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超声引导下骨间前神经综合征注射

 苏东坡研习社 2018-05-08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自《Comprehensive Atlas of Ultrasound-guidedPain Management Injection Techniques》(Steven D. Waldman)中文译本《超声引导下疼痛注射技术图解》(马辉,许华)】

【本文中所涉及的穿刺针规格、用药及药量仅供参考】


骨间前神经综合征是骨间前神经受到卡压而产生的症状。主要病因有:直接创伤,部分正中神经损伤致前骨间神经损伤,卡压或骨间前神经炎症引起的神经病变。主要症状为:麻痹,前臂和腕部的疼痛,写字或拿小物品困难。


骨间前神经是正中神经的分支,与起自骨间总动脉的骨间前动脉伴行,位于前臂骨间膜前方,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之间,旋前方肌深面,发出分支支配拇长屈肌、指深屈肌桡侧半和旋前方肌。这些分支容易受到异常韧带、肌肉过度肥厚以及直接创伤等因素的影响,产生卡压。



超声引导注射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手臂放在体侧,掌心向上。超声设备选择MSK(肌骨)检查模式,



图为索诺声便携超声EDGE

点击查看EDGE产品介绍


高频线阵探头横向置于肘前窝肱动脉搏动处,找到肱动脉和其内侧的正中神经。





探头沿正中神经走行缓慢向远端滑动,移动到肘关节下方6-8cm处,可见骨间前神经从正中神经分支出来,其旁有骨间前动脉可助于识别和定位。





注射器连接38mm、22G穿刺针,抽取0.25%布比卡因4ml、甲基泼尼松龙40mg,采用平面内技术,距探头尺侧端1cm处由尺侧向桡侧进针至骨间前神经旁,回抽后缓慢注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