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老刘tdrhg 2018-05-06

窗是故乡明 姚琬昱

①窗大概是人类文明的独特创造。古时大户人家的窗与庭院相和谐、与绿水竹树相掩映。诗人的窗则与山、与雪、与花相对。不过对于寻常人家,窗可能只是一件日常生活里稀松平常的物件。但是,当夜晚来到,窗的那头点起一盏盏灯时,这或明或暗的四方物,总能悄悄染上屋内的温馨或忧愁,落在熟悉它的人们的心尖上。

②小时候房间的窗临着城镇最普通的街道。狭窄的街道上会有叫卖米酒的人,喊声落进每家每户的窗子里。这时我就会踩上板凳,假装回应他的叫卖,在叫卖人闻声回头却不见人时,躲在窗后偷笑。等到春节前,街头的墙壁上会挂满一幅幅海报、一副副对联,迎着冬风招摇着发酵中的年味。

③大多数时候,窗像一道屏障,窗外无论电闪雷鸣抑或明媚晴朗,窗内都是温暖的家。每日傍晚拐进小巷,第一件事便是抬头看看家里的窗,若是亮灯,再多的心事也会先放下,觉得安稳起来。

④在还不能独自出远门的年纪,忙碌之余对着西边的窗户发呆,成为我日常的消遣。夕照时,太阳如一个橘红色的火球,给矮小的山镀上一层金。直至黑暗降临,太阳也渐渐粉白,落进山与楼房的背后去。而此时堆积在天际处的云线,对我是最有魔力的存在,它们弯弯曲曲让人不知是云还是远山。若是越过云、越过山,那边的人们正在做些什么呢?

⑤在电影《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说:'直待在这里,你会觉得这里就是世界,会相信世界一成不变。'最后多多离开了西西里岛。那时候家乡的小镇不乏远行的人,或求职或求学,和全国各地的年轻人一样,踏上开往天南海北的火车,家乡的那一扇扇窗也渐渐消失在暗夜的车灯后。

⑥新旧世界的转变,对年轻人的冲击无疑最大。当我第一次面对不再有连绵雨水的干燥天气,行走在看不到河流的广阔大地时,我和身边的年轻人一样,感受到自我认知的渺小,便更不放弃任何一个向外探索的机会。透过车窗、旅馆的窗、宿舍的窗,我见到荒漠与大海、霓虹闪烁的街景、南腔北调带着异域故事的人群……每扇窗后的风景都各不相同,而我也看到自身世界的改变:饮食、口音、思维方式在'融'与'不融'间交叉磨合,在不同的窗边入乡随俗。在生命最富激情的这些年里,我每年往返故乡两次,时间短促,习惯在异乡的居住,故乡的窗也慢慢从生活中淡去。

⑦然而,有一日,我与朋友走过一片小区,在大风呼啸的季节里,万物被吹得浑身颤动、七零八落,唯有那些窗里亮起的灯光显得安宁。暖黄色的厨房、明晃晃的客厅、透露出书架与窗帘的房间,带着窗边的闲聊、做饭的油烟、房间里的吵闹……或明或暗、或冷或暖,仿佛重现了好久未见的最熟悉的风景。刹那间,家与故乡,突然从我尘封已久的记忆里迸发出来,常年坚毅的心境随之既热又暖,软化成记忆中的一汪湖水、一抹流云。

⑧大概与所经历的五光十色、天南地北的各式窗户相比,最能叩动心底的,还是那扇朴素平凡、带着家的温度的窗吧。

⑨在迁徙日益频繁的当下,往返于异乡与故乡之间似乎已成为现代人生命的常态。但无数奔波行旅的生命,终将抵达最熟悉的那片土地,望见那扇温暖明亮的窗。

(选自2018年2月3日《人民日报》)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题目化用杜甫的诗句'月是故乡明',具有丰富的内涵,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感情,总摄全篇。

B.作者引述《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对多多所说的话,委婉地阐明家是永恒的港湾,为后文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做了铺垫。

C.第⑦段画线句情感陡转,生动表现了作者目睹异乡的生活窗景而触发的炽热、温暖的内心情感变化,表达了对家与故乡的无限深情。

D.文中描绘了多幅与'窗'有关的、温馨而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使读者能够身临其境,真切地感受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深沉情感。

4.(3分)B(《天堂电影院》中艾弗多所说的话意在鼓励多多外出闯荡,作者引述的目

的是引出自己和其他年轻人离家远行的情形,为后文抒发在异乡的情感做了铺垫。)

5.'窗'对于作者来说,有哪些意义?请结合全文,分条概括说明。(5分)

第5题阅卷情况:

评分细则:每点1分,答对5点给满分。

①关键词'童年'和'乐趣',缺一即不得分。'童年'可答成'幼年、小时候'等,'乐趣'可答成'快乐、回忆'等。

②关键词'温暖、慰藉、安稳',答出一点即可。

③关键词'遐想、期待、向往、憧憬、好奇',答出一点即可。

④关键词'认识世界'或'提升自我',答出一点即可,答'感受自我渺小''向外探索'的也可以。

⑤关键词'家、故乡'和'深情、思念、感情',缺一即不得分。

注意,关键词出现错别字的不给分,如'暇想'、把'憧憬'偏旁写错的。

存在问题:

1、不审题,答非所问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2、要点不清,互相混淆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3、不理解文章,胡乱作答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4、答题不分要点,卷面混乱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5、卷面上做标记的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优秀答案:

还在为散文阅读犯愁吗?请看详细解读技巧

6.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方面有着怎样的特点?(6分)

【基本数据】

该题分数:6分 平均分:理科2.8,文科2.6

【试题分析】

命题立意:

文学类文本阅读对散文知识的考查,检验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否有遗漏点,指导学生更为全面地备战高考。

考查目标:

考查学生对散文知识的'行文结构'和'选材'的掌握情况。注重对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

评分细则:

根据题干要求,围绕'行文结构'和'材料选择'两个点来组织答案。行文结构上,可以考虑的点有'线索''写作顺序''总分''详略'等。结合文本,首先应该从线索和写作顺序上考虑,然后考虑结构上的总分关系,以及有无倒叙或插叙等特别的叙述方式。

答案要点

①以'窗'为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

②以时间为序行文,展示作者的成长历程和情感发展历程,真实自然,令人信服。

③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要有合理解释)。

三个要点任选其二,每要点2分。散文在材料选择上应该是体现'形散神聚'的特点,结合文本就是答案要点③与'窗'有关,普通常见、有生活气息,小中见大,平中见奇。(2分)

注意:根据题干要求,是从'行文结构'和'材料选择'两个角度答题,如果学生只是从'行文结构'角度答出三个要点,也只给4分。

考生作答情况:

1. 弄不清'行文结构''材料选择'的概念,答非所问。问'行文结构',则答采用第一人称叙事、托物言志 对比 总领全篇 承上启下 卒章显志等等;问'材料选择',则答语言风格、写作对象'窗'。这是最大的问题。

2. 答案组织没有条理。不分要点、不分段落,两个方面混答在一起,甚至间隔交错(一会儿行文结构,一会儿材料选择)。

3. 学生分值划分不合理,6分的题,答2个要点,行文结构1个,材料选择1个。

4.术语的错别字严重。很多学生将'顺叙'写成'顺序'。

5. 对于术语的理解有偏差。有些同学分不清'顺叙'和'倒叙'。

教学建议:

1.散文这一文学类文体要多做多练。练得少,对一些考题类型就生疏,答题摸不着头脑。学生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主要是这个原因。

2. 平时阅读教学要关注新题型,不能总是练习常规题型。

3.讲清一些知识概念,不断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让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都有明确的答题思路和方向。

4. 强化答案组织的步骤性、条理性,增强序号意识。

5. 根据分值合理分配要点,6分一般要分3点,宁多勿少。

6. 抓好基础,严惩术语出现错别字现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