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对自己的了解,才是人和人最大的差距

 剽悍晨读 2020-11-06

这本书是由日本认知科学研究院的创立者匠英一所写。语言是靠不住的,但肢体不会撒谎。作者以生活中的小事为例,运用心理学知识,解读我们在各种情境下小动作的内涵,搭建动作和心理的联系,让我们更好地认知别人,了解自己。

这次我们分享书中的四个重要内容,分别是:领地意识的体现、竞争者的执拗、就想去排队和自我妨碍。

领地意识的体现

面对空荡荡的地铁,你会选择哪个座位呢?

情景一:一排空座位,你选择了最靠边的位置。

情景二:一排座位的两边有乘客,你选择了他俩之间最中间的位置。

如果这两条全中,说明你有十分强烈的领地意识。事实上,不仅是你,每个人都想“守卫”自己身体周围一定的空间,如果有人进入这个空间,我们就会产生压迫感,浑身不自在。心理学把这种空间边界叫做“私人空间”。

我们每个人的私人空间都不一样。比如,性格比较外向,思想相对开放的人,他的私人空间边界就比较小,能跟他人保持更近的距离,他也不会感觉尴尬或被侵犯。相反,性格中排它性较强的人,私人空间的范围就相对较大。而且一旦有进入空间,他们就会十分反感。

这就提醒我们,领地意识较强的人更容易与他人产生矛盾,容易因为小事生闷气。所以发现自己有这种问题后,一定要注意,先从不纠结地铁座位的选取做起,逐渐让自己开放胸怀,坦荡处事。

竞争者的执拗

你有观察过自己乘自动扶梯时的表现吗?

虽然很多人习惯把左侧的位置空出来,留给有急事的人通行。但如果有人没什么事,还是习惯从扶梯左侧匆匆地迈步走过,或者当他通行时,如果有人站在左侧,或者拿行李挡住了去路的话,甚至还会让他焦躁不安,满腹牢骚。

通常来讲,这样的人大多比较急躁,且有着强烈的竞争意识。因为这种行为不仅满足了他“我比较快”的优越感,而且在无形中体现了他“不愿输给任何人”的竞争意识。

可是,如果他不认为这是问题,还固执于自己的步调,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丧失为别人着想、关心他人的能力,在工作中也会因团队精神不足,产生很多本来可以避免的矛盾和障碍。所以,对竞争有执拗想法的人,不妨在没有急事的时候,耐心乘坐扶梯,从小事上打磨自己的心性,感受陌生人之间的协作之美。

就想去排队

“哇,前面有人排队!咱们也赶快去排吧!”

网红店、美食街、品牌街,我们总会在这些场所看到排队如龙的顾客。可是当你问及原因的时候,其中很多人却也说不出来,他们只是看到有人排队就站了过来。

这在心理学上叫“同调行为”,是人想和多数派保持步调一致的具体体现。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拉姆曾做过一项实验,他请了几名“托儿”站在街上,同时向一幢高层建筑张望,然后观察路人的反应。其实,楼上啥也没有,但当他们张望时,就有近六成的路人会停下脚步跟着看。排队也是同样的道理,当看到那么多人都在排队,处于不想落单的心理,自己也会和大家采取同样的行动,才感到安心。因此,很多商家都会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请“托儿”排队。

但如果我们把这件事回归到个人身上,你会发现有这种倾向的人往往缺乏独立思考意识、反思能力和创新力。所以他们也多身处于流程性和事务性的普通岗位,很难在管理或创新岗位上有所建树。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警惕的原因。

自我妨碍

为什么有的人越忙碌,越容易被其它事情分心?比如本来明天要参加考试,他却刷了一晚上的电视剧;明明有一项很棘手的工作要做,他却看家里哪哪都不干净,开始整理房间,就像中了魔咒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这种令人费解的行为,在心理学上叫“自我妨碍”。就是对于眼前的问题,因为没有信心能100%搞定,所以会预先给自己制造各种不利状况,以便以后如果真的失败了,能给自己或周围人一个“合理”的理由。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研究小组曾对校游泳队员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平时喜欢为自己辩解的人,在重大比赛前都会减少训练量;反之,责任心较强的人会在大赛前加大训练量,以提高比赛成绩。

也就是说,越是对自己的能力没信心的人,就越怕失败。所以,他们会事先制造不利因素,减轻心理伤害。输了,他们会认为是那些事情干扰了自己;赢了,他们会心安理得地觉得自己非常优秀。

总结一下,都说了解自己很难,那是你不懂读心术。姿势和行为也是语言,需要你破解它们的含义。作为普通人,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事等着考验你,这些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已经给了你足够的信息。只要善于观察,用心领会,你就能解开另一个自我的神秘面纱,真正做到“我的地盘,我做主”。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你有没有遇到过什么事,让你重新认识了自己?

参考书目:《每天懂一点行为心理学》[日] 匠英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