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活一口气:中医“气”概念之浅识

 tian_511 2018-05-07

编者按:《中医内景学》课程结束后,学员们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写了论文。程先生这篇文章专门讨论中医的“气”。“气”这个概念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占据核心位置,可以说谁能理解气,谁就掌握了中医的命门,于中国传统文化亦思过半矣。这篇论文结构非常严谨,论述也极有条理,对于“气”的方方面面都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可以说是一篇专业的标准的论文。大家若能认真阅读此文,那对中医的理解会更深入。话不多说,请阅正文——前方长文预警。


引言: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气”


在东方文化、东方哲学和传统中医理论体系里,“气”无疑是个极其重要又极其复杂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里,其内涵和外延往往有非常大的差异。西方人甚至是当代大多数的中国人自己,都将之视为虚无缥缈、玄而又玄的东西,无法理解更无法把握。但是,与理论上的费解相映成趣的是,在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用语中,涉及到“气”的词汇、语汇却随处可见。形容一个人精神面貌好,说他“气色很好”、“神气活现”、“气定神闲”、“神清气爽”、“心平气和”;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有“脾气”好坏之分,“气量”大小之别;表达一个人的情绪,常现“生气”、“生闷气”、“气鼓鼓”等不开心;去看中医,也会常见“气胀”、“气郁”、“气滞”等症状;武术练家子更有“内练一口气,外练筋骨皮”的说法;甚而中国的老师家长教育孩子,苦口婆心常说的话也是“要有精气神”、“要争气”……等等。由此可见,“气”早已经与我们的生活融入至深,以致我们不加特别注意,都几乎感觉不到它的存在。那么,在中医看来,“气”是什么,从哪里来,有何功能,与人体的关系又是怎样呢?


一、人之初:禀天地之气而生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气”构成了世界万物的本原。《周易·系辞》说:“天地氤氲,万物化生。”《庄子·知北游》也说:“通天下一气耳。”以现代哲学视角审视,远古的人们这种对自然世界的观念,可称之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中医在远古的发展过程中,与传统哲学始终相伴而行,并受到哲学思想的影响,因而在它的理论体系中,闪耀着这种朴素唯物论的光辉,想来也是极其自然的事情。是故,中医同样也认为,人和万物都是天地自然的产物,是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的结果。“清阳为天,浊阴为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是运动着的物质实体,其细无内、其大无外,一切事物都是气运动的结果,“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素问·至真要大论》)“万物”当然包括人在内,“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素问·宝命全形论》)由此可见,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也就是“天地之气”的产物,人的形体构成,实际上也就是以“气”为其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医门法律》中所说的“气聚则形成,气散则形亡”,更加明确地表达了这一思想。此其一也。


其二,中医同时认为,气,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气化作用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所谓气化,是指气的运动变化及其伴随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素问·六节藏象论》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也就是说,人的生命活动,需要从“天地之气”中摄取营养成分,以养五脏之气,从而维持机体的生理活动。


回望几千年前那漫长的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代,我们的古人能对人的生命起源问题有这种朴素的唯物论认识,不得不令我们今人感慨万端并致以真诚的敬意。正因为中医认为气既是构成人体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具有活力很强的不断运动着的特性,对人体生命活动至关重要,所以中医学中十分注重以气的运动变化来阐释人体的生命活动。


二、气之源:先天与后天

气既是构成人体又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那么,人的一身之气又是从何而来呢?对此,《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出:“夫精者,身之本也。”由此可见,人体之气,就生命形成而论,有了精才能形成不断发生升降出入的气化作用的气,也即,“精在气先,气由精化”。其中,先天之精可化为先天之气,后天之精所化之气与肺吸入的自然界之清气相合而为后天之气。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相合而为一身之气。


(一)先天之精

所谓先天之精,又称肾中精气,是指禀受于父母的生殖之精,这种精气先身而生,与生俱来,是父母之精气相合而形成的胚胎发育的原始物质,也即《灵枢·本神》中所说:“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没有先天之精就不会有生命的产生。《灵枢·经脉》说的更加明确:“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因先天之精封藏于肾,在胚胎组织发育过程中,肾最先发育成形,在中医中,肾被称为“先天之本”,即来源于此。


(二)水谷之精

《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生命在出生以后,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和能量,主要来源于摄入的饮食物,并通过脾胃运化功能而生成水谷之精气。中医认为,脾主运化,它的其中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把摄入的水谷(饮食物)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供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之所需。《灵枢·五味》说:“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因此,人体要保持旺盛的活力和生气,离不开水谷之精的滋养。而水谷之精气吸收的多与少,端赖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与否。只有脾的运化功能旺盛,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能健全,才能为化生精、气、血、津液提供足够的养料,也才能保证生命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正因如此,中医认为脾胃非常重要,与肾相对,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三)自然之清气

生命要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机体运转,必须要一刻不停地呼浊吸清,吐故纳新。现代科学也已经清楚地发现,空气中含有的氧是维持机体必不可少的物质。也正因如此,生活在空气负氧离子含量高的地区的人,大多容易长寿,而长期生活在雾霾多发、空气严重污染地方的人,容易罹患各种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天气通于肺。”肺是体内体外气体交换的场所,要吸收外界的清气,自然也就离不开肺的呼吸。中医认为,肺主呼吸之气,也主一身之气,肺对于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总之,气的生成,一靠肾中精气、水谷精气和自然界之清气供应充足,二靠肾、脾胃、肺等脏腑生理功能的正常活动。就其关系而言,先天之精有赖于后天之精的不断培育和充养,后天之精的化生,也同样离不开先天之精的活力资助。


三、气之用:气者人之根本也


气,作为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它对于人体具有十分重要的多种生理功能。《素问·五常政大论》云:“气始而生化,气散而有形,气布而蕃育,气终而象变,其致一也。”《医权初编》在论及气的重要作用时,也说:“人之生死,全赖乎气。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难经·八难》更是高度凝练地一语以蔽之:“气者,人之根本也。”归纳起来,在中医看来,气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作用

气的推动作用,是指气作为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具有激发和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以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功能。如果气的推动、激活作用先天不足或者后天受到抑制,就要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或生殖,或使血、津液的生成不足和运行迟缓,进而出现各种病理变化,如老年人的便秘,很多都是因为气虚,气的推动作用减弱而引起的。


(二)固摄作用

气的固摄作用,是指气对血、津液、精液等液态物质的稳固、统摄,以防止其无故流失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1、气能摄血,也就是气能约束血,能使血循行脉中而不至于逸出脉外;2、气能摄津,是说气能约束汗液、尿液、唾液等,调控其分泌量或排泄量,防止异常丢失;3、气能固精,是说气能固摄精液,使之不因妄动而频繁遗泄。


从上不难看出,气的推动作用与固摄作用的指向对象均为血、津液等,从表面上看,这两者是矛盾的,实际上细致考察,就会发现这两者是相反相成的。气一方面能推动精、血、津液等液体物质的输布、排泄,另一方面,气又可固摄他们,防止其无故流失。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这就像城市里星罗棋布的自来水管道,既能把清洁的饮水送到千家万户,又能防止各种跑冒滴漏减少损耗。正是由于这两方面作用的相互协调,才构成了气对体内液态物质的正常运作、分泌、排泄的调节和控制,构成维持人体正常血液循环和水液代谢的重要环节。


(三)温煦作用

气的温煦作用,是指气具有温暖机体、脏腑、经络和四肢百骸的作用,故曰“气主煦之”(《难经·二十二难》)。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人体的体温,就是依靠气的温煦作用来维持相对恒定的。血和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循环运行,除了依靠气的推动作用,也同样离不开气的温煦作用,是故中医一直也有“血得温而行,遇寒则凝”的说法。如果气的温煦作用失常,则人体很可能会出现畏寒喜热、四肢不温、体温低下、血和津液运行迟缓等寒象。


(四)防御作用

气的防御作用,是指气护卫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其气必虚,指的就是气的防御作用减弱,外协得以侵入机体而致病。一般来说,气的防御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抵御外协的入侵;二是可以驱邪外出,减轻、消除病邪对机体的损害;三是有助于机体的康复。当气的防御功能减弱时,机体抵御邪气的能力就能减低,易于感邪发病。


(五)气化作用

气化作用,是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变化,也就是精、气、血、津液各自的新陈代谢及其相互转化。例如,人体气、血、津液的生成,都需要将饮食物转化成水谷精气,然后再化生成气、血、津液等。故气化的过程,也就是体内物质消化吸收的代谢过程,也是物质转化和能量转化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气化就没有生命。


总而言之,气的推动、固摄、温煦、防御、气化这五个功能,虽然不尽相同,但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在整个生命活动中,它们相互促进、协调配合,共同维系着人的生命过程。


四、气之分:元宗营卫


人体的气,从整体上来说,包括了如上所述的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和肺等多种脏腑功能的共同作用之下,充沛于全身而无处不至。根据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的不同,中医学中,通常将其概略的分为如下几种:


(一)元气

元气,又称“原气”、“真气”。元气根于肾,元气的组成,以肾所藏的精气为主,依赖于肾中精气所化生。《景岳全书》云:“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由此可见,元气虽主要取决于先天遗传之禀赋,但它亦与后天脾胃运化水谷精气的功能密切相关。元气的主要功能,在于推动人体的生长和发育,温煦和激发个个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故中医认为它是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生命活动的原动力,也是维持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二)宗气

宗气,是积于胸中之气,宗气在胸中积聚之处,中医称之为“气海”,也称为“膻中”。宗气是以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自然之清气为其主要组成部分,相互结合而成。因此,肺的呼吸功能和脾胃的运化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影响着宗气的盛与衰。《灵枢·刺节真邪》说:“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可见,宗气的主要功能有二:一是走息道以行呼吸。凡是语言、声音、呼吸的强弱,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二是贯心脉以行气血。凡是气血的运行、肢体的寒温和活动能力、视听感觉能力、心脏跳动的强弱及其节律等,都与宗气的盛衰有关。


(三)营气

营气,是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因其富于营养,故得此名,很多书中也称之为“荣气”。因为营与血关系极为密切,故常常“营血”并称;因其与卫气相对而言,属于阴,故常常也称之为“营阴”。营气,主要来自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营气分布于血脉之中,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而循脉上下,营运于全身。故《素问·痹论》说:“营者,水谷之精气也。和调于五脏,洒陈于六腑,乃能入于脉也,故循脉上下,贯五脏,络六腑也。”营气的主要功能,包括营养和化生血液两个方面。


(四)卫气

卫气,是运行于脉外之气,与营气相对而言,它属于阳,故常常也称之为“卫阳”。卫气主要由水谷精气所化生,古医书将它的特性概括为四个字——“慓疾滑利”,也就是说它的活动力特别之强,流动很迅速,所以它不受脉管的约束,运行于脉外与皮肤、肌肉之间。卫气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一是护卫肌肤,防御外邪入侵;二是温养脏腑、肌肉、皮毛等;三是调节腠理的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等。


从上面的归纳可以看出,营气和卫气,都是以水谷精气为其主要的生成来源,但是“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主内守而属于阴,卫主外卫而属于阳,二者之间的运行必须协调,不失正常,才能维持正常的机体生理功能。


(五)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

人体的气,除了上述最重要的划分方法之外,还有脏腑之气、经络之气等划分。所谓脏腑之气与经络之气,实际上都是元气所派生的,说到底,是元气分布于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即成为某一脏腑或某一经络之气。它属于人体元气的一部分,也是构成各脏腑、经络的最基本物质。


五、气之机:升降出入藏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人体的气,就是不断运动变化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而气的运动,中医有个专有名词——气机。


气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但在中医理论上,一般都将它们归纳为升、降、出、入四种基本形式。但笔者认为,气的升降出入,可以视为是气的积极的运动状态,而气的闭藏,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可以把它视为是气的一种消极的、暂时静止的运动状态,因此,笔者将气的闭藏也作为气机之一种,与升降出入相并列,不知此论能否得到认同?


人体的脏腑、经络,都是气升降出入的场所,气流布全身,时刻推动和激发着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古人认为“升降出入,无器不有”,“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由此可见,在中医看来,我们的生命始终处于气化运动过程之中,没有气化运动就没有生命。因而气机调畅,与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在维持机体生命和健康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脾、胃与气之升降

中医认为,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主运化、升清和统摄血液。通过脾胃的运化功能,能将饮食物转化为水谷精微之后天精气。而脾的运化功能,是以升清为主。升,是指脾气的运动特点以上升为主,清,指的就是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升清,就是指水谷精微的吸收和上输于心、肺、头目,通过心肺的作用得以化生气血,以营养全身,故有“脾以升为健”的说法。脾的升清功能正常,脾气升发,则元气充沛,人体才有勃勃生机,同时,也只有脾气升发正常,才能使机体内脏不下垂。若脾气不能升清,则水谷不能运化,气血生化就失去源泉,可能就会出现神疲力乏、腹胀、脱肛、内脏下垂、泄泻等症状。这是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脾的升清,是和胃的降浊相对而言的。胃为“水谷之海”,饮食物入胃,经胃的腐熟后,必须下行入小肠,进一步消化吸收,所以说胃主通降,并以降为和。胃的降浊是受纳的前提条件,所以胃失通降,不仅可以影响食欲,而且因为浊气在上而发生口臭、脘腹胀闷或疼痛以及大便秘结等症状,若胃气不仅失于通降,进而形成胃气上逆,则可能出现嗳气酸腐、恶心、呕吐、呃逆等症。


(二)肺与气之宣发肃降

在五脏之中,肺主气、司呼吸。《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气者,届属于肺。”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中也说:“气通于肺脏,凡脏腑经络之气,皆肺气之所宣。”由此可见,肺既主呼吸之气,也主一身之气。肺的呼吸运动本身,就是最直接直观的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同时,肺主治节,肺有节律地一呼一吸,对全身的气机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这种调节作用,主要体现为肺主宣发和肃降。所谓宣发,即指宣发和布散,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和四周的布散;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之意,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排出体内废气;二是将脾所转输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至全身,外达于皮毛;三是宣发卫气,调节腠理之开合,以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同样也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吸入自然之清气;二是因其位最高,为华盖之脏,故能将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后天之精气、津液向下布散;三是能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义务,以保持清洁。总之,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是一对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直接反映了气之升降出入。在生理情况下,两者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在病理情况下,则又常常相互影响。只有宣发、肃降都正常,人体气机才能通畅,脏腑功能才能正常发挥。也正因此,自古以来,养生、修行、练功之人,调息之法,均是秘不外宣的重要法门。


(三)肝、三焦与气之调畅

五脏之中,肝主疏泄。疏,即疏通;泄,即发泄、升发。肝的疏泄功能集中反映了肝主动、主升的生理特点,是疏通、畅达、升发全身气机的一个重要环节。肝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对于气的升降出入之间的平衡协调,起着至关重要的调节作用。如果肝的疏泄功能正常,则全身气机调畅,气血和调,经络通利,脏腑、器官等的活动也就正常和调。如果肝的疏泄功能异常,则可能出现诸多病理现象。


与气机调畅关系密切的另一个脏腑是三焦。三焦的概念,自古以来就有各家学说,认识颇不统一。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较为一致的观点是,三焦是人体胸腹腔这个“大囊”之中包裹着的脏腑之间的“腔隙”。中医认为,三焦是气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故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它的一个重要生理功能就是通行元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难经·三十一难》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中藏经》之《论三焦虚实寒热生死顺逆脉证之法》中,对三焦通行元气的作用,作了详尽的描述,它认为三焦“总领五脏六腑、营卫经络、内外左右上下之气也;三焦通,则内外左右上下皆通也,其于周身灌体,和内调外,荣左养右,导上宣下,莫大于此者也”。


(四)肾与气之闭藏

《素问·六节藏象论》云:“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藏精,是肾的主要生理功能。肾对于精气的闭藏,主要是为精气在体内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生理效应,创造良好的条件,不使精气无故流失,影响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能力。肾中所藏之精气,除了前面所说的先天之精和脾胃运化生成的水谷之精气,还包括其他所有脏腑生理活动中化生的精气通过代谢平衡后的剩余部分,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


肾除了闭藏精气之外,还主纳气。肾主纳气,是指肾有摄纳肺所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的作用,以保证体内外气体的正常交换。《类证治裁·喘症》说:“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出气,肾主纳气,阴阳相交,呼吸乃和。”从某种角度来说,肾的纳气功能,实际上也就是肾的闭藏作用在呼吸运动中的具体体现。


六、气之疾:不足与失调


人体的气和血流行于全身,是脏腑、经络等一切组织器官进行生理活动的物质基础,如果气血失常,必然会影响及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而导致疾病的发生,所以《素问·调经论》说:“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


单就气的疾病(失常)而言,大体包括:由于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散太过而致气的不足、气的某些功能减退、气的运动失常等。前两者多表现为气虚,后者则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和气脱等气机失调病理变化。


(一)气虚

气虚,是指元气耗损,能量不足,脏腑功能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的病理状态。形成的原因主要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肾的功能失调而致气的生成不足,也可因劳倦内伤,久病等而致。


就症状而言,肝气虚,主要表现为头目昏花、视物模糊(因“肝开窍于目”),无精打采,晨起筋骨僵硬(因“肝主筋”);心气虚,主要表现为心悸,气短,多汗(因“汗为心之液”),劳则加重,神疲体倦(因“心主神明”);脾气虚,主要表现为纳差、食后胃脘不舒(因“脾主运化”),四肢乏力(因“脾主四肢”),形体消瘦(因“脾主肉”),面色萎黄,大便不调(因“脾与胃相表里”、“胃主降浊”);肺气虚,主要表现为短气自汗、声音低怯、咳嗽气喘、胸闷、易于感冒、大便不畅(因“肺主呼吸”、“肺主宣发肃降”);肾气虚,主要表现为耳鸣(因“肾在窍为耳”),眩晕健忘(因“肾主藏精”、“精生髓”),腰膝酸软乏力(因“肾主骨”),小便数而清(因“肾主水液”),白带清稀(因“肾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呼吸浅促(因“肾主纳气”)。


除此之外,由于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因而在气虚的情况下,必然也会影响到血和津液,导致血和津液生成不足,运行迟缓,或无故流失,从而引起血和津液的多种病变。


(二)气机失调

如前所述,升降出入,是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也是脏腑经络、阴阳气血矛盾运动的基本过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正常,则脏腑经络、阴阳气血功能能维持相对的协调平衡;反之,如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异常,则必将打乱人体自身的这种动态的协调平衡,导致五脏六腑、表里内外、四肢九窍等多方面的多种病变。中医将人体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状态,称之为“气机失调”,一般而言,包括了气滞(气的流通障碍)、气逆(气的上升运动过强或下降运动不足)、气陷(气的上升力量不足或下降力量过强)、气闭(气的外出受阻)和气脱(气不内守而外脱)等诸种病理变化。


1、气滞。气滞,也即气机郁滞不畅。主要是由于情志内郁,或痰、湿,食积、淤血等阻滞,影响到气的流通,形成局部或全身的气机不畅或阻滞,从而导致某些脏腑、经络的功能障碍。气滞于身体某一局部的话,可以出现胀满、疼痛,甚至淤血、痰饮等症。由于肝升肺降、脾升胃降,在调整全身气机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气滞不仅能使肺气壅滞、肝郁气滞、脾胃气滞,而且肺、肝、脾、胃等脏腑功能的障碍也能反过来形成气滞。


2、气逆。气逆,为气机升降市场,脏腑之气逆上的病理状态。多由情志所伤,或因饮食寒温不适,或因痰浊壅阻等所致。气逆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在肺,则肺失肃降,肺气上逆,发为咳逆上气;在胃,则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发为恶心、呕吐、嗳气、呃逆;在肝,则肝气上逆,发为头痛头胀,面红目赤而易怒。由于肝主动主升,同时又为藏血之脏,因此在肝气上逆时,严重的还可导致血随气逆,出现咯血、吐血、气血上涌壅遏而致昏厥。一般而言,气逆于上,多以实为主,但也有因虚而气上逆者,如因肺虚而失肃降、胃虚失降导致的肺气、胃气上逆。


3、气陷。气陷,实际也是气虚病机的一种,以气的无力升举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病理状态。机体内脏的位置相对恒定,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因此,在气虚而升举力量减弱的情况下,就会引起某些内脏的下垂,如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由于“人受气于谷”,气生化于脾,脾主升,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所以在脾胃气虚时,更易导致气陷,故气陷常称为中气(即脾胃之气的合称)下陷,常见伴随有腰腹胀满重坠,便意频频,以及短气乏力,语声低微,脉弱无力等症。


4、气闭和气脱。气闭和气脱,都是以气的出入异常为主的病理状态,临床多表现为厥、脱等重症。气闭,多由于浊邪外阻,或因气郁之极,致气的外出受阻从而出现突然闭厥的病理状态。气脱,多由于正不敌邪,或蒸汽的持续衰弱,以致气不内守而外脱,或因大出血、大汗等气随血脱或气随津脱而致气脱,从而出现功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七、气之调:补与理,敛与散


对于人体“气”之不足和失调的各类疾病,中医在治疗方面的理论体系十分完备,手段方式也灵活多变,针、灸、推拿、导引、汤药、食疗等等,对气之疾病,一般来说,都有十分确切的治疗或保健效果。仅就汤药而言,对于因气之不足而致虚的问题,重点在“补”,人参、党参、西洋参、太子参、黄芪、白术、山药等药,可收显效;对气滞、气陷、气逆等气机失调的问题,重点在“理”,陈皮、枳实、香附、木香、乌药、麝香、薤白等本草,运用得法,可建奇功。


除了补气与理气之外,针对气之疾病,尚有“敛”与“散”之别。应方生老师就认为,五藏六腑乃人身之重器,六腑以通为用,无所谓敛散。五脏藏精气而不泻,敛故不可少,然五脏各有大用,其气欲行,散亦不可少。故行则散,散则耗,耗则虚,虚则敛,敛则郁,郁则闭,闭则行,行则散。酸以敛之,辛以散之,欲敛欲散,总视其脏之需求及特性而处以汤药。


结语:戒急除躁积跬步,勤学活用求真章


气、血、津、液,作为人体机能和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物质基础,是中医特别关注和特别重视的基本范畴。本文围绕中医“精气”之概念,立足最初步的学习和最粗浅的理解,溯其源,概其用,分其类,析其机,探其疾,求其治,不自量力地努力尝试搭建了一个小小的、略带个人色彩而又尽显稚嫩的认识框架。然气之概念,勾连甚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因篇幅所限,对气、血、津液的关联问题未能过多涉及,更因所学有限,对最后一部分的论述,更是一笔带过,略而不周,未能展开和深入。整体而言,因学力不逮,难免挂一漏万,多有乖误。本文名为论文,实为读书之笔记。


行文过程中,虽诸多引经据典之处,貌似读书甚多,实则是东“拉”西“扯”,大多迄今尚未亲自读过,而是从老师讲义、统编教材或别人书籍中“随手拈来”,用以填充骨肉,为我所用,实属投机取巧。尽管如此,在引用之余,我还是深深地被中医的传统理论、被老祖宗的聪敏智慧、深刻洞见所震撼,所感动,也深感未来学习中医经典之路“道阻且长”,未有穷期。

作为中医门外汉,有缘结识应方生老师及其他同好,并利用工作之余,跟随老师在每个周末远程学习中医知识,每每感到快乐而充实。对中医理论及其经典的学习之路,因为有了明师的引路,我们才能更容易地“得其门而入”。


然而,中医的星空,群星璀璨;中医的文献,汗牛充栋。对于我等岁数的初学之人,如何研习方是正道呢?


我不禁想起《庄子·内篇》中的一句大多未能被完整引用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是啊,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没有边界的),用有限的人生追求无限的知识,是必然失败的。我想,对像我这样的大多数人而言,一方面,要牢记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道理,因此要戒急戒躁,碎步前行,抛却功利之心,唯求自得之乐,克服困难坚持研习中医经典;另一方面,更要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大胆从解决自身、家人、朋友、身边人的小毛小病和日常保健入手,不断培植中医思维,不断提升中医素养,不断提高能力水平。在实战中提高,在使用中积累,在参照中求知。或许,这样的研习之路,方为正道乎?

参考资料:

1、应方生:《中医内景学》讲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