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 我们常会看到这些个现象: 感冒咳嗽发烧了,就去医院挂个点滴; 身子虚弱,那就吊个盐水来增强下抵抗力; 营养不良,就到药店买些氨基酸回来输个液...... 总之,一有什么头疼脑热或其他不适, 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挂点滴(输液)。 总认为一输液就能药到病除。 其实,胡乱输液可是很有危害的! 毕竟 输液也是要看情况的 从输液的目的来讲,是为了
从输液的适应症而言,适合的是
所以一般来说 如呼吸道感染、无并发症的水痘、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慢性劳损性疾病等一般病症是不建议输液治疗的。 因此,如果不是必须输液的病症, 就尽量少输液。 当然必要的时候听医生的建议准没错, 不要擅自开方给自己输液就对了! 因为输液不当,危害多多: 输液是国际公认最危险的给药方式。具体如: 会降低免疫力,干扰人体正常防御功能 因为输液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没有经过胃肠道,如果一有什么病就去输液,特别是抗生素类的药物,不仅会使自身的免疫力降低,还容易患上输液依赖症,导致身体产生抗药性,如果之后再患同样的疾病不输液,就很难好起来。 可能引起人体不良反应,过敏反应等 输液直接进入血液,那些在药物中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就更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的发生,严重的还可能会引起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 输液不当,也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
危害这么多,你还敢乱输液吗? 但生活中的一些输液乱象还是普遍存在~ 因此 这些输液方式真的不可取: 不要一有普通感冒 就输液消炎 也就是一有普通的上呼吸道感染、发烧就输液消炎。消炎药也就是抗生素,不仅无法缩短病程,还会可能导致菌群失调,有时候静脉输液的的疗效还不如口服。 不要为了防中风 就输液“通血管” 输中成药注射液“通血管”,虽然会有一定的疗效,但并不建议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胸闷、心慌、头疼等不适反应。 不要觉得营养不足 就注射营养剂 有些人会觉得营养不足,而去注射氨基酸、维生素和白蛋白等营养剂来补充营养。既然能从食物或口服的药物中获取营养,那就没必要静脉用药。否则还会发生一些不良反应比如过敏风险增大等。 不要觉得免疫力低下 就输液增强抵抗力 认为输点球蛋白可以增强抵抗力,要知道,球蛋白对正在发生的感染性疾病和重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虽有一定疗效,但并没有预防疾病的作用。 但如果是不得不输液, 可别忘了用正确的输液方式哦~ 所以 正确的输液姿势是这样的: 输液前: 一定要吃饭,不要空腹。 除非医生有要求不要吃东西,比如要手术前。否则在平时输液前最好吃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以免输液时因为空腹出现头晕恶心、低血糖反应等现象。 输液时: 不要乱调速度 一般来说,输液的速度是由药物性质、患者的病情决定的。不是你想调就能调的,特别是肿瘤患者在使用抗肿瘤药物时,一旦乱调速,就很很容易出现心慌、气促等反应。 所以,在护士小姐姐调好之后,就不要乱调咯~ 不要乱加热 因为每种药物的活性不一样,有的药加温后药效会降低,比如抗生素、酶制剂、血液制品、生物制品、易氧化药品、含有多种药品成分的输液等,加热容易造成药品失效、有害物质增多。 所以不要采用口含、手握或贴暖宝宝等给输液器的局部加热的方式让药水变热。 总体来说是不允许擅自给药液加温的,而且大部分的输液室的温度都不会太低,一般不会让人感觉到药液的冷。通常要加温的是在手术室,但也是由医生专业来加温。 需要注意的是 如果输液时,发现有气泡产生,还会有手臂冰凉、发麻、疼痛、周身寒冷的情况,那要及时告诉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输液后: 不要对穿刺部位进行揉按 因为穿刺后的血管及皮下毛细血管非常“娇弱”,一旦去揉,会使局部皮肤青紫、难以消退。所以,输液后,轻按就可以了~ 需要注意的是 最好不要自行在家输液,除非一些年迈的病人,不得已在家输液也要有医务人员陪同。 所以,输液需谨慎, 否则出现什么问题那就后悔莫及了。 |
|
来自: 你到哪里去了呢 > 《综合各论,妙论热点、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