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加入伯恩斯坦的古典音乐答题大会丨《年轻人的音乐会》第四期盛宗亮导读

 张問骅 2018-05-07



音乐之光编者按:这一期节目是整个《年轻人的音乐会》里最独特的,因为这是一期古典音乐“答题大会”!按照伯恩斯坦的说法,他首先是要测试大家的“乐感”,其次也包括测试大家对音乐的知识储备,这两者其实是分不开的。盛宗亮老师是这样评价这一期内容:

盛宗亮老师:这次伯恩斯坦给大家出的难题:你应该如何去欣赏音乐? 在你聆听音乐的时候你都去听什么? 是听结构?听不同的乐器?还是听音乐的形象?什么是音乐的形象? 什么是音乐的调式?什么是调的概念?大调和小调有什么区别?如何评价音乐?它的好与坏是如何产生的?是用我们的直觉吗?

——接下来就来看一下本期内容,我们将遇到哪些主题和作品:


第一课:本周的内容涉及到音乐的一个关键概念:乐感(musicality)。这并不是个陌生词,我们也经常不假思索使用。那么什么是“乐感”?我们是否能说清楚?“乐感”就是天生的音乐感觉吗?这或许是最常见的一种理解。本周的课程主要就是来测试大家的乐感,但在测试之前,首先要厘清何谓“乐感”——我们来听伯恩斯坦如何说。在伯恩斯坦这里,“乐感”首先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对音乐的敏感,只有在这种敏感的前提下,你才能分辨出音乐的内容。当然只有对音乐的敏感还不够,还需要知识储备来帮助你判断。所以“乐感”是双重性的,既有先天的,属于个人的敏感差异,也有后天的,需要通过不断学习积累的知识基础。从这个角度看,即便一个人自认为天生乐感不好,也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不断提升经验。那么我们就来开始本周的测试吧。

  • 涉及曲目:勃拉姆斯《第一交响曲》

第二课:和昨天的乐感测试比,今天的内容要丰富很多——因为这是通过相对完整的一部作品来测试你的乐感,这部作品就是XXXX(要保密)。当然,在现场演出的时候,伯恩斯坦隐匿了作品的名称,希望大家通过对音乐的直接感受,来猜测这部作品的:作曲家、国籍、时期、风格甚至曲式。或许对非音乐专业的乐迷而言,对作曲家、国籍、时期、风格还能说出一二,至于曲式,就哑口无言了。这也是为何我们要把在当年的演出次序上并非这么靠前的《乐感测试》,挪到前面来,大家可以去看一下课表,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年轻人的音乐会》,来弥补非音乐专业乐迷在音乐知识上的缺乏,以及巩固专业乐迷的音乐知识。那么就让我们跟伯恩斯坦一起答题吧!

  • 涉及曲目:XXXX(要保密)

第三课:我们在前面的两课,测试了曲式、风格、节奏、线索、管弦乐编曲这些问题。第三课的测试,我们要给你们演奏另外一段简短的完整作品。这次我们也会让你们像第二课一样那样去选择、辨认、猜测同样的问题:作曲家的姓名、国籍、大致历史时期——还有音乐风格和曲式。这同样的五个问题。

  • 涉及曲目:XXXX(要保密)

第四课:这一堂课,伯恩斯坦让乐团休息,换到钢琴进行测试。我们要知道伯恩斯坦不仅是伟大指挥家、作曲家,同样是钢琴家,不过他好像从来不举办独奏音乐会,只是弹协奏曲。钢琴上的测试如何进行呢?他会提一个问题,然后用钢琴弹奏,让大家判断对错,比如:这是一个大调音阶;这是圆舞曲等。

第五课:周五的课程听名字就不一般:关于音乐术语的十个尖端问题,这又是怎么个玩法呢?其实就是第四课的倒转。伯恩斯坦来弹奏一段“音乐”,然后问大家这是什么,比如:

  1. 有几个音同时弹出来。你们管这个叫什么?

  2. 又有几个音,但不是同时弹出来的。你们管这个叫什么?

  3. 用什么音乐术语来表示我现在做的(弹奏的)?

全部测试完毕,您将听到一首里姆斯基-柯萨科夫 《西班牙狂想曲》,这部作品没有测试,而是对大家一周来的辛苦答题的奖励!怎么样?对伯恩斯坦的古典音乐“答题大会”充满了好奇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