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谈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国际比较及启示

 白桦树2008 2018-05-05

       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主要由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措施等三个方面构成。通过借鉴与比较美、英、德、日等国家的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得出了培养我国高等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几个方面的启示。


各国高职教育的职业技能培养目标及教学模式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培养层次

当前,发达国家明确规定人才的服务领域和对象,职业技能培养目标上的定位都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但其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各有侧重。美国主要是通过培养各种专业技术人才,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英国强调岗位人才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结合;澳大利亚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高文化、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德国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主要培养培养技术类、管理类和操作类工程师;日本主要培养工科技能和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应用人才。

上述大多数国家的高等职业技术技能培养目标主要是通过高职专科来完成,其培养层次以专科为主,存在极少量的本科。在我国,高等职院校是实施职业学校教育的最高层次,其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等专科层次的职业技术专门人才,侧重实务知识的学习,强调技能训练,使学生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人才培养机制和課程教学模式

针对不同的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这些国家采取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机制和课程教学模式:

(1)“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的CBE 模式。采取CBE 模式的主要国家美国、加拿大通过国家投入大量资源来提高教师的能力和素质,成立师资培养委员会、提供教师校内进修课程、设定师资培养日等措施来建设师资力量。CBE 模式实施以职业能力培养为基础、职业教育课程为主的教学体系和课程开发体系;实行学分制,因材施教;行业和企业广泛参与,服务协调、科学管理和开放发展相结合,全面提升学生素质和综合技能。

(2)以“能力本位的教育和培训” 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 and training)的CBET模式。以英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CBET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学科性的教学模式,以行业和产业的岗位群的需要出发,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本位,通过职业能力判定标准的确定,最后判断学生的职业能力等级水平,以及是否最终能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CBET模式要求根据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对人才的需要来设定课程体系,依据国家岗位标准、企业界制定的能力水平来设计课程,根据标准设计教学大纲;企业参与专业设置、能力标准、人才质量评估、提供实训基地;强调学生岗位实践能力、技能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GDS(German Dual System)模式。GDS模式主要指德国政府教育部门和企业组成专门委员会,制定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通过专业知识考试和实训技能考试来考核和评价职业技能的培养质量。GDS模式强调以学校教学为辅、企业培训为主;学校进行具体教学,企业进行针对性的培训;采取由基础教育向专业教育及专长教育发展的分段教学;注重学生就业准备教育课程偏重于应用技术。

(4)“产学研合作”模式。日本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强调应用型职业教育特色、灵活专业设置、实践性课程开发、产学协作办学、职业资格教育以及打造“双师型”职业教师队伍等多样化措施。其模式强调企业实习是产学研合作主体最具核心价值;实行专业培训满足企业或行业的人才需求。

各国高职技能培养的具体措施


1.制定相关保障法律制度

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先后制定了《珀金斯职业教育法》、《职业训练合作法》,德国颁布了《联邦职业教育法》、《实践训练师资格条例》以及《青年劳动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从立法角度保障了高职教育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2.政府、行业参与高职技能的培养

各级政府拨放高职教育经费,利用税收减免政策鼓励企业接受学生实习,此外,还为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技能培训、岗位实训和就业机会。行业协会及其所属会员企业主导或参与职业教育技能标准、培养方案、职业资格的制定,并提供就业机会。

3.建立以实践为核心的技能培养教学体系

高职教育“实践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设计课程注重职业的功能性和实用性,培训课程都设置了学生的试验训练和现场实习环境,使得理论和实践交替循环进行。

国外高职教育职业技能培养对我国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1.技能培养的国际化

培养具有国际标准化意识、前沿技术知识结构和能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技能型人才,以满足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产业升级和一路一带战略布局对高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与国际化人才培养接轨,通过专科、本科、硕士,甚至博士学历教育提升技能型人才的职业水平。

2.教学内容行业标准化

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行业教育协会、行业专家、高职院校、专业教学教师组成专门委员会,共同开发、制定和实施专业教学大纲、教学授课内容、培训方案和实习计划,做到产学研紧密经合,实行行业标准化的课程教学内容。

3.教学层次分级化

以基层教学单位为主导,经教务部门审批并颁布对课程教学内容的分级定位并实施专业分级教学。分级教学要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建立以“双师型”教师为主体的、以职业技能培养为主线的课程分级教学体系。

4.实训创新技能培养一体化

明确实训创新技能培养目标,注重产学研各环节职业技能的训练, 根据不同专业技能差异性来制订实训课程实施方案。根据产业界需求,调整实训课程体系,及时更新实践教学内容,从知识综合性、实践内容创新性和设计方案新颖性等方面提升实训效果。

5.“双师型 ”队伍建设稳步化

采取激励制度和措施, 鼓励教师攻读相关专业学位,提高学历层次;鼓励报考行业执业资格,提升职业技能;参加行业或企业技术或能力培训,提高教师操作技能;选派专业教师到对口企业顶岗实践,提高其实践教学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引进相关专业的企业技术人员在高职院校兼职或专职,优化教师队伍。

       以上几个方面,为我国培养解决实际操作问题、创新性生产的高职技能型人才提供了解决措施。


来源:新教育时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