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产期奶牛的管理

 九歌珍藏阁 2018-05-06

围产期的管理非常重要。说到围产期,也不能忽略干奶期。

  干奶牛管理程序 东营澳亚一直采取产前55天干奶,干奶前做孕检、修蹄和驱虫,然后进入到正常的干奶程序。日粮主要看蛋白、能量、镁、钾,要满足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量,低盐低钙,蛋白在12%~13%,能量在1.32~1.35Mcal/kg,关注干奶期DMI产量变化。体况评分控制在3.5~3.75分,因为新西兰的奶牛相对来说体形较胖。牛群的饲养密度也要适中,我们控制牛头数是卧床数的90%~95%;根据体况进行分群。同时还要关注奶牛的舒适度和干净的饮水,舒适的卧床、夏季风扇、喷淋都不可少,尽量避免过大的应激。

围产牛管理程序

  分群饲养 经产围产(产前21天±3天)和头胎围产(产前21天±3天)牛必须分开饲养,每周转一次,因为很多牛场初产牛出问题找原因都是因为经产和头胎没分开。

  日粮 提升日粮能量和蛋白浓度,适应高精料日粮,平衡矿物质和维生素,蛋白在15%~16%,能量在1.55~1.65Mcal/kg,确保钙含量及DCAD、胆碱、烟酰胺、酵母和酵母培养物等,同样关注DMI的变化。

  体况评分 体况还是需要维持,评分在3.5~3.75分。

  饲养密度 围产牛饲养密度很重要,维持在牛头数是卧床数的80%~85%很关键。提供最优质的粗饲料,尽可能的提高围产牛的DMI。

  关注牛舍舒适度和干净的饮水 避免过大的应激,提供舒适的足够空间的运动场。

干奶的流程

  1.将产前55天的牛只挑出后,由兽医专门人员进行修蹄的工作。这项工作我们牛场每天都在做,每天做干奶。

  2.修蹄后由专门人员对其进行复检。

  3.复检确认有胎后,使用质量好的干奶药对其进行干奶,然后再打驱虫药。

  4.以上三项完成后,将牛只赶入干奶牛舍,保证干奶牛舍干净舒适,并开始饲喂干奶牛饲料。

  5.每天必须要保证两次的巡圈,如在巡圈时发现牛只有乳房炎症状,则对其进行二次干奶,二次干奶时只针对该乳区进行用药,仍然使用同一种药物。如有全身症状,则需要配合治疗。

  在东营澳亚,巡干奶牛舍的重要性跟巡初产牛舍的重要性我们是放在一个档次的。

围产的流程

  1.预产期前21±3天的牛只,我们每周挑2次,由犊牛组的人把需要转圈的牛从干奶牛舍转入围产牛舍,然后由兽医进行免疫。

  2.保证牛舍干净舒适,牛群密度不易过大。

  3.使用专门的围产牛配方,尽量提高围产牛的DMI。

  4.围产牛的管理会直接对今后牛只产奶高峰造成影响,因此围产牛的管理至关重要。

  5.注射疫苗:我们现在注射梭菌疫苗。

  围产牛产前采食量维持的很高,产后采食恢复起来也很快。从干奶产前的前60天,一直到它产犊的前一天,会一直维持很高的采食量,然后降下来又迅速升上来。

  现在一般牛场的围产牛的圈舍环境可能有3种情况:一个是在牛舍里边,因为现在整个养殖行业的环保压力越来越大,有些牛场根本不能有运动场或者是周围环境。第二种是围产牛包括干奶牛可以在很广阔很干净、舒适的运动场生活。第三种是在奶牛产前或者是产前期间,或者是它有产犊表现的时候把它挪到一个牛舍里,这个牛舍根据牧场规模的大小可能有3、4头牛或者2、3头牛。无论是哪种情况下的圈舍环境,我们都应该保持牛体卫生,如果牛体不卫生,什么东西都是白说的,包括产后护理。

初产牛产后10天的管理

  分群管理 头胎和经产牛必须分开。产后10天的牛单独一圈,减少应激。产后10天以上的初产牛转入初产圈。

  饲喂管理 产后10天以上的牛饲喂优质的粗饲料和初产牛日粮。

  舒适度管理 提供牧场舒适度最好的牛舍给初产牛。一般情况下,我们会把初产牛(包括围产牛)放在离奶厅最近的牛舍,如果初产牛有小奶厅,一定要选最近的地方。在天凉时可能看不出多大区别,但在夏季热应激很严重时,产后走100米和走500米区别显著,哪怕多走一小段路对牛的应激也是非常非常大的。

兽医保健

  1.日常兽医保健是产后24小时内进行代谢病预防性灌服药物:灌服钙剂、丙二醇、氯化钾、硫酸镁、阿司匹林酵母等等。

  2.感官检查 包括胎衣停滞检查(冬天产后24小时,其他季节产后12小时),粪便检查,耳朵观察(检查耳朵下垂或耳尖发凉),食欲评估主要看采食量,眼睛评估(眼睛下陷或干涩),奶牛腹部两侧(瘤胃区是否充盈,两侧腹部是否异常),产道分泌物评估、分泌物的颜色和气味,整体精神状态评估等。除了胎衣停滞检查外,其余感官检查均为产后1~10天每天评估一次。

  3.体温检测 这是初产牛产后10天兽医最重要的工作之一。每天有专门的兽医对初产牛进行检测体温,检查奶牛是否发热(持续10天):体温小于39.5度,精神状态良好,属于正常;体温大于39.5度,精神沉郁,无反刍、无食欲,兽医要检查治疗。

  澳亚牧场的实验室监测报表每天都会发给管理层,每天一个日报。要想提高围产牛或者其它牛群的干物质采食量,最起码要知道围产牛今天到底吃了多少、昨天吃了多少或者明天准备吃多少,这样你才能想办法提高围产牛的干物质采食量。作为牧场的管理者、兽医、饲养人员,每天需要观察每一圈牛饲料的投喂情况和采食情况、投料均匀度、剩料情况、推料情况、搅拌均匀度等,还有奶牛的反刍情况、粪便情况、体况情况等。

  所有的细节工作决定了你所有努力以后的东西是不是真正的跟你想象的回报是一样的。好的指导方向和方针必须要配合有强大的执行力才能真正实现目标。

主要指标数据

泌乳牛21天怀孕率图表

犊牛接产成活率图表

饲养部门各牛群干物质采食量对比表

饲料装车及投料误差率图表

剩料率图表

SCC各月对比图表

制定生产目标

饲养部门生产目标

目标

名称

目标值

产奶量

成母牛年单产

>10000kg

青年牛

到14月龄生长指标

体高≥3250px;体重≥380kg

营养性疾病

月发病率

真胃移位<1.5%;产后瘫<5%;酮病<2%;胎衣不下<5%

剩料率

泌乳牛

≤3%

干奶牛

≤2%

青年牛

≤1%

初产围产

<10%

装料误差

粗料

≤5%

精料

≤2%

投料误差

±5%

饲料库损耗

青贮

≤22%

粗饲料

≤5%

精饲料

≤2

TMR

饲料干物质

52%~55%

车辆

维修费用

≤月预算

犊牛生产部门目标

目标

名称

目标值

饲养目标

(产后24小时内)经产牛产犊成活率

≥97%

(产后24小时内)头胎牛产犊成活率

≥92%

(产后24小时外)02月龄犊牛成活率

98

2~6月龄犊牛成活率

98%

(产后24小时外)06月龄犊牛淘汰率

2%

平均日增重

60天断奶时体重是出生时的2倍,26月龄>800g/

疾病发病目标

犊牛腹泻月发病率(初乳到常乳过度期、断奶应激不算)

<>

犊牛肺炎月发病率

2%

犊牛其他月发病率

3%

犊牛治疗率

<>

质量监控目标

犊牛被动免疫(35天血清总蛋白)

90%以上的犊牛血清总蛋白≥5.5g/dl

初乳质量

TBC<1×10CFU/ml

TCC<1×104 CFU/ml

犊牛用奶质量

巴杀前牛奶TBC1×10CFU/ml

巴杀后牛奶TBC1000 CFU/ml

巴杀后牛奶TCC0 CFU/ml

兽医部门生产目标

目标

名称

目标值

成乳牛疾病发病率

乳房炎月发病率

<>

蹄病月发病率

<>

产后瘫月发病率

<>

胎衣不下月发病率

<>

DA月发病率

<>

酮病月发病率

<>

其他疾病月发病率

<>

疾病的治愈率

疾病的月治愈率

>85%

死淘率

成乳牛月淘汰率

<>1)<>2年开始)

青年牛月淘汰率

<>

成乳牛月死亡率

<>

青年牛月死亡率

<>

防疫检疫

严格预防传染病

布病、结核每年最少检疫两次;

各种疫苗的免疫率达100%

其他

巡圈时病牛鉴定率

100%

每头泌乳牛每年保健修蹄

>2次

繁育部门生产目标

目标

名称

目标值

每周孕检要求

青年牛普精的CR%

65%

青年性控精液的CR%

55%

青年的PD%

95%

泌乳牛普精CR%

47%

泌乳牛性控CR%

37%

泌乳牛PD%

85%

21天怀孕率

青年牛HDR%

75%

青年牛PR%

35%

泌乳牛HDR%

65%

泌乳牛PR%

28%

其他

平均产犊间隔COW CALVING INTERVAL

410天

青年牛平均产犊月龄AVERAGE HEIFER CALVING AGE

25月龄

繁殖障碍淘汰率CULLING RATE BY REPRODUCTIVE ISSUES

<>

产后5055-85天时参配率

>90%

平均产后首配天数AVERAGE FIRST SERVICE DATE

75天

已孕牛平均配次

青年牛:≤1.7;挤奶牛:≤2.1

奶厅部门生产目标

  细菌总数(TBC-cfu/ml)<10000;肠杆菌数(tcc-cfu><100;嗜热菌数(lpc-cfu><100;体细胞数(scc-cells><><3度;乳房炎鉴定率100%;挤奶效率:>4.5批/小时。

  对生产目标执行情况的监控,我们会出周报表和月报表。

奶牛舒适度

  任何一个牛群,青年牛、犊牛、干奶牛、挤奶牛、初产牛,所有的都是有链条相连的,任何一个链条出问题,很多工作都是白做。

  牛群舒适度是现在养牛人比较关注的问题。舒适度涉及到很多方面,譬如挤奶设备与牛群规模要相匹配,以保证每次挤奶不超过40分钟,东营澳亚现在每天挤4次奶,喂4次料,实现4次的基本条件是保证每天的挤奶总时间不超过4个小时;要有足够的去挤奶厅的过道宽度;牛舍到挤奶厅的距离越短越好,我们牛场最远的牛舍到奶厅距离200米,从开始赶牛到回来大概40分钟就结束;还要看奶厅速度或者效率够不够用。

  采食道、待挤厅、去奶厅的过道铺橡胶垫,效果也不错;同型的挤奶设备建议使用一个厂家的,这样出现什么问题包括服务或者培训能跟的上。

  奶牛从奶厅返回时饮水欲最强,水槽位应平均每头牛保证10~20公分,应保证每群牛中有15%的奶牛能同时饮水,而且水源优质,饮水温度冬暖夏凉(13~17℃),每周最少一次(夏季两次、冬季一次)的水槽清洗消毒。

  判断奶牛舒适度还可以观察奶牛从奶厅返回3小时以后以及晚上的上床率,看有多少牛卧于水泥过道。保持牛体的卫生,根据环境型乳房炎的发病率判断牛体卫生情况。

  减少膝关节磨伤的牛头数,减少肢蹄病的发病率、冬天乳头的冻伤率,夏季在奶厅及牛舍安装喷淋及风扇等等,这些都是提高了奶牛的舒适度。

  不仅奶厅,我们所有的人员只要发现打牛,或者很暴躁的对待牛,不管他是什么级别,澳亚是一律开除的。在我们的奶厅里,你只能听到很轻柔的音乐,还有牛在闭着眼睛反刍,其它的噪音是一概没有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