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药用错免疫力易遭到破坏,3类药不建议长期服用,每个人都该知道

 成靖 2022-06-23 发布于辽宁

原创2022-06-22 09:19·民福康

吃药是为了让病情更快恢复,也是为了缓解身体疼痛,更是让身心得到宽慰。进入新时代以后,药物的广泛使用给身体带来了便利和益处之外,也招惹了一些问题。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用错药、乱吃药,不按规定的用药,不是在为健康着想,而是在给身体增加额外负担,从而引起不必要的问题,免疫力越来越低下,就有可能是吃错药引起的。

到底是咋回事?

药物的作用是为了控制和缓解病情,可在用药过程中,总是会有人自作主张,认为自己了解一丢丢的知识,就算是半个医生,有时根本不听医生话,或者自行换药,或自己买药吃,这种情况其实很容易身体带来损伤。

药用错免疫力易遭到破坏,3类药不建议长期服用,每个人都该知道

还容易导致疾病不能对症治疗,反而会耽误病情,疾病得不到充分的治疗,则有可能发展严重,给身体带来的损伤也就会随之增大。不仅如此,药物不能对症治疗,还有可能增加身体负担,尤其是一些本身毒性较强的药物,对肝肾造成损伤会比较大。

有一些人在不了解正确药理,就盲目地根据自身经验用药,却不知道疾病引起的表现,本身就比较相似,有些问题真的不算严重,却在胡乱用药后,反而对身体造成了伤害,特别是对免疫力影响比较大,不能让免疫力有机会发挥作用,再加上药物的破坏,更让免疫力受到迫害,导致免疫力越来越差。

药用错免疫力易遭到破坏,3类药不建议长期服用,每个人都该知道

要知道免疫力也是需要适当的刺激,偶尔生点小病,对免疫系统来说,就相当于在给它们更新系统,让免疫系统识别外来的病毒、细菌、癌细胞会更有效,也就能减少疾病的发生。

不想免疫力越来越低,3种药物并不建议长期服用,别还不知。

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的药物,在现代社会中,使用率还是比较高的,就比如说短期避孕药,还有部分降糖药物,以及一些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这些药物用的都比较多,还有一些药物会经常被用来抗炎或过敏。

说到抗炎过敏类的药物,用处就更多了,一些简单的炎症,有的人就会胡乱的去使用,不在医生指导下随意的使用,长期下来就很容易破坏人体的激素平衡,对免疫力也就容易形成伤害。

药用错免疫力易遭到破坏,3类药不建议长期服用,每个人都该知道

镇咳类药物

感冒较为严重的人,大多都会引起咳嗽,此种情况下,有些患者可能就会需要服用镇咳类药物,主要担心咳出肺炎,对肺部造成损伤就会变大,当然,患者承受的痛苦也会更多一点。可是,对于其他因素引起的咳嗽,其实,胡乱的服用镇咳类药物,作用并不是很大。

反而容易给身体增加负担,要知道镇咳类药物中,会含有甘草酸成分,这种成分在人体容易转化成甘草次酸,这样的话,就容易引起缺钾水电解质紊乱,免疫力也会出现下降现象。

镇痛类药物

止痛药,自从出现以后,就应用较为广泛,对于一些疾病引起的疼痛,如果没有止痛药,确实让人无法忍受,比如牙痛、痛经、癌痛,以及一些外伤引起的疼痛,都会需要镇痛类的药物来缓解身体疼痛。

药用错免疫力易遭到破坏,3类药不建议长期服用,每个人都该知道

不得不说,止痛的效果很突出,却不适宜长期使用,对肝肾造成的损伤也是不能不考虑,再加上其他的副作用,如此状况下,对免疫力的消耗也就会比较多,使得免疫力越来越低。

调查发现,国内每年大概有3万个儿童因用错药致聋!

提醒:家长切勿盲目用药,2个误区要走出。

首先,别动不动就吃消炎、退烧药

消炎药的滥用,在中国还是比较严重的,不仅是错用在孩子身上,成年人也有很多人在错误使用消炎药,简单的小问题,就开始吃消炎药,总是自以为疾病是由病菌感染导致,不去看医生,就自主用药了。

还有一些家长,一看孩子发烧就慌了,根本不去多观察,或者就医,就想着赶紧把体温降下来就行,根本不想着发烧到底是何原因导致,胡乱用药可能不能改善病情,还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不良影响,有些药物中含有的成分,对于携带耳聋基因的孩子来说,很有可能会致聋

药用错免疫力易遭到破坏,3类药不建议长期服用,每个人都该知道

其次,过度补充营养素

有些家长就怕孩子缺乏营养,或者说生长发育不如别人,再加上孩子饮食习惯不太良好,总是会挑食,确实容易缺失一些营养,可营养素到底是保健品,并不建议盲目依赖于保健品,适当补充就好,不能当食物来吃,营养从饮食中补充会更有利孩子生长,不容易给孩子身体增加负担。

关于药物使用,还是应该多放在心上的,大人小孩都应该合理正确地去使用,以免错误用药给健康带来不利影响,任何疾病想要靠药物来改善问题,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