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都是爱,就看时机对不对

 叩石园主 2018-05-08



Small Happiness 来自金哥向钱跑 03:59

点击标题下方蓝字可加关注

微信号:jinlicai18

祝我们成为好伙伴

今年春节前后,哥反复提及的今年宏观趋势逻辑主线,终于在国际油价创下自2014年1128日以来新高的影响下,慷慨滴让潜伏的哥们,吃了一顿最近行情下,难得的饱饭。

 

这根主线,就是通胀。

 

北京时间57日,NYMEX原油价格突破70美元/桶;布伦特原油期价突破75美元/桶,双双创下54个月以来新高。

 

哥在去年822日说过,国际油价在2018年大概率会突破70美元。一旦成真,温和通胀不可避免,且将在今年下半年会在CPI数值上有所呈现。

 

最近一次通胀在20098月开启,于20115月结束。

 

如果你有心复盘2009年8-20115A股走势和板块表现,不难发现:

 

消费类板块大涨,其中农产品(尤其是二师兄)、建材、商贸(消费流通和服务升级)、家电、酒类,涨幅惊人。

 

机械、有色(本轮必须紧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嗯,动力电池系统,方向是上游的锂和钴)表现也可圈可点。

 

如果PPI一直走高,别忘了采掘板块,这是副线。

 

综合来说,通胀逻辑线就是:消费股+周期股。

 

4月那次降准后,第二天A股上涨的不是地产和银行,而是资源周期股,也从侧面反映了一点:

 

帝国放水,终于流向了实体经济。这和帝国今年在金融领域强力去杠杆,有特别关系。

 

别忘了资管新规,以及最近银监会对于银行违规资金操作的处罚,这些都会斩断流动性原来喜欢的泡沫领域——金融系统和地产。

 

今年15日,哥曾说,“本次通胀,会有两个因素叠加共振,今年(2018年)上半年通胀可能暗搓搓,但下半年实际上会猛于虎。”

 

去年822日,哥认为供给侧改革导致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已出现,上游原材料价格上涨,传导到终端消费品,时间约3-5个月。

 

去年8月下旬的预判是3-5个月后成本推动型通胀会影响终端消费品。在今年1月,这个预判得到了验证。

 

目前由于油价创新高,带来的将是输入型通胀。这就是今年1月5日提到的“两个因素叠加共振”。

 

成本型通胀的主线,以前说过:

 

“上游行业—中游行业—下游行业—流通环节—居民消费领域”或“资源品—上游产品—中下游产品—下游产品—个人消费品”。

 

牛奶、二师兄和养殖类、食品加工类,家电类和汽车类(尤其是上游新能源电池资源股)。

输入型通胀会推高大宗商品价格,也就是周期股将再次抬头。目前供给侧改革力度趋弱,如果有输入型通胀接棒,那么周期股还是会很漂亮。

 

今晚的话题主要是通胀,说得有点啰嗦,简单概括一句话:

 

通胀飓风已经形成,周期股和消费股行情将卷土重来。


爱是一样的爱,关键看时机。现在,时机又到了。

 

买啥?

 

这个说太多次啦:


消费股(二师兄、牛奶、白酒、家电、新能源汽车)+周期股(煤炭钢铁新能源动力电池上游原材料股)。

 

基金嘛,主题基金很多,大家自己动动手哈。

 

PS:

 

话说,哥写推文,很耗精力,所以请各位看过后,转发哈。

 

哥不求每次都有打赏,但转发嘛,还请多支持,另外也别忘了顺手点赞(非强制要求)。


感谢有你,一路同行。


声明:本号所发任何观点,均不构成投资建议。以此入市,风险自负。


只要九块九,一生做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