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读财报》 原书作者:唐朝 第二章,投资高手关心的表——资产负债表 1、资产负债表的资产部分,是按照变现的难易程度进行排列的,依次为流动资产、非流动资产。 2、作为投资者,可以按照货币资金、经营相关资产、生产相关资产、投资相关资产四类来分析公司资产。 3、经营相关资产,主要指应收、预付和存货。生产相关资产,主要指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商誉和递延等科目。投资相关资产,主要指公司持有的各类证券、债券、理财、其他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第一节,货币资金 1、“货币资金”只需要关注合并报表数据。 2、上市公司可以通过预收子公司款项,或决定让子公司分配红利等方式将货币从子公司账户划拨至上市公司账户。预收子公司款项,仅仅是公司内部资金划拨行为,母公司资产负债表中的“预收款项”科目没有观察价值。 3、在附注中可以找到“货币资金”项的明细。 4、现金流量表负责展示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科目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变化过程。 5、对于财报中的不明术语,可以通过财报中的会计政策定义了解。 6、母公司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数额与合并报表“货币资金”数额的差额,是下属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账户里的货币资金。 7、对公司而言,通常有三种途径可以产生货币资金:(1)发售股票或举债;(2)出售资产或业务部门;(3)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持续大于现金流出。符合第三种情况的公司,通常都具有某种持续性竞争优势。 8、货币资金需要与短期债务及经营需要相匹配。与短期债务的匹配情况,代表企业的偿债能力。与经营需要的匹配情况,代表企业的资金运用能力。货币资金过小,可能代表偿债能力不足,或者经营中捉襟见肘。货币资金过大,代表资金运用能力较弱,或者可能资金性质有问题。 9、实际分析中,投资需要注意一下情况:(1)货币资金月比短期负债小很多;(2)货币资金充裕,却背负很多有息甚至高息负债;(3)定期存款很多,其他货币资金很多,但流动资金严重缺乏;(4)其他货币资金数额巨大,但没有合理解释。 10、以上状况中,情形(1)可能代表公司有短期偿债危机,情形(2)、(3)、(4)意味着可能存在货币资金虚构、冻结或者被大股东占用的情况。 第二节,经营相关资产 1、应收票据科目下的票据有两种: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一般而言,银行承兑汇票比商业承兑汇票的安全性更高。 2、从“应收票据”的组成可以大致了解公司的销售政策及市场地位。较高比例的银行承兑汇票反映出企业的市场地位强势,产品抢手。而较高比例的商业承兑汇票说明企业采用相对宽松的销售政策,可能是其弱势市场地位的反映。若企业的应收票据从银行承兑汇票为主突然转变为商业承兑汇票大增,可能说明企业的产品或服务销售遇到困难,进而开始放松销售政策。 3、一家非金融企业财报中有着与其正常经营不相匹配的应收票据,可能说明该公司在“不务正业”地炒票据。 4、应收账款,即赊销,也叫“白条”。应收账款,结合公司所在行业的商业模式,可以反映出企业的市场地位。 5、就公司经营稳健度和产品竞争力而言,销售回款方式从优到劣依次为现金、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应收账款。 6、当一家企业的应收账款出现如下情形时,应该引起投资者注意:(1)应收账款大幅增长,增长幅度超过同期收入增长,应收账款回款速度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呈现明显下降趋势;(2)应收账款占收入的比例较大,且有很大部分是一年以上应收款;(3)应收账款呈现出预期商业模式极不匹配的情况。 7、报表里汇报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等数据,都是已经减过坏账准备的净值。 8、计提坏账准备是上市公司操纵利润表的热门手段之一,具体可表现为:积极计提坏账准备,降低本期利润,下期收款转回,获得财报利润增长。 9、一般来说,计提标准越严格的公司越值得信赖。 10、会计政策(含会计估计)变更是需要投资者格外留意和思考的地方。 11、预付账款,是预付给供货单位的购货款,或者预付在建工程价款等。 12、一家公司,如果经常需要预付大量款项非供应商,一般说明企业在整个商业生态链上地位不高或信用不好。 13、投资者需要留意公司预付账款的大幅增长和长时间挂账行为。 14、投资者需要持续关注公司历年预付款占营业收入或营业成本的比例。 15、应收利息是公司持有各类债权期间应该收到的利息。应收股利是公司持有股权期间应该收到的其他公司分配的股利。 16、其他应收款是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应收款。一般而言,优秀上市公司的“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涉及金额极小,甚至为零。 17、长期应收款指企业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款项和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是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产生的应收款项。 18、存货是企业以出售为目的持有的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以及相关原材料等。相应的存货成本,主要指原材料、工人工资和制造费用。 19、上市公司通常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中较低者计算存货价值。上市公司可能通过不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从而达到减少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利润的目的。投资者可以通过与同行业的其他公司进行对比而加以甄别。 20、不同行业的存货风险不同。 21、另两种与存货有关的财报操纵手法:(1)通过虚构商品采购流出资金,再将资金流回企业,虚增利润;(2)扩大生产,降低单位产品成本,欺诈性地提升毛利率,虚增本期利润。 22、毛利率的提升,既有可能是产品竞争力提升或生产成本下降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因产成品库存增加造成的。通过观察产品的市场表现和价格波动、同业公司的成本情况可以加以甄别。 23、存货的计价方式能够显著影响利润表的营业成本。对于公司存货计价方法的突然变更,投资者需要特别注意。 24、生物资产是上市公司财报造假现象的高发科目,相应的,农、林、牧、渔行业也就成了可能造假的高危行业。另外,软件、集成电路、生物科技等行业也是造假高危区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