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乙游宫

 願隨身 2018-05-06

太乙游宫

 

太乙游宫

太乙游宫

 古代阐述“太一行九宫”学说的基本文献有三种(或三类)。

一是郑玄注《易纬·乾凿度》:“太一者,北辰之神名也。下行八卦之宫,每四乃还于中央。中央者,北辰之所居,故因谓之九宫。天数大分,以阳出,以阴入。阳起于子,阴起于午。是以太一下九宫,从坎宫始,自此而从于坤宫,又自此而从于震宫,又自此而从于巽宫。所行半矣,乃还于中央之宫,既又自此而从于乾宫,又自此而从于兑宫,又自此而从于艮宫,又自此而从于离宫。行则周矣,上游息于太一之宫,而返于紫宫。行起从坎宫始,终于离宫也。”

二是《礼记·月令》(同见于《吕氏春秋·四时纪》)对明堂九室制的介绍:“孟春,天子居青阳左个,仲春居青阳太庙,季春居青阳右个;孟夏居明堂左个,仲夏居明堂太庙,季夏居明堂右个;中央土,天子居太庙太室。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仲秋居总章太庙,季秋居总章右个;孟冬居元堂左个,仲冬居元堂太庙,季冬居元堂右个。”

三是《黄帝内经·灵枢》的介绍:“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日冬至矣。”

《月令》所言是“太一行九宫”学说在建筑和礼仪方面的运用,《灵枢经》所言是“太一行九宫”学说在医学方面的运用。三种阐述,以郑玄注《易纬·乾凿度》为本,也以郑玄注在历史上影响最大、最权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