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企业级服务领域群雄逐鹿,两周年的企业微信如何发力

 快读书馆 2018-05-09




巨头涌入,企业级服务市场竞争加剧


纵观当前中国企业服务市场,既有Infor、Salesforce等“外来和尚”,过去在中国市场一直占霸主的地位。也有金蝶、用友等本土传统厂商。不仅有品牌、有客户基础、有成熟的线下销售与服务体系,并依托自身过往积累的对企业业务逻辑的理解,在企业市场领域有明显的优势


当然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中国经济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互联网巨头也开始在这一领域布局。优势是资金充沛、资源充足,善于把握移动互联网风潮下的企业痛点,更能适应新时代企业发展的需求。


2017年年底,长期以来作为美团内部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大象”对外开放注册,意味着“大象”不再仅满足于美团内部自身的需求,开始了正式的市场化发展战略。与此同时,外界传言,今日头条内部孵化的企业及时通讯产品Lark,或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对外推出。


不过,两款产品只能算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这一领域,还属阿里的钉钉和腾讯的企业微信占据绝大份额。


上线三年,钉钉一直被被视为互联网公司试水企业服务领域的先行者。继承了阿里在B端的对接和处理能力,钉钉致力于通过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帮助中小企业提升其内外沟通协同的效率。


不过钉钉也有自己的软肋。据报道,阿里重金打造之下,前后已投入100多亿,持续烧钱圈流量。钉钉从诞生就奔着平台型模式去做,打造的是精致的一体化系统,纵向深度不够。在竞争激烈的企业级应用市场中,仅仅提供最基本的连接能力,并不能带来绝对的生存优势。


与之相比,企业微信虽然在时间上稍显落后,但却选择了一条不同的产品逻辑: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致力于为合作伙伴提供与微信生态连接的平台,共同打造繁荣的生态。这也成为企业微信“后来者居上”的关键。


企业微信后来居上,聚焦企业数字化转型


自2016年4月上线以来,企业微信便开始不走寻常路。先是宣布开放API接口,企业用户可通过API接口打造专属移动应用;后又合并企业号,既保持了简单易用的沟通体验,同时也集聚了企业号对组织层级、供应链的内外连接能力。


而这些仅是企业微信能力的冰山一角。企业微信的核心受众是员工人数多,业务及流程复杂的大型企业。中国五百强企业当中,80%的企业都选择信任企业微信。通过企业通讯录、语音通话、审批、文件盘等产品功能,企业微信可以帮助他们提升办公效率、降低管理成本、促进沟通协调外,加速各大企业向“无纸化办公”的进程,更重要的是企业微信只做连接器价值理念深得人心。企业微信的开放,让企业保留自身核心业务和应用的独立性,自己则担任起一个高效触达,统一入口的角色。


最让外界感到惊喜的是,今年3月,微信团队终于开始推进企业微信与微信的互通。随着两大系统互通,将彻底打破沟通鸿沟,企业微信不仅可以连接企业内部的人和系统,同时还可以连接企业以外周边的人和信息,赋予企业更强能力。


在不久前的2018中国“互联网+”数字经济峰会,马化腾提到了腾讯运用的七种工具,其中便包括企业微信。他认为,对企业攻克数字堡垒来说,这些工具是最好的武器。


事实上,致力于成为企业内外部“专属连接器”的企业微信,一直在以开放的姿态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尤其是随着企业微信与微信的进一步打通,将彻底改变工作与生活、企业内部与外部沟通不畅的弊病。两大生态的融合,不仅可以拉近企业与客户的距离,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客户关;而且通过开放接口,微信庞大流量与自建CRM体系相互配合下打造的全新会员管理体系,也将颠覆目前客服以及销售管理体系的关键所在。


更重要的是,随着企业微信逐步连接微信支付、小程序、公众号、微信插件等,势必将打造出更丰富、完整的企业商业闭环解决方案,对于零售、金融、快消品及其他服务行业来说,无疑将是业务增长的促进剂。


据了解,企业微信已经渗透到50多个行业,坐拥150万企业用户以及3000万活跃用户。当然,面对中国2200万左右的企业,这个占比并不算大。但也说明,中国企业服务市场仍有足够成长的空间。背靠微信乃至腾讯巨大的生态系统,企业微信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这场戏或许刚刚拉开序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