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漫话李纨的人物形象

 京日 2018-05-08
漫话李纨的人物形象 - 纳兰容若 - 纳兰容若
 

    李纨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主要人物之一,位于十二金钗排名第十一位。是荣国府长孙贾珠之妻。珠虽夭亡,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方五岁,已入学攻书。李氏亦系金陵名宦之女,父名李守中,曾为国子监祭酒,族中男女无有不诵诗读书者。至李守中继承以来,便说“女子无才便有德”,故生了李氏时,便不十分令其读书,只不过将些《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书,使他认得几个字,记得前朝这几个贤女便罢了,却只以纺绩井臼为要,因取名为李纨,字宫裁。因此这李纨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她是封建淑女,是标准的节妇,是妇德妇功的化身。李纨被礼法束缚了个性,使她不得不在礼法的夹缝下生存。而曹雪芹笔下的李纨是一个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被封建礼教压抑下的悲剧性人物。

  贾珠与李纨生下一个男孩贾兰以后便早早的死去了,年纪轻轻的李纨就成了寡妇。再休提绣帐鸳衾,只留下镜里恩情。李纨一心一意,“惟知侍养亲子,闲时与小姑针黹而已”。人们说她“心如古井”。正是因为李纨的这种表现,让贾府家长们完全放心,所以李纨被允许搬进了只有姑娘们才有资格居住的大观园。

  在大观园中,李纨住的地方叫稻香村,“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 俨然是一派“竹篱茅舍”的农家风光。这个住所非常符合主人清心寡欲、自甘寂寞的性情。在后来探春结社的时候,李纨就自定了个“稻香老农”的雅号。作者对李纨这个角色是用同情及赞美的笔触描写的,她的形象既是贤妻良母也是个典型的一个封建社会“三从四德”的牺牲品。

  李纨进入大观园后,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二月二十二日,姑娘们搬进园。春天还没有过完,也就是一个月左右,李纨就提出要办诗社。李纨提出办诗社,充分说明,李纨的内心并非“心如古井”,而是涌动着波涛,期望着变革,充满着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渴望。但李纨是谨慎的,她没有去操作她的创意。直到将近半年以后,八月,贾探春才醒过来,捡起李纨的构想,发出帖子,邀集众人创办诗社。李纨并不与贾探春争功,一听到消息,立刻赶到贾探春那儿,称赞贾探春“雅的很”。

  李纨采取一系列行动来支持贾探春、支持诗社。一是自荐为掌坛人。二是拿出自己的稻香村作为社址。三是肯定林黛玉的建议“极是”,不要再用姐妹叔嫂这些俗称,“何不大家起个别号”,并且第一个为自己起了个别号:“稻香老农”。自诩为“霜晓寒姿’的老梅,“竹篱茅舍自甘心”。四是出了个人人叫好的主意,邀王熙凤做监社御史,好解决经费问题。李纨知道,没有钱,是什么好创意也没法实现的,是万万不能的。为了让王熙凤就范,李纨对王熙凤发动炮轰:一口气送给王熙凤“无赖泥腿市侩”“下作贫嘴恶舌”“黄汤灌狗肚”“狗长尾巴尖”“泼皮破落户”“楚霸王”的系列雅号,“恨不得将万句话来并成一句,说死那人”,有如狮子博兔,势不可挡,显现了她性格中的奇光异彩。

  李纨这个要钱的办法,是主动进攻。又是创新之举。王熙凤居然甘拜下风。说我不答应你,“岂不成了大观园的反叛了!”王熙凤非常清楚,大观园众女儿的心,与李纨是相通的。王熙凤知道,不能与李纨对抗,也用不着与李纨对抗。李纨在权力斗争中已经弃了权,只不过说说狠话、快活快活嘴巴而已。所以,王熙凤从未对李纨施以报复。这二妯娌只有矛盾而无对抗,和平共处了一生。

    五是李纨提出了诗社第一社的诗题——咏白海棠。李纨的运作,很快使贾探春的提议落到了实处。李纨社会活动的潜在能量,让人吃惊。她如果有王熙凤那样的机会,未尝不是一个杰出的经营管理人才。可惜的是,一个寡妇身份,使她的这份才能无以施展。从进大观园之后、从建立诗社之后,李纨完全变了一个人,我们经常可以看见她的笑容,听见她的笑声。她既写诗,又评诗,活跃异常。她和姐妹们一起,利用诗社,向封闭、窒息她们生活和心灵的纲常名教发起了挑战。我们发现李纨的诗,知识广博、内蕴丰富。贾宝玉对李纨评诗,称赞有加,说她:“善看,又最公道。”

  曹雪芹通过诗社,写出李纨的才和情,让我们看到她平日的无好无为,是不得不为,是在礼教压迫下的牺牲。李纨并不是与世无争,心如死灰。曹雪芹越是写出李纨性格的光彩,越衬出她心中的愁苦是多么深重。稻香村黄泥院墙中,“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真叫“满园春色关不住”。李纨就是这关不住的红杏。

  在芦雪庵赏雪联句时,李纨有一个出乎人们意料的举动,她罚贾宝玉去妙玉那儿乞红梅。贾宝玉与妙玉,有着说不清的情谊,大观园内,人人心中有数。李纨分明在用这种惩罚,调侃贾宝玉。这里,流露出李纨对男女友情的一种同情、一种关切、一种鼓励,甚至,也流露出一种羡慕、一种渴望、一种嫉妒。这是难得的窥视李纨内心性意识的冰山一角。不过,她采取的是东方式的可以意会不可语达的诗一般空灵的方式,这是李纨式的“意淫”。

  事实证明,性这种心理能量不会自然消逝,它只会以一种被改写的程序显示出来。外在的压抑将李纨的能量主体改写成道德主体,她在一种道德的束缚下变形地消解欲望,消解能量。红学家们考证,曹雪芹的原书中,李纨的儿子贾兰,成人之后,参军立功,修成正果,不料也陷入人生怪圈,早逝了。李纨唯一的希望与寄托全落空了。《红楼梦曲》给李纨的曲目是《晚韶华》,虽然她阴骘积儿孙,虽然儿子好容易“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却“昏惨惨黄泉路近”。李纨的悲剧,是彻头彻尾的,从内到外的,留给人们无限的感叹!

    李纨的处世哲学

  不管是曹雪芹先生还是一些红学家,对李纨的态度不是嘲笑,就是批评。虽然按照曹公原意,后书中有贾兰“爵禄高登”一说,但这一天到来的时候,李纨却一病不起、“黄泉路近”了。所以曹先生说李纨守寡一辈子是“枉与他人作笑谈”,“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有的红学家也认为,李纨在贾家守节,是作了封建纲常礼教的牺牲品。总之,提到李纨,大家共同的看法是:她这一辈子白活了!好像贾珠一死,李纨非得立马重匀粉面再度嫁人不可。否则,就是发傻。其实,这是对人的生存方式多样性的否定。

  在《红楼梦》中,李纨一出场就是寡妇身份。整部书中,她都在平平淡淡地过日子,生活未见有大的起伏。李纨的这种平淡的性格,也决定了她平淡的命运。李纨出身名门,父亲是国子监祭酒,诗书之家的传统使她有了读书的机会,但父亲并没有对她刻意培养,“无才便是德”就是对她的最高要求。所以,李纨从小读的书也只有《女四书》《列女传》《贤媛集》等三四种,受的教育就是做符合传统道德的贤淑女子。贾珠在世时,她夫妻两人的感情如何曹公未明说,我们从李纨有时流露出的对贾珠深深怀念的情愫来推测,二人应该是鸾凤和鸣、琴瑟相谐的。但是自从贾珠死后,李纨就把自己的情爱封闭了起来,“惟知侍亲养子”,带领小姑子们读书做针线。作为一个为贾家生养了接续香火之人的大少奶奶,按理说,李纨更有资格、也更应该发挥她在家族生活中的重要地位积极“参政议政”才是,可事实上,李纨对整个家族的事务却是不闻不问。

    凤姐生病,王夫人是把家政管理工作托付给李纨的,探春的身份不过是李纨的助手。但实际工作开展起来后,一切却成了探春主持,李纨反而退到了后台。这并非是探春喧宾夺主,而是李纨的有意避让。因为李纨知道,整个家族之中,凤姐的位置是风口浪尖,是“锅里斗”的焦点,主子与主子之间的矛盾,奴才与奴才之间的矛盾,主子与奴才之间的矛盾,全都集中在这里,弄不好就会翻船。凤姐如此机警,又有贾琏时不时出谋划策还动辄被“参”呢,更何况她一个寡妇!李纨不出头露面,并不影响她的形象,相反,倒提高了她的声誉。在下人的心目中,她心善面软,是一个活菩萨。在众小姑子眼里,她是一个作诗吃酒能和大家玩到一块去的大姐姐,一个随和的好嫂子,在她身上看不到节妇常有的那种矜持劲儿。在贾母眼里,她“带着兰儿静静地过日子”,是一个好孙子媳妇。贾母除了认为她好,还觉得她“寡妇失业的”可怜,平时领的“工资”,让她跟自己一样多,“年终奖”也让她拿最高的,此外,还给她园子让她收租子。所以,如果不考虑李纨孤衾冷枕的寂寞的话,她的日子过得还算是满滋润的。

  什么样的教育造就什么样的人。李纨是被温良恭俭让、三从四德等“主题教育”教化好的,她的思维也就跳不出这个圈子去。这也决定了她在改变自己的命运上不会有什么作为。李纨在宝玉的生日之夜掣签吃酒,她掣出的签是“竹篱茅舍自甘心”,这正是对她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她不甘心又怎样呢?拿出大奶奶的款来像凤姐那样指东打西?那样的话,做事时稍有参差,小人们的唾沫星子就把她淹死了。领着兰儿再醮他人?也未必有好的结局。若嫁个好人还好,若嫁个歹的呢?不仅既得利益丢失无遗,后半辈子又落到苦海里去了,李纨赌不起这个博,也不敢迈这一步。在李纨看来,维护一个美好的形象比什么都重要,因此,待人接物,她便采取了一种宽容的态度,一种随和与超脱的态度。惜春都可以进佛门,我李纨课子读书、平平稳稳地过日子又有什么不好呢?青春的渴望总会过去,对凤姐、贾琏辈年轻夫妻的男欢女爱,置若罔闻就是。人咋过不是一辈子啊!


漫话李纨的人物形象 - 纳兰容若 - 纳兰容若

   李纨的另类形象

    在小说中许多重要事件中,李纨都在场,可是她永远只能充当“敲边鼓”的角色,没有给读者留下什么特殊的印象。这也许正是符合她的身份地位和思想性格的——荣国府的大嫂子,一个恪守封建礼法、与世无争的寡妇,从来安分顺时,不肯卷入矛盾斗争的旋涡。这是一个封建社会中被人称为贤女节妇的典型,“三从四德”的妇道的化身。清朝的卫道者们鼓吹程朱理学,宣扬妇女贞烈气节特别起劲,妇女所受的封建主义“四大绳索”压迫的痛苦也更为深重。像李纨这样的人,在统治者看来是完全有资格受表旌、立牌坊、编入“烈女传”的。虽则“无常性命”没有使她有更多享受晚福的机会,但她毕竟在寿终前得到了“凤冠霞帔”的富贵荣耀,这正可以用来作为天道无私、终身茹苦含辛贞节自守者必有善报的明证。然而,曹雪芹偏将她入了“薄命司”册子,说这一切只不过是“枉与他人作笑谈”罢了,这实在是对儒家传统观念的大胆挑战,是从封建王国的黑暗中透射出来的民主主义思想的光辉。

  在千万人眼里,李纨是个善良贤惠、侍亲养子、本分守礼的好妇女;她似乎是贤良的东方女性的代表,只有她才能充分显示中国古代女性的全部美德。这不奇怪,她的苦行僧的生活和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给了人们这样一个假象,也给李纨披上了重重美丽的面纱。如果透过作者那“一把辛酸泪”和华丽文字的表象,认真品味文字背后的作者内心,我们也许会发现另一个李纨,一个吝啬无能,甚至另类的女性形象,还原一个真实的李纨。

    一、吝啬的李纨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里写道:

    凤姐儿笑道:“亏你是个大嫂子呢!……这会子他们起诗社,能用几个钱,你就不管了?……你一个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比我们多两倍银子。老太太、太太还说你寡妇失业的,可怜,不够用,又有个小子,足的又添了十两,和老太太、太太平等。又给你园子地,各人取租子。年终分年例,你又是上上分儿。你娘儿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这会子你就每年拿出一二百两银子来陪他们顽顽,能几年的限?他们各人出了阁,难道还要你赔不成?这会子你怕花钱,调唆他们来闹我,我乐得去吃一个河涸海干,我还通不知道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里写道:

    李纨等因说道:“且别给他诗看,先说与他韵。他后来,先罚他和了诗:若好,便请入社;若不好,还要罚他一个东道再说。”……史湘云道:“明日先罚我个东道,就让我先邀一社可使得?”……宝钗听他说了半日,皆不妥当,因向他说道:“既开社,便要作东。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了人,然后方大家有趣。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况且你就都拿出来,做这个东道也是不够。难道为这个家去要不成?还是往这里要呢?”一席话提醒了湘云,倒踌蹰起来。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里写道:

    湘云道:“快商议作诗我听听是谁的东家?”李纨道:“我的主意。想来昨儿的正日已过了,再等正日又太远,可巧又下雪,不如大家凑个社,又替他们接风,又可以作诗……你们每人一两银子就够了,送到我这里来。”指着香菱、宝琴、李纹、李绮、岫烟,“五个不算外,咱们里头二丫头病了不算,四丫头告了假也不算,你们四分子送了来,我包总五六两银子也尽够了。”宝钗等一齐应诺。

  通过以上文字可以看出,李纨的收入来自多个方面:“月钱”(月例银子)、“园子地”所取的租子、年终的“年例”等等(还有贾兰上学多领的“公费”每年银八两,后被探春革去,见《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其总收入“一年通共算起来,也有四五百银子”,是很高的。她的支出却与整个贾府“进的少出的多”的情况正好相反,她们“主子奴才共总没十个人,吃的穿的仍旧是官中的”。也就是说,经过若干年这种“进的多出的少”的积累,李纨手里聚集了不少的财富。

  就是这样一个财东奶奶,领导几个小姑子小叔子“玩耍”——作诗在她们心目中就是玩耍,叫“小顽意儿”——预算花五六两银子,她想到的是罚小姑子、小叔子出资作东道,还想到了“大家凑个社”,筹集资金。做一次这样的东道到底需要多少银子,作者未作交代。如果用不完所凑的四两银子,其结余部分理所当然地就被李纨据为己有了。与“精明”的李纨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憨头憨脑又不自量力的疯湘云,自告奋勇“申请”作东道,这应该是作者故意安排的对比情节——“穷舍命,富抽筋”。

    二、无能的李纨

   “女子无才便有德”“ 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无见无闻,唯知侍亲养子,外则陪侍小姑等针黹诵读而已”的李纨,在才气方面的确差一些,她虽然也认识几个字还能作就几首诗,还会“打小算盘”,但她的实用才能却是差得可怜。在《红楼梦》里,有两个人被作者直接或通过书中人物之口间接“尊”为“菩萨”、“佛爷”,李纨就是其中之一。实实在在地讲,“菩萨”也好,“佛爷”也罢,它们是什么都不会做、不会干的,是些无用的泥胎木偶,好不过个铁打铜铸的“像”而已。连电影《刘三姐》年轻人对歌都有“菩萨有嘴不讲话”的台词。是啊,李纨也差不多像个“菩萨”“佛爷”了,她的无能已经到了连孝敬都显得很笨拙的地步。例如《第五十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里写道:

    贾母便饮了一口,问那个盘子里是什么东西。众人忙捧了过来,回说是糟鹌鹑。贾母道:“这倒罢了,撕一两点腿子来。”李纨忙答应了,要水洗手,亲自来撕。贾母又道:“你们仍旧坐下说笑我听。”又命李纨:“你也坐下,就如同我没来的一样才好,不然我就去了。”众人听了,方依次坐下,这李纨便挪到尽下边。

  她不能像斑衣戏彩、八面玲珑的凤姐那样讨贾母喜欢,反而让贾母有不自在、不舒服的感觉。她也不大领会尊长的意图,需要贾母再次重复命令。这也罢了,偏偏这位大奶奶也还是有些脾气的——你老人家不是不喜欢我吗?众人都依次坐了,偏我就不依次坐,我离你老人家远远的,来一个弃而远之。这里作者只用了一个“挪”字,把李纨的情绪写得尽尽的。

  和王夫人一样,李纨是荣国府的正经“主子”。如果她有持家理事的能力,王夫人也许是不会请贾琏和凤姐帮忙的——与李纨比较,贾琏凤姐是“外人”——寡妇奶奶们不管事的规矩就得改一改了。为了堵住读者关于李纨不善持家的口,作者甚至还专门安排了凤姐生病的情节,其目的一方面是为了显示三丫头探春的才能,另一方面就是显示李纨的无能。在凤姐不能理事的时候,王夫人无奈之下请了一个姑娘(探春)、一个亲戚(宝钗)“出山”,李纨乍看上是三个“镇山太岁”之一,其实充其量只是探春的助手。李纨理事,说明了兴儿看到的“寡妇奶奶们不管事”,只是个表面现象。自己无能的王夫人,无人可用,只能请琏凤主家了。

    三、“判词”所说的李纨

    80回后的李纨会是个什么样结局,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我们只能在前80回体会作者的意图了,其中第五回的“判词”和《红楼梦》曲是最为重要线索。

  判词:后面又画着一盆茂兰,旁有一位凤冠霞帔的美人。

    这里,我只就“凤冠霞帔”谈谈拙见:很多人以为,在我国古代,只有诰命夫人才可能“凤冠”“霞帔”加身。所以,李纨既然穿戴着凤冠霞帔,就一定是诰命夫人,而且李纨的诰命身份是因为她的儿子贾兰将来发达了以后得到的。

    我查了查《辞海》,对“凤冠”“霞帔”的主要解释是:“凤冠”,古代贵族妇女所戴的礼冠。

    明清时一般女子盛饰所用彩冠也叫凤冠,多用于婚礼时。“霞帔”,1.古代妇女的一种披肩服饰。宋以后定为命服,随品级高低而不同。明代对霞帔作了详细规定,一品至九品,各有不同。2.道家的一种贵重服装。

  据此看来,着凤冠霞披者,不一定就是诰命加身的贵妇人,也可能是刚成婚不久的小媳妇。

    所以,根据凤冠霞帔,没有理由判断李纨将来一定显贵。

    另,据我的看法,将来的贾兰也一定不会像后40回写的那样,去进个举人而发达得能为他的妈妈挣诰封。

  相反,着凤冠霞帔的是“美人”而不是“老人”。我们可以把这个细节,作为判断李纨时值年轻的重要佐证,从而推断她所着的凤冠霞帔就是婚礼服饰。我们甚至可以想象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李纨幸福婚姻短暂的:新婚不久就生子,生子不久就失去丈夫,美好婚姻就很快结束,快得好像还来不及脱去“婚纱”——画中的“凤冠”“霞帔”、曲中的“珠冠”“凤袄”。她的美好时光随着她的生子,立马结束,即“结子完”。

    但是,李纨毕竟是个悲剧人物,值得我们同情,更值得我们挖掉造成她们悲剧的历史根源、文化根源和社会根源。

  四、嫉妒的李纨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里写道;

    李纨道:“……想当初你珠大爷在日,何曾也没两个人。你们看我还是那容不下人的?天天只见他两个不自在。所以你珠大爷一没了,趁年轻我都打发了。若有一个守得住,我倒有个膀臂。”说着滴下泪来。

  这段文字告诉我们,贾珠在日是有妾或者“大丫头”的,只是等到贾珠死后,被李纨“打发了”。也许有人会说,没有了贾珠,打发她们是很正常的。未必,要知道,在那个时代,打发失去丈夫的小老婆也可能是“不道德”的。

  五、涉嫌同性恋的李纨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合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里写道;

  李纨揽着他(平儿)笑道:“可惜这么个好体面模样儿,命却平常,只落得屋里使唤。不知道的人,谁不拿你当作奶奶太太看。”平儿一面和宝钗湘云等吃喝,一面回头笑道:“奶奶,别只摸的我怪痒的。”李氏道:“嗳哟!这硬的是什么?”平儿道:“钥匙。”

  这里有两处让人不得不疑:一、摸的部位。我们知道,钥匙是戴在腰间的,李纨当时一定是在平儿身后摸平儿的腰间。二、摸的对象。在那个等级森严的王国里,一个寡妇大奶奶去摸别人的一个“通房大丫头” 的腰间,又是在酒后。

    另外,在其它不少场合都有李纨对平儿“过分友好”的描写。

    读花人《红楼梦论赞》李纨赞曰:

    李纨幽闲贞静和雍肃穆德,而不足于才。然正为无才,故能黯淡以终。虽无奇功,亦无后祸。渊源宰相风度也,可于共太平矣。姚善应变,宋善守文,人言姚之才高,吾谓宋之福大。

 
漫话李纨的人物形象 - 纳兰容若 - 纳兰容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