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语辞选辑
古人在诗词曲中,所用的语辞往往与通常含义有所不同,这是值得注意的。为了帮助诗友们阅读古诗词曲和创作参考,编辑了这个选辑。另外,为压缩篇幅,一般只出定义,不予举例。
【欸乃】①船歌、舟中歌声。②引申有诗人唱和之义。
【罢】等于说“来”或“去”,用以表示时间,有“时”“后”的意思,作用与时间名词相当。
“罢”有停止义,又有完毕义。可用作完成动词。
【便】①犹虽也;纵也;就使也。②犹岂也。③正,恰,副词。
【薄幸】薄情也。
【苍茫】迷茫、怅惘。
【草草】匆匆表状态的形容词,与通常表示粗率、敷衍的含义有所不同。
【参差】①表示估量的副词,有“几乎”“仿佛”“大概”“大约”等义。与通常用作形容词作“不齐貌”解者不同。张谓《春园家宴》诗:“山间醉来歌一曲,参差笑煞郢中儿。”②表示事情乖迕、不如人意的形容词,含有“蹉跎”(虚度时光)或“差池”(错失)的意思。
【曾是】乃是,正是,本是,已是。“曾”不是“曾经”的“曾”,而是加强肯定语气副词。陈子昂《答韩使》诗:“汉家失中策,胡马屡南驱。闻诏安边使,曾是古人谟。”意思是遣使安边乃是故人人的计谋。孟浩然《与黄侍御北津泛舟》诗:“本欲避骢马,何知同鹢舟。岂伊今日幸,曾是昔日游。”
【常年】常年、常日、常时,均犹言往年、往日、往昔时,不是整年、经年或平常之时的意思。杜甫《腊日》诗:“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销。”
【沉吟】思量或斟酌的意思,动词;与通常用作形容词表迟疑不决者不同。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笑读曹娥碑,沉吟黄娟语。”此用曹操与杨修竞猜曹娥碑背面隐语事,意言思量或琢磨“黄绢”一语的含义。
【次第】①况状之辞,犹云状态也。②进展之辞,犹云接着也。①②①②
【从容】①动词,盘桓逗留义,与通常表示舒缓不急义而用作形容词者有所不同。罗隐《送舒州宿松县傅少府》诗:“留取余杯待张翰,明年归棹一从容。”这是邀对方届时稍事盘桓。②闲散游乐义。
【等闲】平常也;随便也;无端也。
【丁宁】①殷勤。②形容词,仔细或分明。与现代的“嘱咐”义不同;字形或作“叮咛”。
【方】①副词,已,已经,表示已然。不是一般“正”“才”的意思。②副词,将、近,表示将然。也不是“正”“才”的意思。鲍照《发后渚》诗:“江上气早寒,仲秋始霜雪。从军乏衣粮,方冬与家别。”
【分外】①常规常格之外,犹言特殊、过分,多以形容词的身份作谓语。②指本分之外,犹言非分。
【甫能】犹云方才也。秦观《鹧鸪天》词:“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忽如】①犹如。②忽然义。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浑】①犹全也;直也。②犹还也。
【将谓】动词,表示测度和推断。
【就中】①其中,表示范围。②其间,表示处所。③其时,表示时间。
【堪】副词,将,表示将然。
【可怜】①可喜也。王昌龄《萧驸马宅花烛》诗:“可怜今夜千门里,银汉星槎一道通。”言可喜驸马尚主,如牛女银河故事也。白居易《曲江早春》诗:“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言可喜游人尚少,得以傍池闲步也。②可爱也。“怜”有爱义。李白《清平调》诗:“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此言飞燕新妆之可爱。③可羡也。“怜”有羡义。白居易《长恨歌》诗:“姊妹弟兄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此羡杨家之贵盛也。④可贵、可重也。李商隐《读任彦升碑》诗:“任昉当年有美名,可怜才调最纵横。”此言才调纵横之可贵也。⑤可惜也。陈与义《邓州西轩》诗:“瓦屋三间宽有余,可怜小陆不同居。”言可惜不同居也。⑥可怪也。引申为甚辞,犹云很也,非常也。陆游《平水》诗:“可怜陌上离离草,一种逢春各短长。”此怪青草之同是逢春,而短长各不同也。一种,犹云一样。
【凝愁】深愁也。
【凝目】注目。
【凝眸】注目。
【凝睇】注目。
【凝情】痴情。
【凝咽】哽咽不已也。
【凝伫】①凝态义者,犹云徘徊或小立,凡见于动作者属之。②凝望义者,凡凭高倚阑有所企望者属之。③凝想义者,如怀旧念远,悠然神往,凡表示想念者属之。④凝魂义者,凡感怀伤神等等表示情感者属之。
【无赖】①可喜,可爱,与通常放刁撒泼或指品行不端者不同,往往含有亲昵意味。徐凝《忆扬州》诗:“天下三分明月夜,无赖二分在扬州。”辛弃疾《清平乐》词:“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②无意、无心,不是通常“无聊赖”。
【着意】存心、有意,和常见的注意有一定差别。
【坐断】犹云占住或把住也。
(岁寒斋主
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