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爱无疆】不寻常的麻醉为手术保驾护航 ——市中心医院麻醉科为一例高风险手术患者成功实施麻醉

 兵马俑0617 2018-05-07

近日,西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配合普外三科成功为一例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完成了风险极大的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即将康复出院。

今年3月,一名来自咸阳市的52岁女性在我院普外三科被诊断为结肠癌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需要尽快做根治术,但是这名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只有32×10^9/L,仅相当于正常值下限的三分之一。患者入院后,普外三科高度重视,在组织全院专家会诊的同时,积极完善相关术前准备,特别是和输血科密切联系,准备足量的血小板,待患者血小板计数上升至合适程度后再决定手术。

 可是,患者在输注了3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后,血小板计数不但没有上升反而下降至23×10^9/L,后再继续输2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血小板计数升至27×10^9/L,但依然没有达到手术安全值的范围。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患者在等待血小板的期间,肿瘤瘤体堵塞肠管引发急性肠梗阻,并且保守治疗无效,为了保住患者的生命,必须采取急诊手术。但是,对于肿瘤合并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术中出血风险极大,对实施麻醉也是一种巨大的挑战。

病情不等人,普外三科田立民主任与麻醉科崔晓岗主任经过缜密的研究后决定:输注血小板的同时,在最短时间内急诊手术。22日下午2点,麻醉科在接到手术通知后,安排李斌副主任医师和张伟涛医师麻醉团队立即对患者病情进行再评估,并请血液科李罡灿主任医师会诊,针对患者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制定出各项治疗预案。时间就是生命,输血科张养民主任积极联系血站,在等候过程中患者血小板再次出现下降,大家都捏了一把汗,下午4点,血小板输注上的那一刻,大家才暂时松了一口气。但是,当晚上8点患者血小板升至160×10^9/L达到正常水平、准备进入手术室时,患者又出现发热,体温高达39.2℃,心率升至146次/分,气氛再次紧张起来。这时,大家同时想到了可能是输血引起的发热反应。麻醉科人员本着高度的责任心与耐心,考虑到病情的轻重缓急,决定先纠正发热反应,待生命体征基本稳定后再进行手术。

23日凌晨5时,患者的体温终于下降至36℃,心率降至80次/分,此时,麻醉团队已经等候了15个小时,他们抓住难得的窗口期立即用精准的麻醉药物剂量和娴熟的操作完成麻醉诱导插管,术中根据反复测定动脉血气结果,调整药物和输血输液的剂量,维持了患者基本生命体征和内环境的平稳。在麻醉科和手术室通力协助下,普外三科葛鹏主任医师顺利完成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上午9点45分手术结束,10点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清醒拔除气管导管,10点20分出室安全返回病房。经过普三科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术后第二天肠管排气,并可以下床活动。目前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即将痊愈出院。

近年来,随着我院各个方面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选择到市中心医院就诊,由于患者的不断增加,高龄患者、多种慢性病、合并症的患者越来越多的需要接受手术治疗,这也对我们西安市中心医院麻醉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不断提高专业技能水平,更要积极参与到患者围术期的治疗,真正做到由手术麻醉到围术期医学的转变,在新形势下我院麻醉科已做好充分的准备并不断创新进取,以迎接更大的挑战。

知识延伸: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组由多种病因所致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以骨髓造血细胞增生减低和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临床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确切病因尚未明确,再障发病可能与化学药物、放射线、病毒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再障主要见于青壮年,其发病高峰期有2个,即15~25岁的年龄组和60岁以上的老年组。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根据骨髓衰竭的严重程度和临床病程进展情况分为重型和非重型再障,国内也有急性和慢性再障之分类。

【血小板的主要功能】就是当人体血管损伤时,血小板会迅速粘附到损伤处,聚集形成由纤维蛋白固定的止血块而起到止血的作用。如果患者的血小板数量达不到正常水平,手术医生是不敢贸然手术,麻醉医师亦不能实施麻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