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四十三年,乾隆皇帝为什么为多尔衮、多铎平反,而不为阿济格平反呢?

 火天大有_元_享 2018-05-07

向敬之

擅权独专不为过,但谋逆篡位是大事。这是清高宗于乾隆四十三年为多尔衮多铎兄弟平反,而对他们的胞兄阿济格维持原判的基本原则。

多尔衮摄政期间,不但功高震主,而且势重逼主。然其始终没有对少不更事的顺治帝欲取而代之。乾隆帝后来为他蒙冤抱不平,给予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睿亲王多尔衮摄政有年,威福自专”,“扫荡贼氛,肃清宫禁。分遣诸王,追歼流寇,抚定疆陲。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奉世祖车驾入都,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清史稿·多尔衮传》)

对于早逝而受多尔衮被顺治清算牵连,降为郡王的多铎,乾隆帝称其“开国诸王,战功之最”,诏令配享太庙。

而对于阿济格,清高宗在乾隆四十三年正月十四日说:“英亲王阿济格秉心不纯,往追流贼,谎报已死。又擅至沿边索马,且向巡抚嘱托公事,过迹昭著。虽前此亦有微功,究不足以低其罪,黜爵实由自取。”(《清高宗实录》卷一〇四八)

乾隆所说阿济格谎报李自成死亡、胁迫地方官攫马等事,并非清廷皇帝一以贯之严惩阿济格世系的真实原因。

阿济格的问题,主要出在多尔衮死后,欲行阴谋篡位之事。

顺治七年十二月,多尔衮病逝,阿济格立即派出三百骑兵,奔赴京城,很有抢班夺权之嫌,最起码有再造一个摄政王的可能。却被多尔衮心腹、大学士刚林窥知其意,提前赶至京城,关闭九门,做了布防,将后来的阿济格三百骑兵尽数诛杀。阿济格随多尔衮柩车至京途中,便已被济尔哈朗派出的人员监控以来。顺治帝出迎柩车,而阿济格不解佩刀,便被擒获。最后给他议罪多款,削爵,幽禁,抄家,全家开除宗籍,不久将阿济格处死。

倘阿济格篡位成功,那么也就没有乾隆的继承皇位了。虽然乾隆在四十三年恢复了阿济格后裔宗籍身份,并命其后以奉恩将军世袭,但对阿济格并没有给予实质性的平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