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习格律诗笔记(连载之十六)

 江山携手 2018-12-08

六、格律诗的语法特点

古代诗词,在语法方面,同古代散文以及现代诗歌,都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古代诗词很注重精练,以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同时又要求整齐,格律诗还有种种格律规定,因此就有了自己的特点。其中既包括与古代散文的不同,也包括与现代诗歌的不同。着重解说以下几点:

(一)句子成分的省略

诗词注重精练,以尽量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一个完整的句子,有各种成分,最起码的要有主语和谓语。然而,在古诗词中,不完整的句子是常见的。每种成分都有省略的情况。省略,可以使诗句紧缩、精练和符合诗词格律等要求。但省略是有条件的,如果乱用省略,就不能准确地表达意思,甚至会“因词害意”了。省略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

1、省略主语。在古代诗词中最多见,在一首诗词中,各句的主语如果不变换,省略了主语也能读懂;但有时各句的主语有变换,但也常常省略。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前一句省略了主语“我”,后一句省略了主语“我们”。再复杂一点的,如李白的《宿荀媪家》:“跪进雕胡饭,月光明素盘。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头句和末句,主语不一样,又都省略了。头句省略了主语“荀媪”末句省略了主语“我”。

2、省略谓语。谓语和主语同是句子的主要成分,主语虽是一句之“主”,但也不像谓语那样重要。在古代散文中。谓语省略的情况不多,而在古代诗词中,谓语常常被省略。如刘禹锡的《至潜水驿》:“枫林社日鼓,茅屋午时鸡。鹊噪晚禾地,蝶飞秋草畦(qí)。”前两句与后两句一对照,很容易发现前两句谓语的省略。后两句的谓语没有省略,“噪”和“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作的。前两句“鼓”和“鸡”的动作在字面上没有说明,但可体会出来。前两句的意思是,为迎社日,枫林里响起了鼓声;中午时分,鸡在茅屋旁边啼叫。诗中“鼓”和“鸡”的动作虽在字面上没有说出,但可体会出。若不省略谓语,这两句应有“鼓响”、“鸡啼”之语。后两句的谓语没有省略,“噪”和“飞”是说明“鹊”和“蝶”的动作的。再如王维的《送李使君》:“山中一夜雨,树杪(miǎo,树梢)百重泉。”前后两句都省略了谓语。前句从“雨”字可知谓语动词是“下”,继而又可推知后句省略的是“积下了雨水”。这两句的意思是:“山中下了一夜的雨,树梢积下了雨水,象百重泉”。

3、省略谓语动词。如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后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响起”。后句的意思是“边秋响起一雁声”。再如陈子昂的《感遇》:“云构山林尽,瑶图珠翠烦。”前后两句各由两个句子形式组成,其间省略了连词“而”。又每个句子形式都省略了谓语动词,这两句如添了谓语动词,则是,“因盖云构(云构:一座高耸入云的建筑)而把山林伐尽,因做瑶图(一件珍贵的饰品)而用珠翠烦(很多)”。还有的诗,是前后相连的两句,有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如岑参的《白雪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后一句省略了谓语动词“吹拉弹奏”,这是从前句的意思体会出的。再如王维的《使至塞上》:“肖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后句看来是个完整的句子,实际上前面省略了谓语动词“说”。后句是“候骑”所说的话。

以合成谓语组成的句子,省略合成谓语的一部分“是”。这在古代诗句中也多见。如杜甫的《社日》:“今日江南老,他时渭北童。”这两句的意思是:“他时(当年)是渭北之童,今日是江南之老。”前后两句的合成谓语都省略了“是”。再如汉乐府《陌上桑》:“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这四句的意思是:“十五岁时是府小吏,二十岁时是朝大夫,三十岁时是侍中郎,四十岁时是专城居。”这一合成谓语中的“是”都被省略了。

4、句子成分的省略。在古代的诗词中,句子成分的省略,还有一种多见的情况,就是省略一种成分的一部分。

1)作状语的介词结构省略了介词。如王维的《山居秋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两句谓语的动词前,都有一个介词结构作状语(即“于松间”、“于石上”),而介词结构只剩下了“松间”、“石上”,省略了介词“于”。再如李白的《送孟浩然》:“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前句将“自西辞”这一介词结构中的介词“自”省略了,后句将“于烟花三月” 这一介词结构中的介词“于”省略了。

2作补语的介词结构也有介词被省略的情况。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作补语的介词结构“于南山中”,省略了介词“于”。

3)作补语的介词结构省略了介词及其后的方位词。如许浑的《咸阳城东楼》:“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前句中的“日沉阁”是“日沉在阁后”的省略;后句“风满楼”是“风满在楼中”。两句中的补语“在阁后”和“在楼中”,介词结构中的介词“在”和方位词“后”、“中”都省略了。

4)在有平行语的情况下省略。如李商隐的《无题》中的“相见时难别也难”,在“别”字后省略了“时”字。此句的原意为“相见时难别时也难”。再如刘禹锡《春日书怀》中的“不作诗魔即酒颠。”在“即”字后省略了“作”字。此句的原意为“不作诗魔即作酒颠”。又如杜牧的《西江怀古》:“上吞巴蜀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前句在“控”字前省略了同“上”字平行的“下”字;后句在“静”字后省略了“似”字。此句的原意为“上吞巴蜀下控潇湘,怒似连山静似镜光”。

5承前省略。当省略的字词在前句出现而在后句被省略时,叫做“承前省”。如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诗共四句,“草”是第一句的主语,又作为第三、四句中的“烧不尽”和“吹又生”的宾语。

6)探后省略。当省略的字词在后句出现而在前句被省略时,叫做“探后省”。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中第二句的主语应是“月”,但被省略而在第三句中出现并充当主语。

7)人名减字省略。由于诗句字数或格律的限制,三个字的人名可能减少为两个字。此种省略极易引人不解或发生误会,这是诗人不得已而为之。如李白《奔亡道中》中的“申包惟痛哭”;孟浩然《初出关》中的“寂寞滞杨云”;孟郊《寄郑给事》中的“赏句类陶渊”等。“申包”是“申包胥”的省称,“杨云”是“杨子云”的省称,“陶渊”是“陶渊明”的省称。

8)地名减字省略。有的诗词,将诗句中的地名省略一部分。这样的省略,在李白的诗中就不少。如《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白帝城”的“城”字省略了;《妾薄命》中的“长门一步地”,“长门宫”的“宫”字省略了;《将进酒》中的“陈王昔时宴平乐”,“平乐观”的“观”字省略了;《望天门山》中的“天门中断楚江开”,“天门山”的“山”字省略了;《战城南》中的“去年战,桑干源”,“桑干河”的“河”字省略了。《望庐山瀑布》中的“日照香炉生紫烟”,“香炉峰”的“峰”字省略了。这样的省略,他人若不了解也易引起误会。如若不知道“香炉”是“香炉峰”,就可能误以为“太阳照着香炉,香炉里生紫烟”了。

(二)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

名词性词组组成句子,是由于句子的某些成分省略而造成的。在古诗词中,一个句子就是由一两个或几个名词性词组组成,而没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这种情况很多。

1、由两个名词性词组组成,而没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如张祜(hù)的《宫词》:“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前后两句都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组“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组成,两句均省略了谓语动词。这两句原来意思是:“距故国三千里,住深宫二十年”。再如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前后两句都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组“慈母——手中线”、“游子 ——身上衣”组成,两句均省略了谓语形容词。这两句原来意思是:“慈母拿的手中线,游子穿的身上衣”。

2、由两个名词性词组和一个名词组成,而没有动词或形容词。如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以及《送人东游》中的“高风——汉阳——渡,初日——郢(yǐng)门——山”,前后两句都是由两个名词性词组和一个名词组成的,也没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

3、由三个名词性词组组成,而没有动词或形容词。如陆游的《书愤》:“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前后两句都是由三个名词性词组“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组成。这两句中,虽没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形容词,但其意思也能体会出来。如果将其句子成分补全,要多出两三倍甚至更多的文字,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句子是由多个句子紧缩成的。

4、前后相连的两个诗句,如前句是一问句,后句则往往是名词性词组组成的句子,且往往省略“是”“似”之类的字。如白居易的《缭绫》中的“织者何人衣者谁?越溪寒女汉宫姬”,杜甫《旅夜书怀》中的“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两诗中第一句是问句,第二句是答句,句首省略了“是”。

5、前句是一介名词性词组组成的句子,但并不能独立,只是作为后句的一个成分而存在。如柳宗元的《江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前句是一介名词性词组组成的句子,但它不能独立,只是作为后句的一个成分——主语而存在的。再如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前句是一介名词性词组组成的句子,但它不能独立,只是作为后句的“欲饮”的宾语(“夜光杯”是指“夜光杯中的酒”)。又如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茂林刘郎秋风客,夜闻马嘶晓无迹。” 前句是一介名词性词组组成的句子,但它不能独立,只是作为后句中“马”的定语。

(三)修饰词语取代中心词语

修饰词语取代中心词语,这也是因为句子成分的省略而造成的。但是,又不同于一般的句子成分的省略。这种省略,是句子某一成分的中心词语省略了,留下了中心词语的修饰词语,而中心词语的作用由修饰词语代替。

1、主语或宾语的中心词省略了,而代之以修饰词。如杜甫的《羌村三首》:“四座泪纵横。”主语本是“四座的人们”,而让“四座”这一修饰“人们”的词语取代了。再如:辛弃疾《清平乐》中的“白发谁家翁媪?”主语本是“白发老人”而让“白发”这一修饰“老人”的词语取代了。又如虞似良《横溪堂春晓》中的“东风染尽三千顷。”宾语本是“三千顷田”而让“三千顷”这一修饰词取代了。又如刘克庄《贺新郎》中的“记得太行山百万”,“百万”原指“百万义军”,现在省略了“义军”这一中心词,而让“百万”这一修饰辞取代了。

2、谓语动词作为中心词语,为状语所取代。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角声满天秋色里”,原意是“角声在满天秋色里回荡”,“满天秋色里”是一省略“在”的介词结构,本是状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回荡”的,但却由状语取而代之了。

3、谓语动词作为中心词语,为副词所取代。如杜甫的《无家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四句中有两句谓语动词省略了,而保留着副词。即第二句中的“但”(“但”为副词,省略谓语动词“长”),第四句中的“各”(“各”为副词,省略谓语动词“奔”),两句中的谓语动词省略了,只保留着副词。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