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怎么用一句话描述北京人?挺急的!在线等!

 NGC1952 2018-05-08


明日天气

27℃~13℃

       

北京是个移民城市,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被这个城市同化着,

往上数三代,都生活在北京,

那应该是个北京人。

可是咱也不能去翻人家家谱,对吧!

一开口,您保准能听出来!

大爷,吃了吗您内?”



师傅,劳驾!



有人说北京话的精髓在儿话音,

小丫却认为北京话的精髓在一个字——



北京人的身体构造


我们没有耳朵,只有耳豆

我们没有下巴,只有下巴颏子

我们没有腋窝,只有胳肢窝儿



我们没有后背,只有脊宁背儿

我们没有手腕,只有手脖子

我们没有脚,只有脚吧丫子

......



北京地界儿特有的动物


莫非有什么猫儿腻


你小子,别


净出幺蛾子


“玩儿歇了虎子


“这小子又耍鸡贼!”


“这(zhei)土鳖!”


“大晚上不睡觉,熬鹰呐!”


“盐太多了!给我齁成夜么虎了!”


北京人的时间



北京人的杂货铺


去小卖部买东西得带好钢镚儿

什刹海遛弯的大爷都有一个听戏的匣子

上厕所都要去茅房

上完茅房洗手得用水舀子

刚出生的婴儿用的都是尿褯子




北京人过夏天


穿着宽带儿的背心大裤衩子,

蒲扇先放一边儿,

手里捏角冰镇西瓜,吃的心里舒坦;



小孩子们的冰镇北冰洋袋儿淋都少不了,

解暑还少不了拔凉的绿豆汤

还有冰镇的酸梅汤

一碗下去,赛过神仙~

当然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的茉莉花茶

清热去火良品。



北京人过冬天


白菜占据了一切,

各家各户排队买白菜,

墙角、窗户下堆满了大白菜、大葱,

总之什么抗冻储什么;



金黄黄的冻柿子

一只铁皮桶、一炉炭火、一个烫手的烤白薯

没错,是记忆中的味道。



军大衣、老军用棉帽、还有妈妈做的大棉袄

陪我们过完了寒冷的冬天。




北京人的一日三餐


早餐要喝最地道的豆汁儿


炒肝儿配包子,您喜欢哪一家的?


懒龙就着凶柿贱汤


豆浆离不开油条


午饭来一份炸酱面,配上大盘儿面码


下馆子吃烤鸭不爱去全聚德


晚上约上发小儿铁瓷儿去撸串儿

腰子、鸡心、牛板筋



北京人的社交关系


爹妈都叫“老爸老妈”;

跟别人介绍自家爸妈,都说这是我“老家儿”;



胡同口修车子的大爷叫“师傅”,

开公交的女司机也是“师傅”,

不认识的都是师傅



院里打小一块儿长大的是发小儿

长大了关系还特别好,就是铁瓷


北京人的日常生活


胡同里早已没有我们的身影,

我们都在五环外;

我们还是骑自行车,反正也摇不上号

去远处挤公交就好了。



每天拎个筐子逛早市,

左手一盏小泥壶,右手提着鸟笼子。



出门碰见个问路的,

不说左右只说东西南北

“劳驾,您知道这附近哪有商店吗?”

“沿这路往北走,看见十字路口往东拐,路南就有一个”



风靡网络的“葛优躺”那也是北京人的专利。



看完都知道自己哪条中枪了吗?

您还符合一个老北京人的基本素养吗?

这些老北京特点您可别忘了,

赶紧分享给更多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