院,转载请联系cas@cnic.cn





大院热门文章top榜

点击文章标题,可直接阅读哦~

1、我为“科”狂| 科学大院征文启事  

2、你早已用上了北斗,自己都不知道!| 北斗真相(一)

3、重磅!科学家培育出全球首例神经疾病模型猪

4、从志同道合到分道扬镳:数学与哲学之间的恩怨情仇 

5、一篇负责任有温度的“晕车宝典”

6、死亡是什么?动物能意识到吗?

7、中国科学家发明让细胞“返老还童”的新型“魔法药水”!

8、深度解读 | 走进霍金的世界

9、怎样同时操作100架无人机?

10、验尸这件事,从古至今的中国法医们都是怎么做的? 





科学大院

ID:kexuedayuan

从此,爱上科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