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学与人生境界 | 刘大钧

 月满西楼057 2018-05-07

《易》学与人生境界


作者简介:刘大钧,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山东大学教授,中国周易学会会长, 《周易研究》学刊主编



与西方哲学注重纯思辨性相比,中国哲学常被称为生命的学问。中国哲学中的所有问题都是围绕人生问题而展开的,中国历史上每一个完善的哲学体系都最终落实于人生实践当中,在思想与人生关系上无不以知行合一为其根本信念。《周易》作为中国哲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之一,其思想扎根远古,汇通古今,具有丰富而独特的人生哲学,值得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和品味。


要想理解《周易》的人生哲学,还是先要澄清《周易》这部书的性质及其言说方式问题。《易》本卜筮之书,这是当今学界较为普遍赞同的观点。但是,也有一些学者坚持《周易》的思想性,不赞同将《周易》视为卜筮之书。与此相关,不少学者都主张《周易》古经是卜筮之书,思想性不强,《易传》才是哲学著作,《周易》经传的性质是不同的。

概括地说,无论赞同“《易》本卜筮之书”与否,大家几乎都将卜筮与思想相对立起来,认为卜筮之书就不具有思想性,承认《易》是卜筮之书也就意味着否定了它的思想性,《周易》的思想性与卜筮是不相干的。我们认为,这种看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卜筮是《易》学之母体,没有卜筮也就不会有《周易》这部书,更不会有独特的易学思想。将《周易》的卜筮与思想性相割裂,从历史上和理论上都是讲不通的。

从哲学的视野来看,卜筮活动本身就建立在人与天地万物相感通的基础上,蓍草及其运算只是这一感通得以实现的手段。如果没有人与天地万物的感通,卜筮活动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根基。这种人与天地万物的一体相通,体现出卜筮活动所蕴具的终极境界。在这一终极境界中,天地人物融为一体,过去现在未来融为一体,整个时空都汇于当下,通达无碍。也就是说,卜筮活动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物我合一的体现。

卜筮所占测的吉凶祸福,也不是纯粹外在力量所左右的结果,它是和当事人的身心状态密切相关的,当事人的外在行为和内在精神都是造成占断结果的因素,也是未来凶而转吉、吉而变凶的主导力量。所以,卜筮并不是对人与事的外在性的探知,而是与人的意识和行为紧密相连,是知行合一的。抛开了卜筮,我们就无法理解《周易》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人生境界的根源之所在。

另外,既然是卜筮活动也就无法回避鬼神的问题,所谓“人谋鬼谋,百姓与能”(《系辞下》)。在《易》学中,一直对鬼神保有一颗敬畏之心,体悟易道就是要“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上》)。鬼神问题既是易学的神秘性所在,也与古人的宗教信仰有关,在古代易学家的精神世界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们研究《易》学人生哲学所不应忽视的问题。


以卜筮为母体的《易》学,随着历史文化的演进其内涵也在不断转进,不断摄取新的哲学文化养料。在马王堆帛书《要》篇,孔子说:“赞而不达于数,则亓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亓为之史。”又说:“《易》,我后亓祝卜矣,我观亓德义耳也!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又仁[守]者而义行之耳。”巫之《易》只是幽赞于神明而卜筮,并未能把握其中的数理亦即卜筮之所以然;史之《易》则明晓了卜筮之数理,但却未能体察到其中的德义内涵,只有到了孔子那里卜筮与《易》才发生了根本性转换,创造性地诠释了其中蕴含的天人价值内涵。

“赞”、“数”、“德”三者层层演进,是一个连续性的意义生成过程。《说卦传》云:“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蓍,参天两地而倚数,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这段话正是对卜筮与《易》演进过程的统合性论说,将巫史文化和儒家义理整合为一体。其中,“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也就是《易》学所要昭示的人生境界。

“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所谓的“道德”与“义”并不局限于仁义道德的修持,而是将人置于天地视域之中,以天地境界为终极目标。《大象传》就是鲜明的代表,开篇即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道是刚健的,将之落实到人生中就是自强不息的品格;地道是柔顺的,将之落实到人生中就是厚德载物的品格。

在《易》学看来,天地四时往复变化,无一时不变,无一处不变,天地四时之变并不是同质性的循环,而是充满生命力的积极推展,是一个不断创生和成就的过程。《系辞传》说“生生之谓易”,又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成了天地的最高价值,“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彖传》)。在天地而言则是创生、生成,在人生而言则是生成、成就,成就自我、成就他人都属于“生”,理想的人格就应该像天地一样,做到“善世而不伐,德博而化”

《系辞传》云:“夫乾,天下之至健也,德行恒易以知险;夫坤,天下之至顺也,德行恒简以知阻。能说诸心,能研诸虑,定天下之吉凶,成天下之亹亹者。”《易》学通过对天地法象的不断体察,达到人对自我的超越和心灵的自由。程伊川说:“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顺性命之理,尽变化之道也。”《周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面向天地无限敞开的,“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百姓日用而不知”(《系辞上》)。

每一个读《易》的人都可以从其有限的卦爻中读出切合自我人生之实际的指导意义,从而以之来对治自我之问题。对此,《要》篇说:“夫《易》,刚者使知惧,柔者使知图,愚人为而不妄,惭人为而去诈。”意思是说,《易》道可以使刚强的人懂得畏惧,使柔弱的人懂得进取,使愚昧的人不妄为,使狡诈的人不再狡诈。在心性的调治上,最终达到“刚健中正,纯粹精也”(《文言》)的状态。


《易》学的德性不是以仁、义、理、智、信、忠、孝、廉、耻等道德概念来表现,而是通过刚柔、动静、健顺、中正等观念来体现。这些观念与仁义礼智信等道德概念不同,它们是动态性的、情景性的,并未被给予本质性的规定,是随时随势而不断变化的。就八卦之德而言,乾卦之德为健,坤卦之德为顺,震卦之德为动,巽卦之德为入,坎卦之德为险、陷,离卦之德为丽(附丽),艮卦之德为止,兑卦之德为悦,全是动态的。在变易生生的人生中,《易》并不先行地标榜一种道德的善恶以作为对人性的规定,而是在动态的时局中揭示所作所为的当否,亦即中正不中正。

在此卦此爻中,刚强而进取为正当,而在彼卦彼爻中,刚强进取则可能不正当。只有一定时势下的正当与否,没有抛开时势的绝对性是非。“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这也就是《易》学所标举的“时”的哲学。“变通者,趣时者也。”(《系辞下》)人们只有当体会到“知几明时”的意义时,才算打开了《易》学境界的大门。

从《易》学德性的动态性、情景性特征来看,《说卦》“和顺于道德而理于义,穷理尽性以至于命”的内涵也就超出了儒家道德哲学的范畴,较之更为广阔,更富有生命气息。因此,《文言传》在表述其“大人”境界时也就不像后世理学家所说的“纯是天理,无一毫人欲之私”,而是就天地视域和人生时势而言,它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